政府稅收超徵=公司獲利超越財測!

財政部就外界反映「稅收超徵!行政失靈!」之說明
發布日期:2023-01-10

稅收超徵八成來自營所稅!台積電五大企業繳稅貢獻 1,165 億元

「超徵」這個詞換成在產業界叫做超越財測,獲利優於預期!

因為台積電等大公司獲利超越財測,造成政府營所稅超徵

台積電第2季財測超標

電信三雄 2022獲利超越財測


獲利優於預期當然就是發獎金犒賞員工或股東分紅

而政府超徵(白話來說就是稅收超越財政部的預,簡稱:超越財測)也理應比照辦理發獎金犒賞員工或跟股東(人民)分紅
2023-03-15 19:57 發佈
lavo wrote:
財政部就外界反映「稅收超徵!行政失靈!」之說明



該說明說明發布日期:2023-01-10
沒算隱藏負債啦

沒聽過淨值變成負的 還要現增
政腐財政官員保守預估稅收,
再進行預算編列。

官員:萬一高估了預算,拿不出錢來,是會被立委、名嘴盯的。
lavo wrote:
財政部就外界反映「稅...(恕刪)


前提定義就錯誤,結論會正確嗎?

政府=公司,這前提要先正確,結論才有可能正確。
lavo wrote:
獲利優於預期當然就是發獎金犒賞員工或股東分紅

而政府超徵(白話來說就是稅收超越財政部的預測,簡稱:超越財測)也理應比照辦理發獎金犒賞員工或跟股東(人民)分紅

有多的錢不去把一堆洞補起來,而是繼續撒幣買選票,這操作我真的不懂
四維草方哥 wrote:
有多的錢不去把一堆洞...(恕刪)


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

政府是債務人,債權人是誰?債權人有能力叫債務人還錢嗎?債務人不還錢,債權人又能怎樣?
lavo wrote:
財政部就外界反映「稅...(恕刪)


這個解釋完全就是胡說八道,不當類比!

超徵唯一的合法解釋只有一個:
預計徵課徵的稅金高於年度預算編列

你可以試試一間民間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長,年年都低估明年的營運成本,導致每年都製造出毛利增長的假象,財測年年失準,這個財務長還能在這個位置待多久?

超徵不涉及國庫的支出。預算法上的賸餘是「歲計賸餘」:政府年度收入減掉歲出後是正數,才是意義上的賸餘。且,如果當年度歲入有發行公債的借款收入,則應扣除該項公債借款後,才是真正的賸餘。否則賸餘只是假象

你可以猜猜,台灣去年有多少公債?
然後再猜猜,特別預算不需披露在當個會計年度的負債科目時,會怎麼反應在年度財報上?
是在測什麼啦,稅收大宗的所得稅(110年42.8%),明明是在五月才收去年的稅,有什麼好測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