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在2/14公開了他呈交給教育部訴願會的補充說明:

公開訴願資料 陳明通:不能讓林智堅含冤莫白

其中包括陳明通1月5日為余正煌客製的底稿,

以及最關鍵的,

就是余正煌的2016年1月28日版研究計畫草稿。

************************************************************************************************

因為文長,先講結論:

解謎一:

去年8/9之前,外界公開比對確認的雷同七頁前半部,

1月28日版余正煌草稿完全沒有,2月1日版林智堅草稿全部都有;

解謎二:

雷同七頁後半部,也就是學倫報告所說的「重疊四段」大部分,

最早出現在1月5日版陳明通底稿,然後才出現在1月28日版余正煌草稿;

解謎三:

確實有「公版」,在國發所官網就能下載,

1月5日陳版、1月28日余版都看得到國發所「公版」的痕跡;

而源自1月5日陳版的雷同七頁後半部,成了陳明通門下碩論的共同寫作模板,

至少在2017、2019、2021陳指導或口試的四本碩論中都看得到;

至於九百芯說這些共同寫作模板是余正煌所寫,

從時序、學力資格來看,可能性極低。

滿額加贈:

余正煌的律師說,余為了防抄襲,先把註拿掉再交給陳明通,

但余交給陳明通的3月8日版,明明就有註,而且還不少喔。


************************************************************************************************

這份訴願說明解答了過去這半年多來的三個謎團:

謎團一:

台大學倫會和名嘴黃揚明視為關鍵證物的「余正煌1月28日版草稿」,到底包含了什麼內容?

為什麼台大學倫報告可以憑這版草稿,就一口斷定「抄襲的部分,余生都早於林生」?

謎團二:

陳明通說他於2016年1月5日交給余正煌一份客製底稿,

其中包括與林智堅討論定稿的〈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分析工具〉兩段文字,

因此林、余兩論在這兩段的文字雷同。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到底這份1月5日陳版底稿,包含了什麼內容?

而1月28日余版和這份1月5日陳版,內容有何異、同?

謎團三:

之前網路上的討論就已經提到「公版」、「共同寫作模板」的說法,

陳明通這次公開的訴願說明中也提到: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這句「客製化公版」,引起了軒然大波。

到底公版是什麼?

共同寫作模板又是什麼?

這些在這份訴願說明中都有答案。

解開謎團一:

去年8月9日,蘇宏達在記者會上宣讀的學倫報告逐字稿是這麼說的:

「雙方論文重疊的四段余生的論文最早出現於2016年1月28日的版本,林生論文最早出現於2017年1月的口試版本,所以依據不同版本的比對,都得到一個結論:抄襲的部分,余生都早於林生。」

台大學倫報告就是仗著這個版本的草稿,

無視於林智堅「2016年2月1日版草稿」是外界公開比對雷同七頁最早版本的證據力。

之後名嘴黃揚明也很開心地宣稱「這份草稿絕對是關鍵證物」: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雖然學倫報告中的「重疊四段」一詞,和外界公開比對確認的「雷同七頁」根本就對不上,

這已經透露出這項證物的可疑,

但台大學倫會和名嘴們,通通都裝傻到底。

(之所以可疑,可參考:請蘇宏達公開余正煌2016年1月28日版草稿關於台大學倫審定報告

這麼關鍵的證物,

為什麼台大學倫會不公開,把林智堅一棒打到永不能翻身,

反而花了大篇幅瞎扯什麼中英文同對同錯、多明尼克肯?

為什麼余正煌和他的律師們,從去年七月到現在,也從來不公開這項關鍵證物?

名嘴黃揚明既然認為這項證物如此關鍵,為什麼不去要來看看,

在他的臉書上公開比對給大家看呢?

這些人始終把這項證物當成大秘寶,始終不肯公開,

連林智堅、陳明通這些當事人也都看不到。

終於,

余正煌的律師們犯了傻,

贏了學倫審查之後,還想打官司繼續追殺林智堅,

把這項關鍵證物呈給法庭,想複製台大學倫會的勝利。

於是,

林智堅、陳明通的律師終於可以藉由調閱證物,看到這份神祕的1月28日余版草稿:

p1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3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4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5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6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7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8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9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0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1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2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3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4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5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6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7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8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19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0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1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2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3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4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5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6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7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8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29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30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31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32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33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第一,

這份草稿是按照台大國發所的論文格式「公版」,

在p1第一章緒論的「章開頭語」加入一段文字,並在頁底加入兩個隨頁註1、2;

在p4「肆、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加入一段文字;

在p4-5加入表1-1;

在p5「伍、分析工具」加入一段文字;

在p5-6「陸、論文結構與章節安排說明」加入第三章的章節名稱;

在p7第二章相關理論回顧與文獻探討的「章開頭語」加入一段文字,

在第一節的「節開頭語」加入兩段文字,並在頁底加入隨頁註4;

在p8-9的第二節加入五段文字,並在p8頁底加入三個隨頁註5、6、7;

在p10第三節的「節開頭語」加入一段文字,並在頁底加入隨頁註8;

在p12第三章第一節〈林智堅的社會基礎〉加入一段文字,

在「壹、性別」加入一段文字;

在p13-20加入表3-1到3-8八個表格;

在p20第三節〈林智堅的個人特質〉加入一段文字;

在p20-23加入表3-9到3-11三個表格;

在p23「肆、林智堅整體欣賞程度」加入一段文字;

在p23-29加入表3-12到3-16五個表格,

並在p24加入兩行文字;

在p30-31加入表3-17「二元勝算模型」分析;

在p32加入五段文字;

另外還有若干小節及段落標題,

合計21段+兩行文字、18個表格、7個隨頁註。

但這些新增內容是否皆為余正煌所撰,恐怕還有疑問,

這一點請看底下解開謎團二比對1月5日版與1月28日版的分析。

第二,

這些「公版」格式之外所增加的實質內容,

找不到外界公開比對確認的「雷同七頁」中,

第一章第三節〈研究設計〉的「參、概念界定、操作性定義與測量」底下「林智堅的社會基礎」、「林智堅的政治基礎」、「林智堅的個人特質」、「依變項」等四小節,

也就是說,

余正煌碩論p10-13及p15、林智堅碩論p13-16及p18這五頁雷同,

在1月28日余版中完全不存在。


甚至「參、概念界定、操作性定義與測量」這個標題底下,

根本完全是空的,

連小節標題都沒有: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而這四個小節在2016年2月1日版林智堅研究計畫草稿中,

已經完整寫出來了: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包括外界最喜歡講的「1975年年」、「多明尼克肯」、「准碩士」這些「同錯」,

在1月28日余版中根本連影子都沒有,

而2月1日林版統統都有。


試想:

余主張這五頁的內容是他原作,而林抄襲,

但余到了1月28日的草稿,都還沒寫出這些內容的任何一個字,

那麼,

首先,余必須在1月29日到31日這三天之中,

把這五頁內容完整寫出來;

其次,陳明通曾聲明過,余正煌並未在這三天期間,以任何方式交付論文進度給他。

所以,余正煌寫完新進度之後,

還得留點時間,讓林智堅或陳明通設法取得余剛寫出來的草稿,

並加以改寫成以蔡仁堅為敘述主角。

台大學倫會成員不都是專家嗎?

他們覺得,

一個第一次寫學位論文的碩生,

前五年半跟的指導教授從未寫過選舉研究題目,

而且這個碩生自己一直到2015年12月底還是以「陸生認同」為論文主題,

1月初找上陳明通之後,才開始接觸選舉研究領域,

有可能辦到嗎?

第三,

台大學倫會看過1月28日余版,也看過2月1日林版,

理當可以清楚看出:

最關鍵的雷同七頁,

有五頁完全沒有出現於1月28日余版,

卻完整出現於2月1日林版。

面對這麼明確的物證,

為什麼還能做出「依據不同版本比對,都得到一個結論:抄襲的部分,余生都早於林生」,

這麼荒唐而不堪檢驗的結論呢?

第四,

根據蘇宏達在記者會上宣讀的學倫報告逐字稿,

學倫會做出此一結論的依據為:

「雙方論文重疊的四段,余生的論文最早出現於2016年1月28日的版本,林生論文最早出現於2017年1月的口試版本」

所謂「重疊的四段」,

無論是學倫會、余正煌及其律師們、名嘴們,從未明確指證,

一直是個大秘寶。

如今有了1月28日余版,

我們終於可以自行比對,推斷應該不外p.4-6及p.32這幾段:

p4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5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6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p32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前面提過,外界公開比對確認的「雷同七頁」中,

前半部完全沒有出現在1月28日余版,卻完整出現在2月1日林版,

而後半部就是上面的p.4-6這三頁。

所以,

看起來這後半部雷同似乎真是「最早出現於2016年1月28日的版本」?

要回答這個問題,

就得看接下來的解開謎團二

解開謎團二:

第一,

陳明通的訴願補充說明也公開了2016年1月5日版,

根據陳明通的說法,

這個版本是陳明通為了協助余正煌在三個月內通過研究計畫口試,

以台大國發所的論文格式「公版」為基礎,

加上了六段+兩行文字、章節安排表、18個表格,以及若干小節及段落標題,

客製成教導余正煌快速進入寫作狀況的範本: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第二,

這些內容都原封不動出現在1月28日余版,

而前述的「雷同七頁」後半部,也在1月5日陳版的這些客製內容之中:

(左邊為1月5日陳版,右邊為1月28日余版)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底下單獨放大兩個版本的「肆、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與「伍、分析工具」這兩段,

讓各位逐字比對內容:

1月5日陳版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1月28日余版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1月5日陳版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1月28日余版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換言之,

台大學倫會所稱的「重疊四段」,主要也就是「雷同七頁」的後半部,

確實出現在1月28日余版,早於2月1日林版,

但1月28日余版並非最早的版本,

最早的版本是1月5日陳版。

第三,

而陳明通也在2022年10月1日給台大學倫會的答辯書中表示,

「肆、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與「伍、分析工具」這兩段,

他與林智堅討論所擬出的寫法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按照陳明通的說法,

2月1日林版的這兩段之所以會有雷同的寫法,

並非林智堅抄襲1月28日余版,

而是陳、林在1月2日之前就已經討論出來的結果,

林只是按照陳明通的指導而撰寫。


陳明通又把陳、林的討論結果寫進1月5日陳版,

而1月5日陳版又成了1月28日余版的底稿,

所以,那兩段也就成了1月28日余版的內容,

余同樣也是按照陳明通的指導而撰寫出雷同的內容。

第四,

有趣的是,

根據陳明通的訴願補充說明,

余也把1月5日版呈交給學倫會,當作是自己論文進度之一。

但蘇宏達所宣讀的學倫報告中,

卻只指名1月28日版是「重疊四段」最早的版本。

前面已經貼過圖,

除了1月28日版的第四章結論前言,

「重疊四段」其他雷同部分都出現在1月5日版,

為什麼學倫會不說1月5日版是「重疊四段」或「重疊三段」最早的版本呢?

如果以1月5日為余的最早版本,

那麼在2月1日之前,余就有將近一個月可以補上雷同七頁的前半部,

這就比較有說服力;

但這麼一來,

12月21日研究計畫口試才剛被打回票,之後找上陳明通、換題目,

1月5日就寫出六段+兩行文字、18個表格,恐怕也令人起疑,

只好賭一把,二選一,決定選1月28日版當定海神針?

或是更尷尬,連學倫會都不相信1月5日版是余自己寫的?

哈哈哈~

第五,

那麼,

現在法官會相信誰才是1月5日版的真正作者呢?

如果法官採信余,

陳明通沒了1月5日版的證物,

2月1日林版就無法解釋「重疊四段」是怎麼來的;

但1月5日版是經過公證,

備份在台大郵件伺服器中,

有檔案本身的時間、作者紀錄,

如果沒有更有力的證據,

法官會推翻公證過的證物嗎?

法官會採信余能在12天內寫出那樣的內容嗎?

余的律師恐怕得拿出實力(如果有的話,哈哈哈~),

不能再只靠記者會、聲明稿、上節目耍耍嘴皮了吧?

哈哈哈~

解開謎團三:

第一,

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開,

也證實了陳明通所說的「客製化臺大國發所論文寫作『公版』」。

陳明通這個說法有點簡化,余正煌及國民黨陣營趁機加以曲解、嘲諷,

其實,陳明通在2022年10月1日台大學倫會答辯書中,

就已經給過比較囉嗦、但也比較精準的解釋,

而且這個答辯書說法在1月12日的林智堅法院答辯狀中,就已經披露了: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意思就是說,

陳明通拿台大國發所的論文格式「公版」,加以修改,

加入他為余正煌客製化的內容,當作給余參考、示範怎麼撰寫的研究計畫底稿。


那麼,真的有「公版」這東東嗎?

其實,這個烏龍在去年就已經鬧過一回了: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林智堅競辦也馬上澄清過了: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當時也有人馬上找出這個論文格式範本,

就在台大國發所官網上,

下載打開就能看到修改三版的「公版」內容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和以「修改一版」去客製化的1月5日陳版、1月28日余版稍加比對,

「公版」的格式、用字,都還留在上面。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故意把「公版」兩字扭曲成陳明通幫門下所有碩生客製化一套抄襲公版,

只是再次暴露自己缺乏查證事實的能力而已啊,

哈哈哈~

第二,

陳明通這個說法中,除了「公版」之外,

其實還包含了門下碩生的「共同寫作模板」問題。

所謂共同寫作模板,

是指門下碩生在使用相同研究方法、相同分析工具時,

對於研究結果、數據,有一套通用的描述方式。

先看看2016年1月5日陳版的這兩段: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再看看陳明通近年指導或口試的碩論:

(螢光黃表示歷年碩論與1月5日陳版共通,紅色底線表示歷年碩論共通)

2017年指導碩論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2017年口試碩論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2019年指導碩論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2021年指導碩論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這種敘述方式,與各碩論各自不同的研究內容無關,

只是陳明通要求所指導碩生對研究對象及資料來源、分析方法及工具,

有一套精準的說明,而這套說明就由陳明通自己親自定版。

再根據網路上查到的公開碩論電子檔內容,

這套定版最早就從2016年余正煌碩論、2017年林智堅碩論開始,

在此之前的碩論,同樣的段落並無此種共同寫作模板。

此與陳明通所言,

於2016年1月2日撰寫、5日提供給余正煌一份「以公版客製化」的底稿,

時序上正好相合。

除了這兩段,

在余正煌口試版碩論、林智堅口試版碩論這兩份文稿中,

還找得到若干共同的寫作模板,

這些共同寫作模板也都出現於陳明通所指導的其他碩論,

例如余的律師所提33項比對一覽表中這一段: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這段敘述在陳明通門下2015年之後的碩論中也找得到:

2017年陳明通指導的碩論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2017年陳明通口試的碩論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2021年陳明指導的碩論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就連陳明通自己2018年發表的期刊論文,

也使用了這套共用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所以,

陳明通在2015年底到2016年初,

構想出若干對於統計數據的共同描述方式,後來就成了部分碩論的共同寫作模板,

這些模板在不同的碩論或有局部修改、增減,但都看得出系出同源的痕跡。

這些模板與各碩論實質內容、主題無關,只是一套共通的描述框架,

各碩論在這套描述框架中,加入各自不同的研究主題、內容、數據,

就成了不同的研究成果。

如果這種作法算是抄襲,

那就是所有使用這套模板的碩論都涉抄襲,包括余政煌、林智堅,

怎麼會只有林智堅的碩論被判抄襲,其他通通都沒事呢?

第三,

1月5日陳版、國發所論文格式公版、陳明通門下共同寫作模板,

這些都很容易查到事證,

證明2月1日林版在「雷同七頁」的後半部,

也就是「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分析工具」、「章節安排」這些段落,

之所以和余論雷同,並非起因於林抄余,

而是因為兩者都源自1月5日陳版底稿所提供的共同寫作模板。

於是,

徐巧芯等人,又針對1月5日版,

掰出了另一個匪夷所思的說詞: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哈哈哈哈哈~

難怪九百芯換了三個所、念了這麼久的碩士,

到現在還是寫不出論文來,

哈哈哈哈哈~

陳明通指導的博、碩生,光是在104、105學年度畢業的,就有19位,

其中使用民調資料、二元勝算對數迴歸分析、SPSS的,隨便找也好幾個,

陳明通如果要抓一個公差,來補充徐巧芯所謂的「公版內容」,

門下嫡傳弟子一堆,

甚至還有博生級的楊喜慧,

楊和陳明通共同以林智堅民調資料為基礎完成論文、於2015年8月投稿期刊: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就連最不成材的林智堅,

他在2015年12月就已經擬出第一份研究大綱,

其中已經有九個基本的民調數據表格,外加章節安排表,

陳明通要找人寫一份共同模版,供日後歷屆學弟妹使用,

再怎麼輪也輪不到非本門的余正煌吧?

哈哈哈~

而且,

余在前五年半跟的教授,是一個從未做過選舉研究的社會學教授,

余前五年半準備的題目是陸生認同,

他是在2015年12月21日研究計畫口試不過,才找上陳明通,

從12月21日之後到1月2日之間,

余得先拿到林智堅「慷慨提供」的民調資料,

然後弄懂之前都沒碰過的選舉民調研究方法、分析工具、統計軟體,

然後跑出十七個基本的民調數據表格,再跑出一套二元勝算模型分析表,

最後再補上六段+兩行文字,外加一個章節表和章節內各段落小標,

然後交給陳明通,

讓陳明通在檔案中留下自己的姓名、撰寫時間紀錄,

成為今天通過公證、可被法院接受的證物。

短短12天,

九百芯認為余正煌有可能辦到嗎?

哈哈哈~

九百芯最狠的,就是這句: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所以,

如果日後法院認證1月5日版不是余正煌所作,

那按照九百芯的標準,

余正煌「當然就是抄」嗎?

哈哈哈~

至少陳明通從未說過余正煌抄襲林智堅或陳明通,

他始終說那是兩人遵照他指導的結果,

即使這樣會把火引到自己身上來。

他起碼比某華大學的教授們講江湖道義一點,

哈哈哈~

滿額加贈:

難得有人耐著性子把這麼長的文看到這裡,

就額外加送一題解謎。

余正煌的律師之前公開說了幾次,

余正煌為了防抄襲,

故意先把草稿中的註拿掉,再交給陳明通,

所以,林智堅抄到的是沒有註的內容,

余論之中有寫的註,林論都沒有。

「余有註、林沒註」這種瞎扯,

之前我已經舉證拆穿過好幾次了,

這次要說的是:

余3月8日交給陳明通的研究計畫,是有註的,

只不過3月8日余版的註是頁底註,不是隨文註。

所以,

余的律師只敢瞎扯,不敢把3月8日余版全文公開,

就像他們不敢公開1月28日版一樣;

而即使公開,

如果擷圖時把頁底切掉,也會看不到註,

就和他們之前切掉林智堅碩論擷圖的手法一樣: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就拿陳明通訴願說明公開的1月28日余版註來當引子好了:

第一,

1月28日余版p.1: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這一頁頁底的註1、2,

到了3月8日版研究計畫p.1,依然保留,還是註1、2,只是修改了寫法,

另外增加了一個註3的蘋果日報網頁註,

到了正式版碩論,這個蘋果註升格成頁底註註1,

前面兩個註搬進內文成了隨文註: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第二,

1月28日余版p.7: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這一頁的頁底註,

到了3月8日版研究計畫p.18,同樣保留,也同樣修改了寫法,

另外增加了三個註,

而這四個註到了正式版碩論,

三個搬進內文成了隨文註,一個留在頁底: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第三,

1月28日余版p.10: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這一頁的頁底註在3月8日版p.30中也還在,

另外增加了一個頁底註,

這兩個頁底註57、58到了正式版,都搬進內文成了隨文註: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3月8日版光是到p.30,就放了58個頁底註,

余的律師竟然還敢說把註拿掉?

以上舉證是否屬實,余的律師心裡應該很清楚,

不然就請把3月8日版電子檔公開上網、供人閱覽,真假立辨。

其實,

余的律師這種說法,有一個邏輯上的根本漏洞。

台大學倫報告說法是余的碩論先口試通過發表,

林看過余公開發表的碩論後加以抄襲,

所以,學倫報告比對標的始終是余的口試版碩論和林的口試版碩論,

余的律師也是始終拿兩者的口試版碩論來比對,

甚至呈給法院的33項比對一覽表,也是在比對兩本口試版碩論。

意思就是說,

台大學倫會和余的律師都主張,

林智堅看的、抄的,都是余正煌口試通過後公開發表的碩論。

既然如此,

余的律師扯余的3月8日版幹嘛?

3月8日版有沒有註,根本無關緊要吧?

如果林抄的是余論口試通過後公開發表的版本,

那林應該看到余所有的註,一個都不少吧,

怎麼還會有「因為余把註拿掉,林抄的是沒有註的版本,所以林沒有余的註」這種蠢論呢?

余要不要慎重考慮換代理人啊?

這種邏輯水準,真的會害死業主吧?

哈哈哈~

滿額加贈再加贈:

好啦,

今天就跳樓大放送,滿額加贈再加一題。

陳明通在訴願說明中,明確列出余正煌提交給台大學倫會的各種論文進度版本,

這非常有趣: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中間有一個關鍵的分水嶺,

就是2月中旬之前的2月4日版、2月8日版,和2月中旬之後的2月29日版、3月8日版。

因為陳明通訴願說明中提到:

陳明通訴願說明解開三個謎團:1月28日余版,1月5日陳版,公版與共同寫作模板

既然陳明通聲稱是在2月中旬,

把林智堅2月1日版研究計畫草稿內容給余正煌參考,

那麼,

余正煌在2月中旬之前的任何一版論文進度,

應當都不會有2月1日林版的內容,

除了1月5日陳版的「研究對象及資料來源」、「分析工具」、「章節安排」等段落之外。

這一點在1月28日版已經得到證實,

而如果2月4日版、2月8日版也都沒有,

直到2月29日版或3月8日版才出現雷同七頁前半部,

也就是余正煌正式版碩論的p.10-13及15,

那就可佐證陳明通說法的可信度;

如果在2月4日版、2月8日版就已經出現雷同七頁前半部,

陳明通的「2月中旬之說」,就有問題了。

總之,

就請余正煌和他的律師們早日公開大秘寶,

把他們提交給台大學倫會、法院的各種版本論文進度,

公開上網讓所有人自由閱覽比對,

一棒將林智堅打到永不翻身,

只能乖乖承認抄襲,道歉道到余正煌和他的律師們爽為止,

讓陳明通從此閉嘴、不敢再喊冤,

這豈不是大快人心嗎?

哈哈哈~
2023-02-21 20:55 發佈
《集中回覆區》

這層樓是我對諸位仁兄的意見集中回覆之處,

盡量不再於諸位回文之後加蓋樓層回覆。

23樓
里斯特 wrote:
論文有"公版"這件事, 要是被法院認可,
那台大百年校譽將成為笑柄


第一,

台大國發所公版下載網頁及網址,我在一樓已經貼過,不再重複,

底下提供其他幾所大學的公版供你參考:


















所謂公版,指的就是格式範本,

不只台大國發所有,

其他學校也有,

有些人會以「公版」來稱呼。

有些學校的範本比較簡略,有些比較詳盡,

台大國發所則是特別詳盡的那一種。

上國圖的博碩士論文網查台大國發所的論文目次,

就可以看到很多這套公版的痕跡。

第二,

公版無關乎論文實質內容,

只是目次、章節、註釋、參考文獻等等的寫作範本,

即使所上不提供詳細的公版,

大部分研究生也會自行參考學長姊的論文,加以模仿。

第三,

陳明通說的「客製化公版」,

是指他拿國發所的公版,針對余政煌的研究主題,另外加入部分內容,

供余政煌作為寫作的參考、範本。

他在去年10月交給台大學倫會的答辯書中,就已經有較詳細、精準的描述,

今年1月11日林智堅律師答辯狀中也有披露。

請先弄懂陳明通真正的意思,

而非自己憑空想像、扭曲。

第四,

根據陳明通的說法,以及他所提出、經過公證的1月5日版,

加上余政煌自己提出的1月28日版,

陳明通為余政煌客製化的1月5日陳版的內容,

最後都出現在1月28日余版中,

之後也出現在余的正式版碩論中。

所以,

如果你們認為這種「拿公版加以客製化」的作法有違學術倫理,

你們不是應該去質疑余正煌的碩論嗎?

哈哈哈~

24樓
dohan8850 wrote:
把170個指導過的論文全部公開
看看如何按照公版寫論文


那你得先弄清楚,

這套公版論文格式範本,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啊,

而且這是國發所官網提供的公版,

為什麼只查陳明通的學生呢?

根據國圖的博碩士論文網,

國發所其他指導教授的碩生論文,

也看得到這套公版的痕跡喔,

哈哈哈~

27樓
過期無效 wrote:
哈哈哈一直努在救援,針對的是台大
中華大學怎樣? 完全沒有著力點?


中華學倫案,

我也有貼文評論過喔,

而且不只一篇,也不會比這篇短喔:

中華大學自作繭

關於中華大學的林智堅學倫審議報告

而且在那之前,我就已經預告過中華學倫案過不了喔。

你連要抹黑別人,都這麼不認真啊,

哈哈哈~

28樓
dgame wrote:
別跟我講論文有標準格式 這叫做公版...

看看公版(共同數據 分析 或結論)寫論文
是怎麼可以不被當作抄襲....
哈哈哈 還真敢講說這個叫做共同寫作模板....

------
做這種事情的老師 跟 碩博班 真的是學術之恥
抄同一份資料
就博班來說 那裏來的創意(innovation)?
就碩班來說 這種算是 研究的訓練?
(中略)
連抄襲都搞不懂 還有臉 哈哈哈?


第一,

對,有標準格式,

每個學校都有,只是詳細、簡略有別而已。

我在上面回覆23樓就經舉證了,

請看完之後自己哈三聲以示懺悔,

哈哈哈~

第二,

誰和誰「共同數據、分析、結論」了?

余和林嗎?

一個寫林智堅,一個寫蔡仁堅,

一個勝選,一個敗選,

是要怎麼「共同數據、分析、結論」?

你是新來菜鳥嗎?

應該不是吧?這個帳號很眼熟啊。

哈哈哈~

第三,

對啊,

事實證明就是有共同寫作模板啊,

我在1樓已經詳細舉證了啊,

你大概又是裝作沒看到吧?

哈哈哈~

第四,

使用同樣的統計工具、同樣的分析方法、同樣的軟體,

因而有同樣的描述方式,

是哪裡有問題嗎?

你起碼看過民調分析吧?

你有沒有看過那段調查方法說明?



這種說明敘述,哪一家民調公司來寫,也都差不了太多啦。

更何況是同一個老師指導出來的碩論。

像「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分析工具」這種技術性說明,

是要什麼創意?是哪個博生自己發明的嗎?

對,那就是陳明通對學生的指導,那就是他認為該有的研究訓練。

這種與論文實質內容無關的技術說明,都能被冠上抄襲罪名,

可以啊,你就去檢舉啊,

看看哪個大學的學倫會不怕被笑,會判這種寫法叫抄襲啊,

喔,台大我就不敢保證了,

哈哈哈~

31樓
jiunyiu wrote:
直接問最簡單的問題:陳說余抄的是他寫的客製化公版,表示這是陳寫的。

林的內容又一堆雷同,不就表示林也抄陳寫的公版?那不就證明林還是抄,只是抄余或是抄陳的問題。


第一,

外界公開比對確認的「雷同七頁」,

2月1日林智堅研究計畫草稿完整涵蓋,

但1月28日余版則只涵蓋其中的後半部,也就是「研究對象和資料來源」、「分析工具」兩段。

而這兩段最早出現在1月5日陳版,

陳明通則說這兩段是他和林智堅一起討論出來。

所以,

雷同七頁的前半部,

林智堅沒有抄誰的問題;

雷同七頁的後半部,

依照陳明通的說法,林智堅是共同作者,

所以也沒有抄誰的問題。

至於余,

除非他能找出其他早於2月1日的版本,且涵蓋雷同七頁的前半部,

還要找出早於1月2日的版本(因為1月5日陳版完成於1月2日),且涵蓋雷同七頁的後半部,

不然很難證明他是雷同七頁任何一部分的原作者。

32樓
fkang2 wrote:
才剛說「公版」無關乎論文實質內容是個寫作範本,馬上就發明一個「客製化公版」的名詞就可以 “加入部分內容” 供人抄襲,全世界就陳明通和你相信「客製化公版」的鬼話。

「客製化公版」指導一下目次和章節的大方向也就算了,連內容都要客製,到底是誰在寫論文?


第一,

我在前面回覆23樓時,

就已經舉證說明過了:

「陳明通說的『客製化公版』,

是指他拿國發所的公版,針對余政煌的研究主題,另外加入部分內容」,

林智堅今年1月的訴訟答辯狀,也披露過這段出自台大學倫會答辯書的說明:



比對台大國發所「公版」格式和1月5日陳版、1月28日余版,

也都可以清楚看得出來。

你要裝傻、繼續自己瞎扯,

把台大國發所「公版」格式,和陳明通參照公版格式、為余正煌客製化的底稿混為一談,

那我也沒辦法啊,

哈哈哈~

第二,

好喔,

如果你要指控這種老師試擬底稿、供學生作為寫作參考範本的作法,

那你指控的對象應該是余正煌吧?

因為同樣在10月學倫會答辯書中,陳明通說過,

那份底稿中的「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分析工具」兩段,

是他和林智堅一起討論出來的,

所以,

林智堅搬去用沒問題,他是共同作者,

但余呢?

1月5日陳版和1月28日余版中,陳明通幫余客製化的底稿其他段落呢?

那些段落,林根本沒用,

因為那些內容不是林的論文主題,

林頂多只擷取了片段的通用敘述方式。

所以,

你要指控作法,我沒意見,但請找對目標啊,

哈哈哈~

33樓
GeordieSan wrote:
不對啦,這邏輯就是,老師有提出公版的話,那大家都拿來參考「自我發揮」一下,就不是抄襲了。所以才說沒有誰抄誰的問題啊。老師都願意承擔罵名了,大家還這麼計較哦??


第一,

對啊,

陳明通就是比其他教授們講江湖道義啊,

是他做的,

他就把事實講清楚,

不會只為了自保,讓學生含冤莫白啊。

第二,

陳明通所謂的「公版」,

是指台大國發所的論文格式範本,

這種格式範本,本來就是所有研究生都可以拿去用的啊。

第三,

1月5日陳版是陳明通專為余正煌客製的底稿,

除了「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分析工具」這兩段技術性描述,

因為林、余兩本碩論使用同一套民調數據、分析同一場選戰,

採用的統計變數也雷同,

所以林、余都可採用,只有林智堅/蔡仁堅的候選人民稱不同而已。

1月5日陳版的絕大部分其他內容,

連林智堅都無法使用,

其他碩生當然更無法使用,

其他碩生連前述兩段技術性描述,都只能取用其中通用的敘述片段。

36樓
ichirohiro wrote:
這拚命想要證明大學官方是錯的樣子
對比過去拿著官方證明來來打彭文正的嘴臉
實在是太諷刺了


校方拿出來的證據可信,校方的背書就是可信,

校方拿出來的證據不可信,校方的背書就是不可信。

讓事實說話、看證據下結論,邏輯就是這麼簡單。

陳明通已經把證據都公開了,

你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去比對證據,

只能放棄自己的大腦,死抱著台大「校方背書」,

對比你以前不相信倫敦大學、LSE、英國政府ICO、英國法院各種「官方背書」,

實在是太諷刺了,

哈哈哈~

41樓
fkang2 wrote:
查了一下,台大明明有 “博碩士論文格式規範(國發所版)” 可供參考,還需要什麼「公版」?
https://www.nd.ntu.edu.tw/News_Content.aspx?n=39&sms=9073&s=566



有可能是附件2 不符合當時的時空條件,要 「客製化」一下。


第一,

沒錯,

你貼的那個,就是陳明通講的「公版」,

只不過現在官網上提供的是修改三版,陳明通當時提供的是修改一版。

恭喜恭喜,你終於搞懂了哄?

陳明通給余正煌的,

是參考「公版」,再針對余的研究主題所客製的底稿,

這就是陳明通所謂的「客製化公版」:



如果要咬文嚼字一下,

「客製化」是動詞,「公版」是受詞。

第二,

沒錯,

國發所公版確實無法滿足余正煌必須在三個月內通過研究計畫口試、半年內通過論文口試所需的條件,

所以陳明通幫他「客製化」出一份底稿。

第三,

你在你貼的附件二中,特別把「所有內容」圈起來,

是表示碩論中每一句話都必須是碩生自己創作出來的嗎?

是喔,

其他碩論都是「每一句話」皆出於自己所作嗎?

你是當真的嗎?

不會是吧,

哈哈哈~

42樓
dgame wrote:
論文有應該有的"格式"
但是 現在小智抄襲的是內文

而照陳明通講的
他的"公版"包含的可不只是只有調查數據
甚至連中間推演的方法 過程 都包含在裡面

(看看小智抄襲的部分)
還有 章節的"結論"
只差最初的研究動機(方向) 跟最後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畢竟 題目就不同了
這樣好意思說 不是抄襲?


第一,

陳明通講的公版,

就是指國發所提供的論文格式範本,

他提供給余正煌的,是參考公版,再針對余的研究主題所客製的底稿。

所以,

這份底稿當然不只是格式,

還包括陳明通客製的六段+兩行文字、18個民調數據表格、一套二元勝算模型分析表,

其中「研究對象和資料來源」、「分析方法」是他和林智堅一起討論出來,

其他的內容都是專供余參考的,

林智堅除了片段的通用敘述,其他根本都沒使用。

第二,

外界公開比對確認的「雷同七頁」,

前半部最早出現在2月1日林智堅研究計畫草稿,

後半部最早出現在1月5日陳明通底稿,

也就是「研究對象和資料來源」、「分析方法」兩段,

陳明通說這兩段是他和林智堅一起討論出來的,

之後出現在1月28日余版草稿,

再之後出現在余的正式碩論。

所以,

到底是要怎麼根據這些證據,判定林智堅抄襲呢?

第三,

你說〈結論〉章「只差最初的研究動機(方向) 跟最後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連余的律師那份大灌水的33項比對一覽表,

都比不出這種結論欸:





整整四頁的〈結論〉章,

余的律師也只能灌水灌出這五則而已啊,

哈哈哈~

請參考:

解析余正煌律師團「論文比對一覽表」的謬誤與戲法

42樓留言區
fkang2 wrote:
你隨口創造出一個名詞方便你自說自話,就想要別人與你共舞,這未免也太天真了。你那些所謂的證據先省省吧,"共同寫作模板"的英文是什麼,先說來聽聽。


我創造?























開始使用這個詞的時間比我早的、比我晚的、和我差不多的,

使用者的立場和我相同、和我相反、介於中間的,

隨便找就這麼多例子啊,

哈哈哈~

你自己看得東西太少、資料檢索能力太差,

凡事都喜歡只憑自己有限的個人經驗任意延伸,

甚至是憑空想像,

往往就會鬧這種笑話啦,

哈哈哈~

模板/版的英文?











45樓留言區
fkang2 wrote:
不知道會看的人有多少,反正我是懶了。你不是會找案例嗎?找些其他的 "客製化公版" 來讓大家瞧瞧,來證明這不是特例,而是通則。陳明通不是教過很多學生嗎? 好好找,或許還有不少。加油。


哈哈哈~

偏偏余正煌就是特例啊,

哈哈哈~

不然你找幾個像余正煌這樣,

念了五年半,還寫不出論文,

12月21日最後一次研究計畫口試過不了關,

只好跳過自己的指導教授,

找所長陳明通幫忙,

請陳明通給一個新的題目,

還要陳明通幫忙向林智堅要民調資料,

又因為自己沒接觸過選舉研究領域,

陳明通好心幫他擬了一份客製底稿,作為寫作參考的範本。

你先在陳明通門下找出幾個像這樣的例子,

再來研究看看,陳明通是不是也幫他們客製了底稿啊,

哈哈哈~

50樓
fkang2 wrote:
我真的很想知道除了陳明通,還有誰會給學生做這 "客製化公版"?


你不用轉移焦點啦,

誰會像陳明通這樣,幫學生客製化底稿,

這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

1月5日陳版是陳明通幫余正煌客製化的底稿,

而1月28日余版草稿內容與1月5日陳版內容大量雷同。

除非你能推翻公證證據的真實性,

否則你就是得承認這個事實啦,

哈哈哈~

57樓
西布克F91 wrote:
1月5日陳版?

教育部:在哪?

訴願都拿不出來的東西


本棟1樓都附上資料來源的網頁連結,

甚至還截圖給你看了,

你還是裝傻到底哄?

還是中文閱讀能力有問題?

哈哈哈~



這是陳呈交給教育部訴願會的檔案,

教育部會沒看到?

而且,

早在陳明通之前,

余正煌早就把2016年1月5日版交給台大學倫會,

(只不知他有沒有交代清楚1月5日版怎麼來的?)

學倫會當然也要呈交給教育部訴願會,

教育部會沒看到?

陳明通也早在去年10月就對台大學倫會說明過1月5日版的來龍去脈:



除非台大沒收證據,

否則教育部當然也看得到啊。

還在「訴願都拿不出來」咧,

哈哈哈~

58樓
s9 wrote:
林先生擔任新竹市長期間應該日夜公務繁忙,有空寫出國發所的論文?


嗯,

所以你是在質疑現任南投縣長許淑華,

當年擔任南投市長期間,應該日夜公務繁忙,有空寫出逢甲的論文?





或是剛卸任的前苗栗縣縣長徐耀昌,

當年擔任立委期間,不僅日夜公務繁忙,

中間還打了一場苗栗縣長選戰,

念中華碩班期間,前後打了三場選戰,還有空寫出中華大學的論文?






而且還寫得和苗栗縣議長張碧琴的碩論,像到一個不行:




兩篇碩論題目只有縣名兩字不同,

畢業年度相同,

指導教授相同,

內容比對下去,也是兩篇一家親,

哈哈哈~

照你這種邏輯查下去,

一堆政治人物、企業老闆,通通都吊起來了啦,

怎麼你們就對林智堅情有獨鍾呢?

哈哈哈~

60樓
西布克F91 wrote:
半個月了阿通叔說要公開1月5日的版本在哪裡


呃~

本棟內容就是在講陳明通公開的1月5日版本啊,

你是不是跑錯樓了?

哈哈哈~
本史蒂文

不好意思,我懶得看1樓 [XD]...對了,7樓是我對樓主的回覆 [笑到噴淚]

2023-02-21 21:45
浪費我滑手機的時間
cust123456789

身為老師,學生們寫的論文都似曾相似,你還讓他們畢業??現在出問題了,不檢討自己的錯誤,卻去檢討敵對陣營的論文是不是也跟自己的一樣有問題???士大夫無恥,是謂國恥。

2023-06-24 18:58
Ractopamine wrote:
浪費我滑手機的時間(恕刪)


我時直接跳過,來看大家的評論~
哈哈哥按捏都丟啊!

就算主角已經下課了

龜縮絕對不能幫抄人堅戰清白


戰下去噢!!

這場戲不能太早結束嘿!
turtlins wrote:
陳明通在2/14公開...(恕刪)


turtlins wrote:
陳明通在2/14公開...(恕刪)

如果林智堅抄襲論文是天大的冤案
那為何放棄上訴?
如果林智堅抄襲論文是天大的冤案
那為何取消訴願?
如果林智堅抄襲論文是天大的冤案
那為何不繼續戰清白?

連林智堅都不想玩了
陳明通還硬拗啥?
竟然還自爆有公版?
b700543

這張圖超讚!

2023-02-21 21:58
本史蒂文

已經進化變萬花筒了 [XD]

2023-02-21 22:37
林智堅都自己撤回台大訴願了

別人吃麵,旁人喊燒

皇帝不急,急死太監,這句你聽過嗎?
內文我是完全沒看,只是覺得樓主被林智堅啪啪啪的打臉,還能夠自得其樂這臉皮的厚度到底有多厚,我是蠻好奇的。
正所謂裝睡的人叫不醒,樓主就繼續裝睡吧!
『閱』
turtlins wrote:
陳明通在2/14公開...(恕刪)

加油! 這類林智堅論文的文章,請多發幾篇,持續不斷發文..

(我承認我沒看發文,我跳過直接看回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