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空姐購屋潮 航空城再次注入活水

空姐購屋潮 房市活水注入
航空城,北市內湖總部週邊置樓新主力


更確定的是最近空姐笑容會比較多
魯空基本上都男生吧
每天上網喊房蟲的很少是女生
數字果然有呈現跡象
而按照魯空的心態
是不會選擇前途渺茫,風險高的公司的
不要說跑,進都不會進
通常都要檢現成看的到的。

根據經濟部2月18日所更新的工商登記資訊,星宇航空原本預計增資20億元,最後卻來到23億5000多萬元,據悉,其中有3億5000萬元為員工認股,認購價為每股10元

都市女性擁房增加 雙北房屋稅納稅人「女高於男」

財政部今(16)日公布最新統計,去年房屋稅女性納稅義務人占比達44.9%、男性55.1%,兩性差距僅10.2個百分點,創下為歷年最小。且按縣市觀察,雙北市的女性納稅人都超過男性,女性比例最低則為連江縣的23.7%。

空姐購屋潮 航空城再次注入活水

空姐購屋潮 航空城再次注入活水
2023-02-17 6:24 發佈
路人39 wrote:
為什麼有人喜歡自己打...(恕刪)


如果我沒誤會
這邏輯很厲害
會害死自己的厲害
01 的大老爺,小少爺,都特有遠見,特別有出息,一看都是 50 年 ~ 百年的事。少子化啦,房子供過於求,快樂生活品質要顧,要遷徙自由,拒當房奴,以後繼承房子就好..等等。

觀念真的非常的好,那房子就留給認命女性去買就好

女性很早就看破認命,與其未來與大老爺,小少爺去吵繼承的問題,不如現在自己買。

女人買房,買的是出路和退路
周志紫 wrote:
空姐購屋潮 房市活水...(恕刪)



女人比魯空有用是普遍認知 魯空一生未掏出幾百萬過 原諒魯空啃老。
置產買房吹起「她經濟」

過去五年女性地主增加了27.5萬人,總數達413萬餘人,女性地主占全體地主的比率也大幅提升至46.3%,接近半數。經濟獨立自主的女性,愈來愈習慣透過置產買房來投資理財。
根據勞動部統計資料,女性就業者的平均月薪已從2017年的3萬6801元逐年上揚至2021年的4萬0030元,五年成長約8.8%。

隨著女性經濟自主能力的提升,女性或將主宰台灣地主的「半邊天」。

根據內政部私有土地所有權人統計,2021年全台女性地主達413萬餘人,相較2017年增加約27.5萬人,女性地主占比也大幅提升至46.3%。

新北五年增加6.3萬名女地主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國內不動產交易大多屬於「房地合一」。台灣女地主增加,凸顯女性購屋自主權大增。而傳統大多選擇婚後與先生一起買房的觀念已落伍。尤其現代女性普遍晚婚,甚至不婚,經濟獨立自主的女性,也愈來愈習慣透過置產買房來投資理財。

家住新北,任職金融業40多歲的陳小姐雖未婚,仍決定在老家附近購屋獨居,除享受獨立生活空間外,他表示,購屋置產一方面也是擔心老後獨居的經濟來源,考量通膨,投資不動產可自住也相對保值。

根據統計,男女持有不動產的比例逐漸拉近。六都中,雙北的女地主占比從2013年起就已過半,又以新北為六都之最,五年增加6.3萬名女地主。

張旭嵐分析,雙北近年人口結構本就女多於男,且北部就業機會多,女性薪資條件大多優於中、南部,加上新北房屋總價較低,更有利於單身或不婚女性購屋。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以聯徵中心2021年第三季的最新資料統計,全台女性購買的不動產坪數平均約43.6坪,比男性的46.9坪略少,顯示都會女性更偏好小宅。

單身住台北,成家就脫北。台灣近年小宅當道,張旭嵐分析,主因之一是女性意識抬頭,不婚不生的單身男女愈來愈多。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截至2021年第四季,全台「一人宅」達195.2萬戶,占比從十年前的21.8%增加至26.75%。

六都中,又以新北「一人宅」占比最高,達30.08%,超過41萬宅。相較十年前,台北「一人宅」增加比例達5.22%;相較全國的4.95%,台北「一人宅」趨勢更明顯。

張旭嵐分析,自從高鐵與機捷通車,北北桃成一日生活圈,不少上班族考量生活開銷與置產成本,選擇「單身住台北,成家就脫北」。這也造成雙北捷運沿線、桃園高鐵特區、機捷站區周邊不少重劃區新案主推小宅,以低總價門檻吸引不婚或單身購屋族。

「一人宅」現象,衝擊台灣家戶人口結構,2021年全國設籍宅平均人口數為3.2人,史上新低,六都又以新北市最低,每戶人口甚至低於3人。大坪數、高總價的房屋愈來愈難賣,也間接衝擊台灣家庭組成,在台灣,未來想再看到三代同堂畫面,已成奢談。
她花畢生積蓄買房「搬離老家」…40歲單身女嘆:爸媽不在,就不是一家人了

近兩年來,單身或是單親的購屋需求越來越多,他們在原生家庭當中已經不再是一家人,而是蛻變成親戚的角色,甚至可能被視為是外人。

四十一枝花的小霞搬離了從小居住的「家」,自己在鎮上買了一戶電梯大樓小房子,外人都感奇怪,兄妹之間在父母相繼走後,都還相處得不錯,也沒有爭產的糾紛。只是賣房子的跑單小姐說了,爸媽在,就是家,就是一家人;爸媽不在了,分了家,自己就該有個「家」,這種單身或是單親的獨立居住需求,在近年的房市當中是越來越多了。

小霞在台中市一間小學當老師,年過四十仍然小姑獨處,每天自己開個小車從南投到台中教書,兄妹四人都住在父母親自己蓋的透天厝當中,那就是她們的家,不管在外面受到多少委屈,只要一回到父母親懷抱、回到家,就宛如生命中的避風港,所有的不如意也都隨之煙消雲散!

時間仍然繼續在走

不過時間不會停止,仍然繼續在走。小孩一個個長大了,妹妹結婚離家了,弟弟結婚也搬到外面租房子,爸媽也漸漸變老了!老爸未雨綢繆,先做了遺產的規劃,免得將來「遺產變成一把無情刀」的戲碼在自家上演,老房子當然就歸大哥一家人,但因爸媽都還在,小霞在家中的「地位」也沒有人置喙。

只是在爸媽相繼老病離去後,小霞有一天突然覺得小時候的家變成了「大哥的家」。下課後同事相約餐聚,以前她很自然地說要回家,來婉拒這類的邀約。但現在她覺得要修正為「要回大哥家」,才比較準確。不過,她倒還沒有自行購屋「成家」的想法,直到兩種情境先後出現。

其一是早些年前,有一天大哥的小女兒跟大嫂以不悅的口吻說,都上國中了,她不願再跟哥哥們還睡同一個房間。只聽大嫂尖聲回道,家中就這幾間房間,要不妳搬到「厝尾頂」去住!這是小霞第一次有搬家的念頭。

妳家住哪裡?
後來大姪子結婚,接著小孩也出生,家中就更顯得擁擠,小霞自然的也升格為姑婆了,小孩天真無邪,有一天一個小鬼跟小霞說:姑婆,妳為什麼都住我們家,妳家住哪裡啊?

小小孩非常不經意的一句話,卻猶如千金重擔壓在小霞的身上,不僅讓她答不出話來,更讓她頓時萌生「何處是兒家」的悲情,想哭都哭不出來!因此即使大哥大嫂都沒有說過任何話,更未曾下過逐客令,小霞開始利用課餘時間積極的找房子、看房子,很快地在草屯看到一處預售的房子,兩個房間加一個車位500萬,就訂下來了。

小霞十幾年工作下來累積積蓄有300多萬,付三成自備款綽綽有餘,加上公教人員低利房貸,一個月大約1.5萬房貸,小霞輕鬆如意的就擁有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單身、單親購屋需求越來越強

根據第一線賣房子的跑單小姐的觀察,近兩年來,類似小霞這種單身或是單親的購屋需求越來越多,他們在原生家庭當中已經不再是一家人,而是蛻變成親戚的角色,甚至可能被視為是外人。這些人他們購屋並不需要大空間、大格局的房子,只要是有個屬於自己空間的房子就夠了。


因此,在傳統上以透天厝為主的草屯房市,建商原本也擔心電梯大樓,又是屬於中小坪數的產品會賣不動,但推出後,卻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暢銷,一來可能是單身經濟持續發酵,二來是都會區高房價往外的推力,以自有交通工具往低價區購屋,已經成為市場新趨勢,讓低總價、低負擔的產品頻頻獲得市場的青睞。

當然,對於小霞的「離家出走」,小妹還是深感奇怪,總覺得其間是不是有發生什麼事?小霞倒是毫無懸念的說:再住下去,可能連親人都做不成了,我這個老姑婆會變成仇人也說不定!

小霞心中沒說出的感慨是: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家何在!
omniyeh wrote:
她花畢生積蓄買房「搬...(恕刪)



沒辦法
這年頭男生越來越魯
又互相取暖消磨志氣
女孩子只要願意
快速賺錢的機會比較多
網路發達嘛
周志紫 wrote:
如果我沒誤會
這邏輯很厲害
會害死自己的厲害

哪有你厲害?
光看別人半片牆的照片就能說別人租屋沒裝潢
自己在裝潢板一篇文章都沒有還要約人在裝潢板見面?
是不是忘了切帳號?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