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108課綱應該立即廢止

新課綱是喜劇?還是悲劇?我們強迫孩子在三年內抉擇人生,努力準備學習歷程,但分科測驗卻成了今年最大「彩蛋」


現在是暑輔,在這之前我的學生有短短幾週暑假。但他們真的有放假到嗎?

認真的孩子跟我說,老師,我參加完營隊、回來就趕著做學習歷程,然後就開始暑輔了。根本沒有真正的暑假。而這已是常態。

放假了,學生要參加營隊、要擔任志工、要參加競賽、然後以上每項活動都要製作歷程上傳,否則你的參加沒有實質效應。

製作出一份歷程需要多久時間?我先說,我的學生在高一上學期,學會做出一份我點頭認證的歷程,前後至少審了三次。來來回回,效率高的將近一週。(這還不包括學期中的教學)

寒假也不過兩週而已,開學還有模擬測驗,所以寒假別忘了規劃念書。

噢對了,還有寒假作業,記得要寫閱讀心得。

學期中,大小考試先不提,除了各科的學習歷程外、還要自主學習、多元選修、專題與實作、社團、比賽、志工服務、擔任幹部、玩社團、小論文寫作.....

一天24小時,越是認真的學生,他的休息時間越少,承擔的壓力越大。

我們現行體制要求16歲的孩子,他必須在高一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做出針對未來科系的學習歷程。

17歲在文理組選擇上不可搖擺,必須考慮未來人生出路和個人興趣。

18歲在「充滿素養」的學測上表現優異,展現他用各種參考書刷出來的素養。

我們不容許少年少女對他們的興趣遲疑、搖擺,他們要多方探索,但要盡早鎖定;他們要多才多藝,但最好跟目標科系相關;

我們希望少年少女能夠自學且多方探索,但學習變成一場要不斷拍照的紀錄片,很難只是單純的沈浸其中。

他如果還在探索,各科學習平衡、沒有突出項目,申請學校時,卻要呈現出對該科系的高度熱忱。

適性揚才,學校老師要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天空啊!理論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連大人都不見得辦得到的事,然後我們一直要求學生在青少年時期完成。

均衡發展,又為何變成相對弱勢?平凡成了平庸,均衡成了乏味。

我們的新聞歌頌各種偏才型的學生,美其名叫適性發展,鳶飛魚躍,說穿了依舊是另一種神童崇拜。

平凡均衡的學生,你依舊沒有給他自信,還有探索需要的空間跟時間。

我們長成無數平庸乏味的大人,然後強迫孩子在16到18歲這三年抉擇人生。

-

更諷刺的是,當所有認真的學生、家長、前線教師,在新課綱上跌跌撞撞,奔波在各大研習演講,素養題命題演練上,學測考題狠狠賞了我們一巴掌。

國文考題第一題注音就出現了被強制廢掉的三十古文,文言文比例超過新課綱精神;不過國文題目沒怎麼被罵,因為有數A擋在前面,大考中心直接來了個爆難的數A題目,殘忍提醒你,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學測考差的同學,還要研究一下自己考砸的科目,如果你不幸是國文、英文分數不慎理想,不好意思,分科測驗可不考國英。

你的國英分數依舊是一試定終身,不拚申請,就只能明年重考。

國英分數不夠理想的小白鼠們牙一咬,勉勉強強的向下填校,然後開始學習歷程、歷程綜整、歷程自述各種鬼打牆備審資料整理,面試,錄取;然後悲哀的發現,啊,今年分科測驗出來,低分高就成了今年最大彩蛋。

這是喜劇?還是鬧劇?還是悲劇?認真的孩子,這三年來疲累不堪;偷懶的孩子,依舊擺爛不推不動。更甚者,補習班早就做好一條龍規劃,你不會做學習歷程?付錢來,我們做到好。(至於學校老師一審二審三審的歷程教育愛,無價)

我們的課綱,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學生跳脫課本,結合生活,具有跨領域的素養。

但,何謂素養?在素養題拿滿分就叫素養了嗎?時間很趕很倉促,所以學生只學考試會考的東西。考試不考的,沒什麼用處的,
對不起,我沒時間聽。

殊不知,所謂素養,本就是那些細枝末節你不大記得了,卻深深融入你骨子裡的事物。於個人,他叫氣質內涵;於社會,他叫文明文化。

這些沒有長時間的細品發酵,不可能形成佳釀。但是我們催促著他們得在三年發芽茁壯,開花結果。

於是學生很忙,忙到沒有時間讀課外書;於是學生很忙,他們要產出小論文或科展 (而且因為參賽學校變多了,小論文素質提升──我們班現在在寫我研究所才在搞的東西)

學生很忙,忙到一點點空堂他們就會趴下睡著;學生很忙,忙得連發呆放空的時間都顯奢侈。

越是認真、老實巴交的孩子,在這場三年馬拉松中,越是筋疲力盡。

同理,越是認真勤勞、老實巴交的教師,在新課綱中越是筋疲力竭,燃燒生命。

少子化讓各校教師人數縮編,遇缺不補,新課綱要求開更多特色課程、探究實作,老師一人身兼數課,你還要求每堂課的教育品質?老實人會累死,成了師生的至理法則。

-

當方屁噗在法庭上大聲喊著「兒童應該即時快樂玩耍」時,我忍不住淚流滿面。

我每日在教學現場掙扎猶豫,是該發考卷練題?還是讓他們自由看課外書?是要緊迫盯人,檢查他們的自主學習?還是讓學生真正的「自主學習」,只引導提醒不盯不催不逼?

我得跟他們說「這題會考!」,否則有些孩子不願提筆記下。

我跟他們說「學習應該是種很有趣、會讓你眼睛閃閃發亮的快樂」,然後又發下考卷。

我沒辦法像方屁噗那樣劫走一台校車帶去山上玩遊戲,也沒辦法什麼都不想,告訴自己這個社會本來就這樣。

就像歐麗娟教授說的:「在痛苦的蘇格拉底和快樂的豬之間,左右掙扎,最後,我只成了隻痛苦的豬。」

然後在追劇時,痛哭流涕。我不是方屁噗,我只是放屁咩。

蔡淇華老師寫了篇針砭新課綱亂象的文章,我讀完,輾轉反側。同為新課綱前線的教師,我認同其理念,卻無法認同其中體制亂象。

體制會殺人,而且殺的是認真、勤懇、老實的中間值。而那才是一個班裡的最多數。


108課綱將會被證明是毀壞台灣未來的兇手, 絕非危言聳聽 !!!

2022-09-30 23:43 發佈
寫得相當詳實
不能同意更多
做錯的事比不做事更糟糕
★★★★★
tom7615

對!躺平提早到高中?[打氣]

2022-10-01 7:49
wugoson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10-01 10:31
犯錯的機會,孩子配擁有嗎?

你不止這個價,所以很多人去柬埔寨了!

教育真的問題很大.
課綱的主精神沒什麼問題
那些雜七雜八的配套措施才是兇手
六藝君子
六藝君子 樓主

錯誤的前提造成了災難: 用錢買素養, 造就出花拳繡腿, 又不快樂的下一代

2022-10-01 0:13
wugoson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10-01 10:31
那只好讓孩子繼續搖擺吧,到了30歲自然會做出抉擇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今年制度真的很有病
我家兩個都是108課綱
考完學測努力的做申請資料
從學測考試到塵埃落定
搞了家長學生煎熬近半年,

最後才知道有超過2/3的人
在搶那一半的申請入學名額
很多人怕申請不到學校而高分低就
結果人數不到1/3選擇分科的同學
竟分到剩下的一半名額
造成一堆人低分高就
分發到更好的學校

大學入學像進賭場
知道最誇張的是
本來私立大學醫學系申請是落榜的
結果分科上國立頂大的醫學系
敢賭的人或學測考壞的人
選擇分科的人全都賭對了
一整個亂七八糟!
30多年以來, 塔綠班吹噓的天堂, 其實是一片淒涼…
只能說,不知道為何,
教改要改成讓小朋友越來越沒自己的時間.
改成讓小朋友就算有時間,也只能接觸被安排好的東西.
而不能自由自在的學習?

然後全部抓去補習班補習,
讓這樣的小朋友真的能自由利用的時間.
只剩下零碎的短時間,
只能去追YT , 看抖音 , IG . 玩傳說對決之類的可短時間完成的娛樂

MC HotDog 熱狗【補補補】
木製品

蔡英文還說同學寒暑假太長,應該多一點時間在學校

2022-11-07 8:09
六藝君子 wrote:
國文考題第一題注音就出現了被強制廢掉的三十古文,文言文比例超過新課綱精神;不過國文題目沒怎麼被罵,因為有數A擋在前面,大考中心直接來了個爆難的數A題目,殘忍提醒你,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不考古文很難有鑑別度,考試還有6成以上是古文,但課文剩下3成。

一群渾蛋在制定國家政策,只能培育出資質平庸的學生。

這麼早讓學生發展及決定志向是錯的。多元學習的出發點是對的,但不能以此跟後面選讀科系做連結。尤其是資訊越來越發達的時代,學生接觸的訊息很多,但絕大部分沒有能力分辨這些資訊的影響性。
非常之恐怖的教改

唯有下架民進黨才有可能改變

從不會承認錯誤的政黨
aalline wrote:
課綱的主精神沒什麼問...(恕刪)

民x黨改了這麼多次的課綱目地是什麼還看不出來嗎?
cust123456789

洗腦阿!置入性行銷它們的黨!

2022-11-07 1:5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