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7/31的時候,就已經預測點我,不論論文是否會被判定成抄襲,
綠營將論文案抹成「政黨惡鬥」,或是「政治迫害」是必然的方向
果不其然,今天立刻有幾隻熟面孔,開始發文堅定的認定成「政治迫害」
如今在台大的記者會上,論文抄襲基本已經蓋棺論定,
距離正式登記參選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是否換堅,我覺得可以觀察接下來兩個星期內的操作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蔡政府「私菸案」的輿論操作邏輯
第一步:先否認,然後找幾個側翼出來拿國民黨不相關的黑料試圖轉移焦點
第二步:開始辯解,側翼水軍大舉出動找人吵架,將焦點進一步模糊,加深兩邊陣營的衝突
第三步:對淺綠喊話,把「走私」凹成「歷史共業」,然後透過御用黨媒、側翼打手,快速傳播懶人訊息
第四步:將輿論徹底反轉,架吵成一團,火卻燒不到犯錯的執政黨
這種操作方式,在民進黨政府想要操作輿論時,幾乎都是同一套架構
回到論文案,當前對於蔡政府最大的問題在於:要不要換堅?
接下來兩周的群眾反應,會是關鍵
民進黨會透過各種宣傳手段,來測試民眾的道德底線
第一階段輿論目標:政治迫害
第一步:針對深綠選民喊話,論文是國民黨搞政治鬥爭的武器,動機不良
第二步:大量水軍及側翼出動,以「政治迫害」為核心語言,到處搧風點火,讓焦點從「抄襲」變成吵「政治鬥爭」,藍營會開始疲於奔命地去試圖把焦點拉回,但沒用,媒體資源全在綠營手上
第三步:開始想辦法去找出其他藍營政治人物的論文是否也有抄襲的可能,不需要證據,只需要疑似,再扣頂帽子就夠,直接把「應該被維護的學術倫理」從討論中強制淡出,把核心風向變成「洗學位是常態,藍營也一樣」
第二階段輿論目標:不看成績,只看政績
第一步:延續前一階段已經達成的輿論目的,直接拿「洗學位是常態,藍營也一樣」這種扭曲的結論總結,加以利用,一時間投鼠忌器,藍營沒人能有效發聲,輿論被綠營主導
第二步:水軍及側翼,開始大量轉發相同的素材,素材內容會是宣傳林智堅認新竹市長時的政績,御用黨媒配合宣傳,並且完全不理會藍營或是一切質疑林智堅的意見領袖的新聞露出
第三布:成功將輿論轉變成「不看成績,只看政績」,目的是為了鞏固深綠基本盤,並且給一些淺綠的游離票一個違背良心的支持理由
由於台灣人的耐心有限,不會花時間去探討議題背後的是非邏輯,
所以像這種不是攸關人民生計,或是國家安全的論文案,最多就是發酵一周,風向立刻就會轉變
以上整個過程最多不會超過10天,輿論就會被強制洗成「不看成績,只看政績」,然後挾媒體優勢,粗暴的對選民植入這個輿論觀點
第一周,是在測試選民的底線,
桃園本來就是綠營基本盤大於藍營的選區,只要民調並沒有明顯的滑落
民進黨政府,很大的可能不會撤換林智堅,而是會選擇強勢的修改輿論議題
反之,若民調出現斷崖式滑落,我猜測第二周起,就會出現「認真考慮換堅」的風向,
最後由林智堅出面演出一副「含淚向選民道歉,了不起負責」的樣子,由鄭運鵬替補,直接收割同情票
只要桃園沒丟掉,就不算出現民進黨認同危機,日後再安排其他爽缺給林智堅就好
所以,與其說是看民調,更像是在測試桃園市民的道德底線,
這條底線一旦崩壞下修,台灣的未來會怎麼樣?大家自己想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