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一張防疫保單,毀掉半個產險業!

2020年底,由台灣產物保險公司(簡稱台產)賣出全台灣第一張防疫保單,第一年因為台灣疫情控制良好,因此市場反應平平;但到了去年第二季,台灣疫情快速升溫,防疫保單突然熱賣,台產這張保單因為「花500元,買得10萬元保障(隔離、確診都理賠10萬元)」,CP值高,大受歡迎,被稱為「防疫神單」。其實不只台產,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台灣共賣出910萬5664張防疫保單。

根據台產公布,台產去年一共賣了大約403萬張保單,總保費收入19.3億元,但總理賠金額也高達19.6億元,看似勉強打平,但實際上加計業務員佣金與處理費用,據了解,台產最後以大虧將近8億元,在今年1月底全數結案,而且因為大賠收場,因此早在去年底就決定不續保、停售商品,退出這場防疫保單之亂。

台產付出慘痛代價作為前車之鑑,為何其他公司今年還要爭相投入?「台產500元保單理賠10萬元,出險率大約是千分之五,後面加入的公司把保費提高一倍,理賠砍一半,一來一往等於風險控管提高4倍,哪知道,台灣確診率從千分之五變15%,提高30倍,甚至還可能更高,就好像火災發生,本來以為已經退到500公尺外,夠安全了,沒想到這次遇到核子彈爆炸……」,一位產險從業資歷超過30年的高階主管,以「核彈」形容這次對產險業的影響。



如果按此比率預估,衛福部長陳時中曾經說過:「國內確診總人口數可能達到350萬。」如果其中一半有買防疫保單,就是175萬人,每人平均理賠金額若是4.5萬元,總理賠金額將近800億元,最後整體產險業的理賠金額可能就落在800~1000億元之間。



因此,好幾家產險公司都使出看家本領,搬出各種法規,試圖從中找出各種可能拒保的原則。以銷售最多的富邦產險為例,日前是第一個明知會被保戶(網友)「亂槍打死」,也要戴著頭盔跳出來表示「重複保單不保」的業者。



如果富邦的有效保單以200萬張計算,其中若有3成確診,就是60萬張保單,一張平均理賠4.5萬元,要賠付將近300億元。富邦產險今年第一季帳上淨值尚有400多億元,富邦產險還勉強賠得起,那為何要不惜打壞招牌、犧牲商譽,也要採取這麼激烈的拒保動作?



「富邦產險來自保經公司的保單比重較高,這部分尤其大量集中在最後幾天進帳。」同業估計,富邦最後幾天進件的保單至少有數萬張之多,而防疫保單的保險期間長達一年,換句話說,如果富邦「全數納入」,這些保單在未來一年要發生確診的機率可能會「高到非常高」,甚至「接近百分百」,就是這股龐大的壓力,讓富邦產險寧可戴著鋼盔與保戶大唱反調,無論如何要減輕這個幾乎要撼動整個金控集團的沉重負擔。

相較之下,有效保單排行第二名的國泰,壓力就相對輕了許多,國泰的有效保單件數大約只有富邦的一半,大約100萬張出頭,但根據公司內部透露,國泰最後來自保經公司進件的保單少,煞車踩得比較早,絕大多數的保單都將在今年7月底陸續到期,「等於挺過7月,國泰幾乎就會過關。」






系賀
2022-05-27 8:44 發佈
30公分 wrote:
2020年底,由台灣(恕刪)


莊家與賭客,誰知這次搞砸了,莊家要拿身家來賠
Jimmy Yang

風險評估錯誤,想說歐美的染疫比例低,沒想到創新高 ...@@"

2022-05-27 11:36
kennykc

富邦金 有10兆身家 根本不可能會倒

2022-05-27 15:30
其實我很難理解身為保險公司的風險評估怎麼會做成這樣,再者我也不認為會倒,理應在風險管控內,只是賠錢沒錯而已。
亮晶晶賓館

本來防疫政策都打點好了吧,誰知政府錯估;不得已只好改為共存

2022-05-27 11:48
毀不掉的啦~ 平常都賺那麼多.... 只是100塊少各2塊而已~
保險業每家的賺的肥肥的,賠一點點就唉唉叫?
藍色蟾蜍跟藍蛆 = 最大的在野黨..
莊家輸了在那邊哎,平常騙了一堆賭客一輩子繳一堆沒用的保單,要賠就甘願一點!
mark0826

理專跟群組每天一堆投資解析跟建議,跟著買如果賠了,我可以說打個折賠少一點嗎?再說投資型保險,一樣是保險,我是跟著理專的建議選投資標的的,今天如果賠超過80%,我可以說我要打折嗎?

2022-05-27 11:07
mark0826

還是直接說我要退保,解約把本金拿回來?

2022-05-27 11:07
30公分 wrote:
2020年底,由台灣(恕刪)


套一句大家很熟悉的免責廣告台詞

投資一定有風險,理財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 ...

人生有賺有賠,願賭讀書,怪不了人

這道理對公司對人對所有人事物都一樣

賺錢的時候怎麼不會抱怨

前幾年我股票也有輸,我要跟誰抱怨?
mark0826

我跟著理專給我建議買股票買基金,賠了我可以說我要解約不賠嗎?不然打個7折就好

2022-05-27 11:08
其實不管怎麼樣都是保險公司賺錢的
mark0826

我只看到選舉要到了,政府很急著要幫銀行解套

2022-05-27 11:09
30公分 wrote:
2020年底,由台灣(恕刪)


產險是一個每年都有收入的產業
不是會倒
只是不想陪
原本只是想大撈一筆
沒想到栽了一次跟斗
大家就好好看看這次那些先表態不想陪的公司
你能做的就是跟這些公司拒絕往來
mark0826

保險選富邦,理賠硬梆梆!!

2022-05-27 11:10
是賠多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