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蛋事件11周年,專題報導,為何中國網民不敢提起節目與電視台背景?
上網查一下該節目的資方背景中國電視公司(簡稱中視),2008年被中資背景的旺中集團併購
旺中集團大家不陌生吧?標準中資黨媒(服務共產黨)
2011年中視節目美食in象,有一集請來親中的名嘴來賓提到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這檔事
由於該電視台在台灣本來就沒什麼人看,而且還是鮮明的中資黨媒背景,所以一般腦筋正常的台灣人,沒事不會轉到這檔電視台,美食in象節目在台灣更是幾乎無人知曉
即便茶葉蛋事件傳播至今超過10年,走到路上問一百個台灣人,我相信講得出節目名稱的人恐怕不超過三人
如此在台灣無人問津的中資節目,為何台灣人要背負中國14億人的罵名呢?
我網上搜了又搜,發現一個很妙的現象,那就是中國網路宣傳茶葉蛋事件的時候,絕口不提該頻道的名稱與電視台名稱,一律冠上台灣綜藝節目,好似深怕被抓到貓膩?
更妙的是,自家新聞媒體也不敢承認是自己旗下節目,唯一欣慰的是,不避諱該名嘴的政治傾向親中立場
到底,這是什麼樣的陰謀操作,讓台灣人無故被中國仇恨?
肉粽鬼屋 wrote:
茶葉蛋事件11周年,(恕刪)
好奇怪哦!!一位來賓講話,就代表該電視台的立場嗎?而且只來一次。

那關鍵時刻的長駐來賓,講中國人吃不起榨菜,就代表該電視台的立場?每次都來。
三立是更多啦!!
樓主要硬扯也要多爬文好嗎?搜文都有一大堆文章,只找到一根毛就想要帶風向哦

下段是茶葉蛋事件主角高志斌接受廈門衛視採訪文章::
"茶葉蛋"這兩天成了熱詞,被網友紛紛用於調侃或自嘲,但很多人不知語出何處。事實上,這齣自2011年台灣一檔綜藝節目。當時,一位叫高志斌的專家在談到大陸的飲食消費能力時表示,在大陸一些地區,人們吃不起茶葉蛋。日前,他在接受廈門衛視採訪時證實,的確說過這樣一番話。網友:能喫茶葉蛋原來是土豪
"我才知道我是個能喫茶葉蛋的土豪,要不要這麼逗。"日前,一組台灣綜藝節目中的雷人言論成為微博熱帖。帖子內容源於節目參與者的言論截圖,包括"大陸很多人買洗衣機來洗地瓜洗菜"等。
在截屏中,引起大陸網友最強烈反響的,是一位叫高志斌的專家在回應一位女嘉賓稱"我看見大陸沒有人在賣茶葉蛋"時,表示"那個茶葉蛋的東西,事實上他消費不起……人均所得是很低的",然後他又提到,"(有人)在深圳的火車站吃泡麵,引起五六十個人圍觀,大家覺得這個東西很香。"
據南都記者查證,這段言論最早源於台灣中視2011年8月13日播出的一期名為《美食in象勇闖大陸市場發展》的節目。從名稱不難看出,節目的主題是台灣飲食業如何進軍大陸市場。欄目組聘請了茶葉蛋、冷凍品、乾拌面等十位飲食行業的經營者參與討論,高志斌則以店鋪輔導專家的身份出現。
在節目中提及自己沒見到有人買茶葉蛋的,正是一位茶葉蛋的經營者。對此,在場嘉賓很驚訝,主持人甚至帶著一副驚訝的表情感慨,"原來茶葉蛋在大陸是不流行的。"
截圖顯示,高志斌的確在回應這些經營者時,稱因為人均收入低,大陸部分人消費不起茶葉蛋。至於"五六十個人圍觀一人吃泡麵"的說法,則存在部分誤讀。
從語境看,高志斌當時的意思是,台灣某食品企業之所以進軍大陸市場,就是因為當年創辦者在深圳火車站吃泡麵引起觀者好奇,才從中嗅到商機。
當事人回應:有特指
微博記錄顯示,自從這期節目播出後,幾乎每年"茶葉蛋"都會被網友熱議幾天。而廈門衛視一檔節目視頻顯示,高志斌日前回應,他並不是指溫州這樣的地方吃不起茶葉蛋,"各地民俗風情以及經濟(不同),不能用溫州和內地鄉村去比,它的確是有一大半鄉鎮、城市,連一顆茶葉蛋都買不起。
-------------------------------------------------------------------------------------------------------------------------------------------
高志斌教授好像越描越黑,難怪高志斌原應邀參加2017年7月6日的蘇州市工業園區演講,經網上宣傳後,大陸網民負面評論如潮。邀請高志斌演講的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最終決定取消演講。
高志斌教授查看他的經歷都是擔任講師的工作,簡單來講也就是靠張嘴來賺錢,有沒有實際體驗也不得而知
講錯話也是用凹的,我的意思不代表這個意思,高學歷又是教授等級的人,從來都不認錯,和菜英文87分像
以下是當時影片
9:34秒時開始
他之前有講二、三線城市,月薪六佰人民幣,女工連衛生棉都買不起,但又說茶葉蛋都買不起,光聽到就覺得很唬爛了,乾脆說吃飯都吃不起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