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美日對台的戰略清晰, 已經無庸置疑. 而歐、英、印、澳等, 皆與美國同氣連枝. 很清楚的, 台海問題不僅是國際問題, 也是世界問題.
10/21, 美國總統拜登在公開場合表達: 中國一旦侵略, 美國堅持承諾保衛台灣. 這是史無前例的清楚表達. 而我國總統府發言人卻表示"台灣立場始終如一, 就是遇到壓力不屈服, 得到支持不冒進."
得到支持不冒進, 意味著台灣將繼續維繫台美中三方的國際默契, 努力維持實質獨立的現狀. 親美和中? 現實上, 唯有親美, 台灣才有底氣談和中. 台灣本身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 但若加上美日歐英印澳等的支持, 的確可以彌平這個缺憾, 無論是在戰時血鬥、戰後重建或戰後對中國的經濟制裁.
11/14民進黨召開全代會, 宣言「穩健執政 台灣有力」. 顯然在國內, 民進黨正全力搶佔統獨光譜的中間區帶, 盡力維護全民利益. 蔡政府近來大幅增加國防預算, 增強與美日的軍事合作, 積極表態參與CPTTP, 無一不是為了國家安定與利益而著想.
11/16, 拜習視訊會議後, 拜登答覆記者詢問, 回答說: “她(台灣)是獨立的, 由她自己做決定.” 然而, 台灣方面顯然會繼續維持現狀, 政策方向不會有任何改變. 而國民黨自2020以來, 江啟臣時代, 是博臭式的抗爭. 朱立倫接任主席後, 訴求公投四案全都通過, 訴求倒閣, 這全然是政治操作. 試問, 四大公投通過哪一個, 會讓台灣更安定?
重啟核四必然引爆雙北、宜蘭、桃園等地居民, 一波波天翻地覆的抗爭. 而藻礁公投一過, 四大擁有燃煤機組的發電廠, 勢必共增加500萬噸燃煤, 台中、新北與高雄市民, 能夠接受嗎?
就燃煤機組容量而言, 台中發電廠5500兆瓦. 遠大於林口2400兆瓦, 興達2200兆瓦, 大林1600兆瓦. 中火這幾年之所以燃煤能降載600多萬噸, 事實上除了綠能成長, 大部分已分散給其他三廠. 那多的500萬噸, 中火必然要承受大部分, 台中人豈不跳腳?
再者, 公投真的再綁大選, 那麼選民繼續排隊, 開票開到12點吧. 反萊豬如果通過, 和美國已經重啟的TIFA談判, 將會立即中止, 而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將不利於加入CPTTP.
在民主國家, 政黨對抗, 朝野相爭, 相當正常. 但其中的利弊得失, 終由選民裁決.
2021-11-18 12:40 發佈


內文搜尋

X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