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EFCA時期敢辯論,萊豬公投卻不敢?
2010年的總統馬英九願意接受在野黨主席蔡英文的挑戰,辯論ECFA;對比現任總統蔡英文遲不接受最大在野黨主席朱立倫辯論四大公投議題。
辯論會雖然沒有強制力,但這是對國家元首民主風度的考驗。以ECFA辯論為例,這場辯論舉行於2010年4月,那時的國民黨行政立法一把抓,而ECFA的民意支持,依據該月的TVBS民調顯示,挺ECFA 38%,反對36%,支持多於反對2%,雖是微幅領先,但領先幅度也遠高於挺萊豬減去反萊豬的數字(依據上月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反萊豬民調超過挺萊豬42.4%)。
2010年,在一個其實不算差的局勢下,馬英九願意接受在野黨主席蔡英文的挑戰。
時隔11年,現在的總統換成了蔡英文,國家同樣面對重大分歧政策的挑戰。
總統是國家重大政策的最終拍板者,難道沒有義務出面接受人民的挑戰嗎?
讓人遺憾也不讓人意外,民進黨對於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辯論邀約,卻採取逃避的態度。發言人周江杰直說朱立倫叫陣要和蔡總統辯論,顯然是想轉移公投「對事不對人」的本質,為謀求個人政治聲量和鞏固黨主席地位而已,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周江杰這段話說得義正詞嚴,但如果把蔡總統換成馬總統,把公投換成ECFA,這段話完完全全可以讓2010年的國民黨發言人照抄,用以拒絕蔡英文主席的辯論要求,若是那時的民進黨看到這種理由,焉有不大罵之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