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新制,為何短中期房價還是很難跌?

房地合一新制,為何短中期房價還是很難跌?
自去年十月以來,政府頻頻釋出「打炒房」訊號。殊不知,政策變成一杯走味的咖啡,抑制房市力道重於預期,市場將面臨嚴酷的考驗。

行政院於三月通過「房地合一稅」修法草案,並送交至立法院審議。假如審議進度順利,最快可能於今年七月一日起、與「實價登錄2.0」同時實施;若延宕的話,則可能會往後推遲到明年元月起上路。

不管上路時間在何時,房地合一稅新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上路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新制四變革 閉鎖期延長

房地合一稅新制改了什麼?總計有四大重點,第一是將「短期交易」的定義從二年延長至五年;凡售出持有未滿二年的房子,一律課徵獲利45%重稅,而出售持有二年以上、未滿五年的房屋,則課徵獲利35%。

新制第二個重點,則是把「預售屋視為房屋」、並納入房地合一稅課稅。不僅如此,根據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指出,預售屋持有時間從簽約日當天起算,持有五年內賣出課以重稅;若預售屋完工,預售階段持有時間歸零,交屋後持有時間再重新起算,五年內售出同樣須被重稅。
第三個重點,將把未上市櫃公司超過五十%以上的股權交易、且該公司股權價值有五成以上為不動產,這類公司會被視為「炒房公司」,亦需納入房地合一新制課稅。

第四,則是把建商排除在新制之外;如果是自己興建房屋的建商,房子屬於建商的產品,因此不納入新制課稅。但若建商盤下整個建案再出售,則須納入新制課稅。

立法有瑕疵 法理爭議多

新制將預售屋買賣納入課稅範圍,雖然有助於抑制投機炒作,但卻存在明顯的立法瑕疵。

首先,新制將預售屋定義為房子,但預售屋持有時間在交屋前後重覆起算,起算標準與一般房子不同,有違租稅公平性。有趣的是,官員陷入無法解釋的矛盾,因為若解釋「預售屋不是房子,所以蓋好後需重新起算持有時間」,就違背法條上將預售屋定義為房子的敘述。

其次,把預售屋定義為房子並不是不行,而是其他法律也應該將預售屋定義為房屋,因為不同法律約束同一個人、事、物時,定義若不一致,民間訴訟將會大亂,判決將取決於法官自由心證。

至目前為止,只有房地合一(即《所得稅法》)將預售屋視為房屋,但《民法》當中,預售屋卻不是房子,不能作為擔保品、抵押貸款等;換言之,預售屋必須負擔房屋的各項義務,所沒有房屋應有的權利,立法顯有粗糙之處。預售屋被定義為房屋會衍生什麼問題?例如地方政府可以循中央母法,合法對預售屋課徵房屋稅。

因而,若維持現況,預售屋交易獲利申報個人綜所稅,成屋交易獲利課徵房地合一稅,法理上較為合理。又或者,預售屋持有時間與成屋都只起算一次,也同樣課徵房地合一稅,那麼在租稅上較具公平性。

而以上討論內容均為法理上的合理性,與居住正義、預售屋該不該課房地合一稅無關。

打炒房變調 大老盼轉圜

房地合一稅新制修法草案仍在立法院審議當中,至截稿前朝野尚未有定案。不過,新制還在修法階段,此時該不該重手打房卻成為熱議焦點。

房地產投機炒作,向來備受詬病,因此政府打炒房獲得多數民眾支持。唯去年以來,國內房市景氣轉好,但大台北和桃園較少看到建案炒作痕跡,遭到官方稽查的投機炒作案例,多在新竹、台中與台南。但打房的大槌卻不分地區,不管有無炒作全都中獎,打炒房似乎已演化為打房。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認為,政府一開始說「打炒房」,結果修法方向都是在「打房」,期盼政府房地合一稅不應加重課稅、且不應回溯至2016年,否則恐怕會傷及經濟發展。

楊玉全強調,這波房價上漲的原因是台商回流擴廠、和經濟成長所推升的結果。他建議,政府應廣建社會住宅來紓緩國人居住壓力,而不是一昧打擊建築產業。
不過,也有業者認為課徵重稅符合居住正義。正詠建設董事長林信郎直言,針對投機炒房課徵重稅合理,因為高房價環境對年輕人真的不公平,拚了一輩子恐難買房成家,但「快點蓋多一點社會住宅更重要」,因為房價就算跌二成、三成,年輕人仍難買房,可是政府至少要提供足夠的社會住宅,不能光說不練、口惠不實,這樣子永遠無法實現居住正義。

營造成本飆 淪茅山道士

「這一波房價上漲,主要是土地、營造成本雙升,以及政府防疫有成,和台灣經濟基本面表現不錯所帶動;而投機炒作的只有一小部份人,大部份建商都安份賣房子,但少數人犯錯卻懲罰所有人。」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無奈的說,既然政府心意已定,業者也只能接受。

建商成本上漲、又到底漲了多少?首先是「測量、登記制度」改變,造成建商利潤遭到大幅度壓縮。我國近年登記制度的變革,一來是將「地下室測量登記由牆外緣起算改為牆心起算,建商利潤少約三%至五%;二來施行「雨遮不計坪、不計價」,利潤又少了三%至八%。

測量與登記制度的改變,確實改善了我國虛坪的問題,但同時也引發建商成本上升與利潤縮水的現象。

其次,則是土地價格大漲。由於建商必須買土地才能蓋房子,而去年來國內土地價格普遍上漲超過十%。不僅如此,營建工、料更出現全面飆漲的嚴峻情況,總營造成本已漲了約二成。

京城建設發言人周敬恆說:「我們一向支持政府政策,但現在不是業者不願意降價,是被成本卡死了,營造成本高漲的問題實在非常棘手。」
因全台出現缺工、料漲的狀況,目前各地都傳出有建案找不到工人、或者沒有營造廠願意報價的窘境。市場上更盛傳,某一建案全案完銷而業主開心將工程發包完後,帳目算一算竟驚覺倒虧數百萬元,喜事頓時變衰事。

洪嘉昇指出,土地和營建成本漲得太兇,每個建案毛利下滑到二十%;而一個建案從買地、規劃、動工到交屋入帳,平均需要約五年時間,平均每年年化報酬率僅約四%,建築產業已經淪為「毛三到四(茅山道士)」的慘業。他呼籲,政府應理性考量產業所面臨的難題,不要一下子推出太激烈的措施。

新制恐回溯 卻非真回溯

此外,「新制回溯至2016年」的可行性,則是新制另一個引起熱烈討論的條款。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分析,制定法令不應溯及既往,比如有一位受刑人被處二年刑期,坐牢到最後一天,政府突然修法增加刑期至五年並回溯,該受刑人一覺醒來要被多關三年,「利息比本金還重」,法令不應至此。

「宏普總是正向支持政府立場,但希望政策公平一點。」宏普建設副總游武龍認為,新制若回溯至一六年,有違「信賴保護原則」,期盼政府能多斟酌。
內政部長徐國勇解釋,房地合一稅新制回溯屬於「不真正的回溯」,新制上路後的交易才會課稅。

財政部長蘇建榮澄清,無論房地合一新制在什麼時候完成立法,凡是一六年以後已經完成交易、或已課房地合一稅的房子,不會受到新制回溯影響。過去既有的交易在新制實施後,原則上不會有補稅的情況,所以不算真的回溯。
短中期房價 難跌有原因

最後,大部份購屋族最關心的,莫過於新制實施後,「房價會不會跌?」

周敬恆預估,新制施行後,房市交易可能呈現「價穩量縮」。事實上,大多數業者都秉持著這個觀點。游武龍也預期,新制上路後房價應該不會跌,因為目前剛性需求仍強,比較不會受到打炒房干擾。

難道,房價真的會穩如泰山嗎?洪嘉昇直言,除了有建商出現財務危機,否則要降價並不容易,主要是買土地貴、營造成本一直漲,而這兩項都不是建商可以控制的。

整體來說,房地合一新制上路之後,因為重稅閉鎖期從二年延長至五年,市場上供給量緊縮的機率偏高,價格或許跌不下去。然而,新制上路之前,很可能出現一波躲避重稅的委售潮,購屋族可以趁此良機多去看房子,或許有機會買到划算的物件!
2021-05-10 16:29 發佈
講那麼多,原因只有兩個:
1.有錢人太多
2.政府根本沒想要打房
結案
如果政府肯打房,讓台灣勞工繳15年房貸,可以買到200~240萬的20坪2房.就不會有一堆台灣勞工逃離台灣.到大陸工作買房了.
要不要留住台灣勞工?看政府自己.

目前長住大陸的台灣人口多達200萬,其中多數為勞動人口。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803002327-260405?chdtv

上海22坪賣台幣163萬

https://sh.esf.fang.com/chushou/3_403183559.htm

400萬勞工年收入50萬元,月收入約4萬元,房貸占月薪三分之一,跟強制執行扣款三分之一的標準一樣,三分之二的月薪,是勞工的基本生活費。

台灣勞工平均年資約8(女)~10(男)年,大概工作10年就會遇到中年失業裁員的問題,而房貸必須穩定的的繳,否則就會法拍,心臟放大一點 , 試著繳15年房貸來計算,能買到什麼樣的房?
29歲以下青年勞工平均薪資31,603元,400萬勞工年薪50萬以下 , 月薪約4萬 , 房貸占薪水的三分之一 , 每月可繳1萬~1萬3千元房貸.

大概是200(月薪3萬)~240(月薪4萬)萬的中古屋 . 月繳1萬 , 貸款15年 . 不用擔心中年失業繳不起房貸被法拍 .
30年房貸是公教才敢放心去借的錢 , 民間勞工誰敢保證連續30年都有工作 ?
不要說什麼雙薪家庭 , 生了小孩 , 就要有人辭職 , 回家帶小孩 . 以一個人薪水來計算房貸才是最安全的 ! 不要生了小孩 , 少了一份薪水 , 就繳不出房貸 , 房屋就被法拍 !





讓低薪族不會因為被強制扣款而造成生活上的壓力,至少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
強制執行扣薪時最多只能扣薪水的三分之一,同時至少要保留最低生活費用的1.2倍給債務人。
https://www.u-lead.com.tw/loan-column/enforce-order-rule

15至29歲青年勞工  平均薪資31,603元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327000293-260202?chdtv

主計總處今(15)日發布國情統計通報指出,104年現職工作者年資5年以上者占近6成,男性工作年資平均為10年,女性則為8年7個月。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8563 


joeybaby2017 wrote:
營建工、料更出現全面飆漲的嚴峻情況,總營造成本已漲了約二成。


只有鋼筋漲價,基礎建材水泥.砂.碎石那些沒有漲,還是超便宜的。鋼筋漲價使每坪成本增加700元 台幣 ,所以新建案房價要漲700元 美金 !唬爛騙人無極限!

營造業缺的是違法外勞 , 不是合法台勞 ! 工資必須從1200~1500的逃逸外勞價 ,提升到2000~3000的台勞價!所以建商才在假哭哀嚎!除了找藉口哄抬房價外,更想混水摸魚,希望政府開放廉價外勞來工地合法工作!降低人事成本


對了,台灣地區住宅類建築造價表,只有5~15萬元/坪,是以合法台勞的薪資來計算。現在逃逸外勞短缺,所以房價每坪要賣20~800萬元/坪?
還是那句話,說謊唬爛也該有個限度吧!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台灣地區住宅類建築造價表
實施日期:中華民國 109 年 1 月 1 日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造成49人罹難、218人受傷,花蓮地檢署今先將明確的部分依過失致死、過失毀損軌道及肇事逃逸罪嫌起訴主嫌李義祥,並求處最高刑度;逃逸移工華文好(阿好)、負責監造的李姓、張姓男子等3人則依過失致死罪嫌起訴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501963

工地雇9名違法移工 工人竟大嘆:再抓房子蓋不起來啦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190616/MXNCPNO67M247TJWIJVGVKZA5A/

某建築工地當場查獲1名非法外勞從事大理石鋪設工作,雇主供稱工地辛苦缺工,不得已只好僱用外勞來趕工,因違法事證明確遭勞工局裁罰新臺幣20萬元。由於雇主使用非法外勞僅8天,約定每日工資為1500元,與本勞相較總計大約只節省了4000元工資,
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28&parentpath=0,6,27&mcustomize=multimessages_view.jsp&dataserno=201407310019

以預售為主的達麗建設執行副總梁景清表示,去年9月以前,鋼筋價格每公噸約14700元,之後忽然急跳,但因公司有採購需求,在每公噸近20000元高點時,買了1000公噸,比原先預估成本多花了500多萬元,「換算樓地板面積,每坪成本多了700元,房子都出售了,多出來的成本也只能自行吸收。」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03762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194319431943 wrote:
如果政府肯打房,讓台灣勞工繳15年房貸,
可以買到200~240萬的20坪2房.
就不會有一堆台灣勞工逃離台灣.到大陸工作買房了.


安安你豪,
不用特地到中國的爛區、三、四線城市買爛物件啦,
你 PO 的那些物件位置都真心慘不忍睹,
你要總價 200 多萬的物件,
基隆就一堆了,還離火車站很近,
30 分鐘左右就可以進台北市了喔,啾咪

194319431943 wrote:
台灣勞工平均年資約8(女)~10(男)年,
大概工作10年就會遇到中年失業裁員的問題,


笑死,這什麼奇葩邏輯,
如果男人只有平均五分鐘,
所以五分鐘之後你就從此陽痿了?

194319431943 wrote:
30年房貸是公教才敢放心去借的錢 ,
民間勞工誰敢保證連續30年都有工作 ?



到底有多魯才會一直擔心會失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