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自相矛盾,容許1年吃將近3公斤的美牛,卻禁吃美豬,根本不是為了台灣人的健康反對美豬,只想為反美而反,阻擋台美互惠

在黨陣營昨(22)號召數千人參與秋鬥,訴求反對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然而學者質疑,馬政府2012年開放含萊劑美牛進口後,美牛進口量不斷攀升,至去年已是美豬6倍;國民黨容許1年吃近3公斤美牛,卻禁吃半公斤美豬,是自相矛盾。
馬政府2012年開放美萊牛進口,美牛進口量年年攀升,到2019年破6.4萬公噸、平均每人消費3公斤;而現在美豬每年進口量僅1萬噸上下,平均每人消費不到半公斤。學者預估,未來開放美萊豬後,豬肉進口量會再降。
台大農經系名譽教授吳榮杰指出,美豬進口比率只占國內豬肉總供給量的1%;國人平均每年消費0.49公斤美豬,就算未來進口含萊劑美豬,但美國僅22%養豬業使用萊劑,等於國人年消費量是0.01公斤。相對國人每年消費美牛近3公斤,且美牛飼養使用萊劑更比美豬多;國民黨與反萊豬團體須更面對實況。
吳榮杰認為,在反萊豬的聲浪下,未來美豬進口量應會再減少。
這種只反豬不反牛的矛盾現象,也出現在各地方政府的食安自治條例;管豬不管牛的有北市、新北、宜蘭、台中、雲林、台南等10縣市;豬牛都管的有桃園、竹縣、嘉市等5縣市;基隆、彰化等5縣市依中央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