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

從統計數據來看美牛美豬開放爭議

關於開放使用瘦肉精美豬進口的爭議,

當然,所有添加物能不要最好是不要,如果一定要添加,該有個食品安全規範。

但如果單就過去19年的牛肉、豬肉進口數據來看,

就是一套自我矛盾、標準不一的政策。

底下是2001年到2019年,從美國進口、從全球各國進口的牛肉、豬肉統計數據及圖表,包括冷藏和冷凍,不包括牛雜、豬雜,進口單位是公噸:

表一:
從統計數據來看美牛美豬開放爭議

圖一:
從統計數據來看美牛美豬開放爭議

過去這19年,有三個參考的政策時間點:

1. 因狂牛症禁止美牛進口:2003年12月,禁止美牛進口;2005年4月恢復進口;2005年6月又禁止;2006年1月恢復進口30個月以下小牛。所以,在上面的圖表中可看到2004年到2005年的美牛進口量異常減少。

2. 禁用瘦肉精:2006年10月公告禁用瘦肉精,2007年開始檢查進口肉品是否含有瘦肉精。

3. 開放含瘦肉精的美牛進口:2012年7月,以10ppb為標準,准許牛隻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也開放添加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進口。

根據以上的統計數據和政策時間點,

第一,

為什麼過去八年來可以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口,卻不准美豬進口?

如果真的是因為考量對人體有害,不是應該連美牛也不准進口嗎?

第二,

針對上述問題,有人主張「台灣吃豬肉比吃牛肉多,所以開放美牛影響不大,開放美豬影響很大。」

這種說法模糊了問題的焦點,

因為從公告禁用瘦肉精之前的2001年到2006年這六年進口數據來看,

除了2004年和2005年美牛因狂牛症禁止進口之外,其他年份都是牛肉進口比豬肉多,

若是檢視從全球各國進口的數據,也是牛肉進口每一年都遠多於豬肉,

如果是擔心進口肉類含有瘦肉精,那不是應該優先禁止進口量較多的牛肉嗎?

怎麼會是禁止進口量較小的美豬含有瘦肉精,卻開放進口量較大的美牛含有瘦肉精呢?

或許有人擔心一旦開放,據稱「喜歡豬肉甚於牛肉」的台灣市場就會大舉進口美豬,

但2001年到2006年這尚未禁止瘦肉精的六年進口數據,

還是看不出這種跡象啊。

第三,

即使2006年10月公告禁止瘦肉精之後,

2007年到2012年這六年,依然是進口美牛多於進口美豬,

而且美牛進口量越來越大,美豬進口量變化不大:

2001年到2006年,扣除2004和2005年,其他四年平均每年進口美牛14859公噸,

2007年到2012年,平均每年進口美牛24646公噸,較前一階段增加了65.9%;

2001到2006年,平均每年進口美豬12780公噸,

2007年到2012年,平均每年進口美豬12606公噸,較前一階段減少了1.4%。

這顯示台灣市場對美豬的需求不如對美牛的需求,無論是否禁止瘦肉精。

所以,如果瘦肉精真的對台灣人的健康有害,

開放美牛的危害遠大於開放美豬,

這一點在2012年7月開放含有瘦肉精美牛進口後,更加明顯。

第四,

2013年到2019年,進口美豬繼續禁止含有瘦肉精,

美豬進口量也持續萎縮,平均每年進口量剩下7943公噸,比前一階段又減少了37%。

而美牛自從2012年7月以10ppb開放含有瘦肉精之後,

過去這七年來,平均每年進口量成長為44559公噸,比前一階段又增加了80.8%。

美牛占全體進口牛肉比例,也從前一階段的30%提高為40.6%。

總結:

一、 在2012年的時間點上,如果是考量瘦肉精對人體的危害,

理當開放進口量小的美豬,而暫緩進口量較大的美牛,結果政策卻是反其道而行。

反倒從數據上來看,或許是美方把市場潛力較大的美牛,擺在較高的談判優先順位上,

而台方因豬肉無法出口,而有必須保護國內市場的選民壓力;

二、開放瘦肉精美牛而不開放瘦肉精美豬,

這種不均平的政策,無法以人體健康考量來加以解釋,

遲早會在外貿壓力下被迫改變,

尤其是當台灣擺脫了豬口蹄疫,準備要開發豬肉外銷市場之際;

三、如果有人必須為政策立場反覆而道歉,

先反對後開放的民進黨,和先開放後反對的國民黨,都必須給個理由;

但如果是要為開放瘦肉精肉品進口、危害國人健康而道歉,

那應該是2012年的政策決定者吧,

當年開放瘦肉精美牛,而開啟過去七年平均年進口量大增80.8%,卻又給不出合乎邏輯的真正解釋。
2020-09-01 14:47 發佈
turtlins wrote:
關於開放使用瘦肉精美(恕刪)


數據一出
各方護航者都熄火
turtlins wrote:
有人主張「台灣吃豬肉比吃牛肉多,所以開放美牛影響不大,開放美豬影響很大。」

這種說法模糊了問題的焦點


因為從公告禁用瘦肉精之前的2001年到2006年這六年進口數據來看,

除了2004年和2005年美牛因狂牛症禁止進口之外,其他年份都是牛肉進口比豬肉多

要證明紅字台灣人是否吃豬肉比較多
應該去找豬肉牛肉的總消費量來證明
怎麼用藍字牛肉進口比豬肉多來證明?

小明你家吃米多還是吃麵包多?
小明:吃米多
可是小明你家從來不買米只買過麵包
所以你說吃米多是假的!!!
小明:因為我阿嬤種稻吃米不必出去買...

Panchrotal wrote:
要證明紅字台灣人是否吃豬肉比較多
應該去找豬肉牛肉的總消費量來證明
怎麼用藍字牛肉進口比豬肉多來證明?


因為現在爭論的焦點是「進口」,而不是總消費量,

所以我才說「這種說法模糊了問題的焦點」。

某方辯解「為什麼2012年開放瘦肉精美牛卻不開放瘦肉精美豬」的理由,

是台灣人喜歡吃豬肉甚於牛肉,所以開放豬肉影響較大,

也就是說,他們是在暗示,

一旦開放美豬,瘦肉精美豬「進口」就會大增,就會讓台灣人吃下很多瘦肉精美豬。

所以,

要驗證這種說法,重點就要放在到底美豬「進口」會不會因而大增,

而不是台灣人到底是吃豬肉比較多,或是吃牛肉比較多。

而實際數據反而顯示,

真正會「進口」大增的,反而是美牛,而非美豬。

因此,

當年的主事者如果真是因為擔心國人健康,

其實應該是禁美牛,而非放美牛而禁美豬。

至於你那句「要證明台灣人是否吃豬肉比較多」,

應該拿去問主張「台灣人愛吃豬肉甚於牛肉」來為2012年政策辯護的人吧。

不過你那個例子舉得不錯啊,

台灣有本土生產且無法出口的豬肉,

這可能也是台灣市場對美豬需求不大的原因,

反而台灣本土生產的牛肉或許是無法滿足台灣市場需求,

所以對美牛需求不斷增加。

在這種台灣市場對美牛需求大而對美豬需求小的條件下,

如果真是擔心美牛美豬的瘦肉精危害國人,

如果不得不放一禁一,

那不是應該放豬而禁牛嗎?

怎麼會反其道而行呢?

後來的統計數據也證明了,

2012年放美牛,

才是讓「據稱喜歡吃豬肉甚於牛肉」的台灣人吃下更多瘦肉精的真正原因吧。
吃狗糧的時間到了
Panchrotal wrote:
小明你家吃米多還是吃麵包多?
小明:吃米多
可是小明你家從來不買米只買過麵包
所以你說吃米多是假的!!!
小明:因為我阿嬤種稻吃米不必出去買...

高級酸

供需法則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如果依這種荒謬的結論
所以2012進牛的該被罵,
2020進豬的沒事?



請問樓主 這個月薪水領了沒!!
turtlins wrote:
而實際數據反而顯示,
真正會「進口」大增的,反而是美牛,而非美豬。

你如何得出這個結論?
只靠2001~2006年未禁止時的數據?
美國本來就有"無瘦肉精美豬"生產線,單價也比較高! 利潤也不差
強推台灣瘦肉精美豬,或許就是要主打中低價市場生意!
比方說泡麵,即食麵包,罐裝豬油等,這種商用級市場規模非常大!
如同大豆沙拉油,基本上都是基改大豆天下!
瘦肉精美豬進口,台灣食品加工業供應鏈可能會大換血!

但又能怎麼辦呢?
美國是農糧科技大國,美豬背後是美國國家綜合工業的硬實力!
現在台灣不用基改大豆榨油,就等著踢出市場!
可想以後不用瘦肉精美豬,商品將無競爭力,最後還是會用好用滿!

你可以討厭美國,可以恨美國
但是你絕對離不開美國!
clement_26 wrote:
數據一出
各方護航者都熄火

...............

你回文可跟的真快,請問是跟樓主用同一台電腦嗎
  • 9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