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不要入境所有人員篩檢的目的是??

看到那個比利時工程師就有氣,一天到晚疫調疫調,現在一天入境大概一千多人,又不是檢疫能量不夠,入境需提供72小時內陰性報告,接著入境當下再篩檢,然後去隔離14天,最後隔離結束再篩檢一次,這樣總共三次,讓大家心安會很困難嗎?總比你出事再框列一堆人好吧,又在那講說不具傳染性,那你框列個屁

在台灣檢測這兩次都自費就好,也不會造成政府負擔,政府這樣很困難嗎
2020-08-03 6:35 發佈
螢光鴿 wrote:
看到那個比利時工程師...(恕刪)
以這次比利時工程師的例子,入境不檢,現在中了,就可以開始打迷糊仗說是境外移入了。如果入境有檢,不是一翻兩瞪眼?
螢光鴿 wrote:
看到那個比利時工程師...(恕刪)


自頂
沒有篩檢就沒有病例!?

就愛嘉玲像極了愛情!?


不知道普篩的準確度低嗎?

10個感染者,能篩到5個就高標了,

要做PCR檢測才準。

最保險的方式還是檢疫隔離14天。
沒位置收容才是真的吧?

也不是每個染病的都會發作!

人員不足、場地不足?

當然這只是個人想法!
說這個議題會冒汗。我不是假新聞!
只是有人開這議題 我說說自己的疑問而已。
jobba wrote:
不知道普篩的準確度低...(恕刪)


首先我不是建議普篩,我是建議入境全面篩檢,我是不清楚一般篩檢跟PCR是否不同及其準確性,但就跟起司理論一樣,越多關卡應該相對安全,而且目標鎖定在入境者,成本也不會因人數過多而太高,要求入境者使用者付費,如果真的就您所說篩檢不准而不做,那其他國家智商都???研發篩檢試劑的廠商都???

再次強調,我沒有質疑檢疫14天的效用,個人超級支持,只是希望多幾道關卡,入境者需提供72小時內陰性證明,才可從起飛地登機,入境後自費篩檢,接著隔離14天,最後隔離結束再篩檢一次,這樣要是再不准,也只能認了,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政府不這樣做,有什麼困難嗎?難道就是拉不下臉,因為侯先呼籲的,怕果子被摘走,所以寧願讓全民冒著風險,也不要選擇對的政策
螢光鴿 wrote: 這樣要是再不准,也只能認了...(恕刪)


所以是要願賭服輸?

所以要把寶貴的醫療資源用在「認了」?賭賭看? 把醫療資源燒光了,再來「認了」?
螢光鴿 wrote:


在台灣檢測這兩次都自費就好,也不會造成政府負擔,政府這樣很困難嗎...(恕刪)


公告林口長庚配合衛福部公告開放部分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申請規定,本院開放預約及服務時間詳如說明,請查照。

2020-05-27醫事行政組
主旨:公告林口長庚配合衛福部公告開放部分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申請規定,本院開放預約及服務時間詳如說明,請查照。
說明:
一、依疾管署規定,適用對象需符合以下任一條件:
       (1)符合疾管署申請規定條件之對象。
       (2)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同意之對象。
二、預約掛號專線:03-3281200轉2051。
三、掛號注意事項:
      (1)檢驗服務時段:週一至週五早上8:30-11:30。
      (2)本項自費檢驗採電話預約掛號,掛號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五 08:30~12:30及
           13:30~17:00(不含假日)。
      (3)來電掛號時,請提供符合資格之檢驗民眾中英文姓名、身分證號或病歷號及連絡
          電話。
      (4)本項自費檢驗本國人費用為5,000 元/次,外籍人士6,500元/次。
四、詳細檢驗前注意事項及需備妥資料如附件一,敬請配合辦理。
1:附件一

https://www.cgmh.org.tw/tw/News/Info/A/202005270038
螢光鴿 wrote:
看到那個比利時工程師(恕刪)


沒有篩檢,就沒有本土確診。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