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濟的角度結果論來看
2009年馬政府花858億發消費券,事後經建會預估增加363億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效果,以當年的GDP12兆9194億回推,對台灣經濟貢獻0.28%。但當年的GDP仍然比前一年萎縮1.57%,是史上最大衰退,同年失業人口是63萬人,是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多。
馬政府的消費券公認對經濟無效無庸置疑
但振興券真的會比較好嗎?
這個影片的思緒邏輯很不錯
https://youtu.be/U66upuDrQFc
當你沒有付出就拿到收穫的時候(比如消費券)
你可能會把她忘掉 甚至當作沒這回事
甚至直接換3000現金
這根本對市場流通振興一點屁用都沒有
為什麼匯2000更不用說 現在老年化社會
經濟不好老人會領那2000出來花才有鬼
相反你付出1000心態就完全不一樣了
總之希望這次台灣的經濟可以起飛
韓流回暖 台灣起飛

個人是不看好這個振興經濟的效果,不會有人因為多了兩千元就大花特花,對有錢人來說,可能連兩萬都是零頭,想花就花了,連花一千現金去換有限制的三倍券都不想。對經濟狀況不好的人來說,能顧好日常生活開銷就不錯了,也不會因為多兩千元去吃牛排,只會把多出來的兩千拿來必需的日用花掉,讓帳戶存款少支出兩千,變相存下來。我不是有錢人,也不是經濟有困難的人,問我會不會花錢去領券,當然會啊!多出來的錢誰不要,但只會拿來用在必需的日用上,對於個人的消費習慣不會因此而有改變,要讓我大花特花,除非我多了幾十萬幾百萬的現金,或是讓我中頭彩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