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有錢人開始不買房了?
文/胡偉良
請點擊連結、閱讀全文背景,更有益於討論
現在很多人雖然存錢,但卻不考慮買房。 根據央行統計,我國2019年11月全體貨幣機構存款餘額突破45兆966億元,飆上歷史新高,按照當前實際人口2千3百萬計算,相當於人均儲蓄存款約為200萬元。說高不高,但說低也不算低。那麼,稍微有點錢的人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熱衷於買房,而把錢存在銀行裡呢?
........................................................................................
........................................................................................
........................................................................................
現在外界的各種投資理財品種越來越多,而且門檻低,收益率高,變現也容易。但如果買了房產後,要想變現其難度已經越來越大。
OldWilliam wrote:
為什麼很多有錢人開始不買房了?(恕刪)
因為稅基由(現值)改(成交價)
舊制:房屋依評定現值.土地依公告現值.
口號.要購屋留給兒女.別留現金給兒女.
..舊制.不論你是買賣/.或贈與/.或繼承.
..舊制依(現值)計.取得房屋n售屋稅少.
..因為.房屋現值約值市價的1/10到1/2.
..大家都玩這遊戲.房屋是最佳節稅工具.
..購屋遊戲旺.房屋交易多.房價節節攀高.
新制:房地合一稅,不動產稅基改(成交價).
口號.要留現金給兒女.別留房屋給兒女.
..贈與繼承取得房屋.依(現值)計.稅很少
..新制售屋.依(成交價).售屋所得大暴漲
..售屋所得=成交價-現值.痛哭.稅數百萬
..大家全閃.退出遊戲.房屋能節稅成歷史
..購屋遊戲無.房屋交易少.大量餘屋待售.
..懂了嗎.
..以前是有錢人/炒房客/購屋族各佔1/3
..現在有錢人不購屋.房價不跌不錯了.
退休老人 wrote:
因為稅基由(現值)改(成交價)
是的 現在是看成交價 也就是實價來算
留現金給小孩 比較實際
繼承千萬宅想賣很頭痛 網:你撞到房地合一bug了
一名網友在PTT表示,今年繼承媽媽名下房子,媽媽買入總價1,000萬元,房貸還有750萬元,等於媽媽只留給他250萬元。他想以原價1,000萬賣掉,結果發現,房地合一稅竟然得繳262萬元,等於賣房子要倒貼12萬元,簡直快昏倒。
對他的遭遇,不少網友直指「你撞到房地合一的bug了。」高源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也表示, 這是修訂房地合一稅時,未能一併檢討遺產及贈與稅法關於不動產時價認定,所導致的問題,目前無解。
網友說,他媽媽2018年在南部貸款買了一間1,000萬的房子,媽媽在今年9月往生,他繼承了這間還有750萬元房貸的房子。
由於他住在中部,因此想賣掉這間繼承得來的南部房子,做其他用途,他打算不賺錢,還是賣1,000萬就好了,但是代書告訴他,房子的公告現值是250萬,依照房地合一稅算法,市值1,000萬-公告現值250萬=獲利750萬。
由於持有才滿一年,稅率是35%,要繳262萬的稅金,換句話說,他賣房子拿到1,000萬後,還掉房貸750萬元,剩下的250萬還不夠繳稅金,得再出12萬元來繳稅,不僅沒有拿到任何錢,還得多付一筆錢。
他說,依照政府課稅方式,等於他的房子要賣到1,405萬,換算房地合一稅為404萬元,才能不虧錢離場,代書則建議他房子拿來出租,短期不要想要賣,真是昏倒呀。
不少網友對他深表同情,「房地合一稅制對繼承大傷…只能安慰你說,你不是唯一的受害者」、「那要拋棄繼承耶,你看看中產階級多可悲」、「一堆搞不清楚狀況,遺產稅實價課稅,傷最慘就是中產階級」、「你撞到房地合一的bug了」、「這個bug在房地合一上路那年就在討論了,搞不清楚為啥政府打死都不修正」。
不過也有人認為,「繼承的錢財是額外的財富,不要想要轉賣變現問題就少很多」、「你多持有幾年,稅率降低,再轉賣就會好很多」。
估價師陳碧源表示,這是當年修訂房地合一稅時,未能一併檢討遺產及贈與稅法關於不動產時價的認定,導致的bug。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0條第3項規定,繼承遺產或受贈不動產的時價,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或評定標準價格為準;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為準;其他財產時價之估定,本法未規定者,由財政部定之。」
這一條如果同步修改為:「第一項所稱時價,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或評定標準價格為準;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為準;但申報人舉證申報時價高於公告土地現值或評定標準價格者,從其申報時價。」變成雙軌制,讓申報人自行決定如何申報,不會出現明明出售受贈或繼承不動產沒賺錢,卻要繳稅的不合理現象。
陳碧源表示,美國、加拿大都是用時價,缺點是繼承不動產時,因為用時價認定,所以會有比較高的遺產稅。台灣用公告現值,公告現值比時價低,在繼承或贈與時,對民眾有利,但是之後的出售,就得負擔較大的稅額, 對繼承到較高負債不動產且無力繳付貸款的繼承人,並不公平。
防疫期間,居家多看新聞



9億現金堆上桌!錢不擺銀行 3神秘買家0貸款買豪宅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02941
北市豪宅「聯合大於」揭露4戶 總價全破2億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9540
信義聯勤又賣掉兩戶 10樓是曾請蔡依林代言的生醫大股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56321
豪宅王揭露3.37億交易喜訊 再現僑外資購屋身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529098
鞋廠股東砸億元買高雄第一豪宅 賣家9年沒住過「還是毛胚屋」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07215
台中豪宅 台商大掃貨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930/4539718
投報率3%就吸睛!嘉義出現2億店面交易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9/4487703
新北億元店面 今年前二個月成交2間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06004286-260410?chdtv
OldWilliam wrote:有錢人怎會買房,都養地比較多,農地繼承免遺贈稅,不懂嗎?
為什麼很多有錢人開始...(恕刪)
爺爺的養的農地給兒子,到兒子農地變建地,兒子賣掉建地買農地給孫子繼承,到孫子農地變建地。。一代傳一代,地越買越大,現金越賣越多,你以為連家自稱自耕農是假的哦。。
有錢誰跟你買房子,房子會折舊的,房產增值在土地,買土地誰跟你看今年明年的,是看10幾年甚至一代人
地大了,政府要土地重劃,要找他談,規劃好不好有沒有增值空間這些地主最先知道,已經先衝一波了,誰還跟你買房讓人賺好幾波
有錢人買房炒房,看了我都笑了。。。我認識身價40幾億的,他還在租房子哩。。。看看市區空地,有釋出,哪個不是幾十億百億的搬出來買
這我附近的一塊認識的買走,看來地段soso
110幾萬一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