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的案例增加!若篩檢量不增加,是否變成可防可控的假象嗎?

記者問:
歐美每天出現幾百幾千例,今天也首度出現2位數的確診而且都是境外移入的個案!
部長也在立法院說到以後台灣的案例也會持續增加,我想請教說我們現在台灣已經準備好了嗎?
如果我們也一天之內超過2位數甚至3位數案例的話,我們的醫療體系有沒有辦法負荷,那還是說我們現在還是要持續透過以控制篩檢量的方式,每天維持6、700件的篩檢量,不讓確診總數增加,呈現出台灣現在還沒有社區傳播的假象嗎?
====================================
結果陳部長一聽到"假象"兩個字就發狂!而記者問的問題在於如何評估篩檢量!
2020-03-17 16:09 發佈
Mobilco1 wrote:
記者問:歐美每天出現...(恕刪)

陳部長太累了,也太辛苦了!
畢竟疫情增加的趨勢確實需擴大篩檢量!
中時記者的問題用意良好,只不過最後說詞需修正!
只能說這個記者問了我想問的~~~~~
但是時鐘的態度~~~
Mobilco1 wrote:
結果陳部長一聽到"假象"兩個字就發狂!而記者問的問題在於如何評估篩檢量! (恕刪)

SARS期間就是為了保持扁政府的三零紀錄而忽視確診案例

結果導致和平醫院院內感染

我總覺得部長這麼在意防疫紀錄

很可能又會歷史重演
大家都知道防疫人員的辛苦!
記者也不是針對防疫人員!
記者針對的應該是政府的超前部署!
是否有考量檢驗資源不夠時該怎麼辦?
畢竟已經77例了!說沒有社區感染?是因為國內真的沒有?
還是沒有充分的檢驗資源對於疑似症狀檢驗管道?
Mobilco1 wrote:
記者問:歐美每天出現(恕刪)


就光頭海獺不出來扛
不男不女海獺在旁邊當輕鬆神
所以時鐘海獺累翻了
他們現在的策略就是先壓低病例,
到時候再想辦法甩鍋,
病例爆增都是別人害的,
樓主是對岸朋友,所以不知台灣事?

這其實有簡單的指標:看醫院就診人數,就知道實際案例應該有多少。

目前看起來,TW還在有效控制之內。

醫療永遠是稀有資源,平常也不會沒事花大錢囤積醫療器材和用品,這又不是不要錢,面對大流行,國家醫療體系永遠沒有充足因應的一天,所以策略很重要,這種問法,其實是有點沒社會經驗。
maskDK wrote:
只能說這個記者問了我(恕刪)


我有看那段記者會,
當時記者說現在的疫情是假象。
maskDK wrote:
只能說這個記者問了我想問的~~~~~100分100分
但是時鐘的態度~~~冷冷冷

媒體捧的全國英雄你敢嘴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