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找到新冠肺炎快篩關鍵!未來可比照流感15分鐘完成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2020年3月8日 下午1:05
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安綏率領研究團隊在短短19天內,
已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檢測時能直接揪出新冠病毒,
未來可比照流感快篩,15至20分鐘內完成,有效提升採檢量能。
目前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是以核酸檢驗方式進行,平均約4小時且需特殊儀器。中研院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SARS-CoV-2)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將可作為檢測快篩裝置的關鍵試劑。
楊安綏研究員表示,快篩的關鍵在於其抗體試劑需能準確辨識新冠病毒。他率領研究團隊在短短19天內,針對7種人類冠狀病毒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抗原,製造出第一批46株毫克等級產量的單株抗體(IgG)。其中有一株抗體有極佳的單一辨識性,只對新冠病毒有反應,並不會與SARS、MERS病毒或其他導致一般感冒的冠狀病毒有交叉反應,可於快篩時有效判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楊安綏指出,實驗室開發完成合成抗體庫技術平台,其優勢核心技術在於已獲專利的合成抗體庫群。抗體庫的使用及保存均以大腸桿菌系統操作,不須動物設施,因此時間、耗材、及環境成本極低,再加上以人工智能計算機設計,可快速提供大量新穎且具有獨特性針對抗原的對應辨識抗體,這些抗體是提供防疫方案的創新基礎。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此次的成果是由於中研院各團隊已於2月初便開始通力合作,快速合成新冠病毒核蛋白抗原,楊安綏團隊運用數十年來累積的技術,日以繼夜進行抗體合成及篩選,才有此項重要成就。
中研院找到新冠肺炎快篩關鍵!未來可比照流感15分鐘完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