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多前在此發文後,再次小聲地闡述個人想法,
過年與太座回娘家,我陪岳父聊天,聊到他小學10多歲,發生烏坵海戰,他說那時小,為何知道?因我國有戰艦被擊沉,而艦上有朴子同村人,數人身亡,
故可見當時人心惶恐不安。
父輩有遇過軍事緊張和真實開戰的環境,而我這輩學生時,可說衣食無缺,升學算順遂(僅中下),甚至有很多娛樂項目,物質環境比父輩好太多了,但我輩抗壓性差了很多,還被冠上草莓族的名號,我當11個月的兵,軍中軍外人都說--浪費生命--
,若未來真發生軍事緊張時,不知這樣的態度,真能抵禦外敵,護住主權嗎?況復現役月數更短。
記得比我小數歲的年輕人,為了理想反制非法程序,警察與拒馬都被媒體和群眾冠上邪惡和暴力,時隔數年,前年軍改抗議,我穿過2層3層街拒馬,去年法案非法程序,卻不見當時正義之聲,有志之士,依此事實,我只能說是非無我無私的團體活動。
我非軍公教,僅是貧民百姓,但我從軍公改中看到,非軍公教者,能挾多數和大勢,力改當初政府給的承諾,宛如我買保單,依約25年後給我2.5%利,我投入青春金錢,屆時環境艱辛新代不允,可來跟年邁的我談判,取消承諾。
而我...莫可奈何。若事事皆可如此,民心如何安穩。
此次大選,可見(年輕+青壯)和(中年+年長)的想法相去甚遠,不論選擇好與壞,留予時間證明,不爭的現實是仇恨對立,多數笑話少數,少數看衰多數,充斥嗔語酸言,何謂知識分子?我認為飽讀詩書後,還能接納不同意見。
然而多數,有時未必就是正確的。
有幸工作跑過些公家機關,看看介紹和沿革,歷屆能人長官和其親家屬,多留學甚至居於海外,受邀演說或活動才會回台,由此事實可得,有能力的人才,多在海外不在台,且我輩同學同事有部分國外離鄉背井打拼不說,現在甚至大學高中就有學子赴外學習,這是我還做學生時沒有看過的現象,有也極少,
所以我在「這二十年」說,台灣是汰強留弱的地方。
若說反中思維,現況應是台灣大數共識,但卻有相當多商品是Made in China,青年熱網購淘寶蝦皮。
旅日時領隊說,我們友日友韓,旅遊大量消費商品,某些保健品原料是由台灣大批進料,國人卻是到當地一顆顆昂貴的買回,台灣處處可見日韓牌車,到當地旅遊僅少見台灣車,友美更不用說,軍購武器都是非常昂貴,但又不得不買,這樣反觀美日韓的愛國事實對比,我省思愛國作為實為何?
不可諱言,台灣有很多現象和問題,我想國人都知道,各自愛台灣的思維和想法都不同,但我們能做的似乎只能看著趨勢發生,越來越多人到外求學、工作和居住,且年齡層下降,物價越來越貴,薪資漲幅跟不上,新住民來台領健保及工作越來越多。
我學生時國文歷史地理不好,觀時事總有許多迷惘,邁入青壯,開始想回頭學三字經、國文歷史地理等,多學習歷史文獻,看能否藉古之道,解今之惑,
實在慚愧,到了30多,才了解學習這些科目的好處,
以上文筆差,還望前輩後進海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