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風波」系列外篇(3):駐英代表處的瀆職
党永順
請參看「台灣的真相」所提供的證據: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8000194040816/permalink/763987744108727/?__xts__[0]=68.ARDDOpUIk-4rvMXNT7YRmIMvXS2riO64dYw5hXxOPKsPXNiAIl4SsFSLoyUO6WhtgMsdDHOTeeRwqlvWD_cRmIO26RglqtlECahHfs108UHtSNFfirJeQP6VXBgtpbjizq-YOsKFW6dBX71ULTU1mzUISKSbF1LVy8wiDshLzuyAPEg34gmo213Um_dDGd6X6LGhDabG8kJPpWgkaq_9M5Io_VH8Dyli3i5NkyZnGuYRCTfM0LYNXerZJDnD_VIK1Bc8nDc9GVOh61pvYHtgJxpucnpVB7JZWJnn9oSpgZoQYgm0iumH4mLmdGHdQ0KUfxI&__tn__=CH-R
先由我開場白。
蔡英文總統「掛保證」要《反滲透法》在年底前力拼三讀完成立法。現在終於明白了。她要拼的其實是抓「論文門」的「內鬼」,以免最後11天「內鬼」洩露了天機,情勢大逆轉。
果然年底封關前,教育部就先出現了「內鬼」,提供「一個外館兩種官印」的醜陋事證。教育部流出來的這兩張內簽,實在耐人尋味。以下是我及公開社團「The Ultimate Decoder for the Tsai Ing-Wen's Thesis scandal」諸位成員的共同查證努力。也希望各位朋友共襄盛舉,支持並加入本社團,一起來打這一場維護真相的聖戰。
我先說主要證據的部份。
謝謝「台灣的真相」所做的努力。我們等的主證終於出現了,就是這兩張內簽。加上原有的旁證,整個證據就齊全了。


台灣的A4紙(與英美兩國採用的標準信紙Letter Size不同)+白淨的紙張(不泛黃)+1984年的外館名稱「英國倫敦自由中國中心」被竄改成1992年以後才更名的「駐英代表處」,三者加在一起(一個主證加兩個旁證),就是鐵證如山,教育部和駐英代表處一起作偽證和偽造文書的共犯結構。
接著再來分享其他成員提出的旁證:
游於藝(1)
其實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政大在1984年12月7日函請教育部審查蔡英文副教授資格,教育部於1984年12月28日以「台(73)文五四五九〇號」函,行文英國倫敦自由中國中心(Free Chinese Centre),然而外館卻半年遲遲未回復,讓教育部在1985年8月21日再以「台(74)文35575號」發函給自由中國中心,並隨函附蔡英文學歷證件影本一件,要求洽查蔡英文博士資格。那現在這份1985年9月20日由自由中國中心以「英代新」字號的公函,何以說明三稱;請參閱本處73年7月10日英代(73)新字第296號及附件....,這就奇怪了,教育部是73年12月28日函請自由中心查證,怎麼自由中心會請教育部參閱一份更早的函文,字號也是英代新字?
我的註解:
這裡有兩個破綻。
第一個破綻(這已經不是疑點了):能夠在「本處」兩個字發現破綻,確實很細心。當年英國倫敦自由中國中心應該自稱「本中心」,而非「本處」。1992年以後才更名的「駐英代表處」,才可以自稱「本處」。您比蔡英文更適合唸博士。凡游於藝者,必先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這名字取得真好。
第二個破綻:教育部和外館的公文日期牛頭不對馬嘴。
各位鍵盤高手,請速查尋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是否真有外館發的73年7月10日英代(73)新字第296號的公函文號(雖然內容可能被封存30年)。如果真的存在,教育部就沒有理由說「外館卻半年遲遲未回復」。如果這個文號不存在,那麼本案就有了第五個破綻:外館在杜撰不存在的公文。
游於藝(2)
不過現在拿來比對的二個圓章,自由中國之心的英文寫法都是Free Chinese Center而不是Free Chinese Centre,這點有點疑問。但自由中國之心和駐英代表處同時出現,就太假了。
我的註解:
這是第三個破綻:外館的英文名稱誤植了美式英語。
「自由中國中心」的官印英文全銜應該是Free Chinese Centre,而不是Free Chinese Center。Centre是英式英語拼法,而Center是美式英語。根據羅明通律師提供的兩顆印章,發文日期是78年1月9日,字號是(78)英證字第6345號,外館英文銜稱是 Free Chinese Center。它說明了兩件事:
1. 駐英外館「自由中國中心」所發的兩個不同文號,都同樣犯了英文名稱誤植成美式英語的錯,足以印證這個誤植是由於外館職員的英文素養太差,而非教育部官員的刻印偽造。我只是好奇英國外交部為什麼不抗議?也許可能的解釋是:英國人根本沒有把台灣放在眼裡,認為不值得抗議,抗議也賺不到外交籌碼。
2. 發文日期與發文字號都是楷書字體。相對的,1985年自稱是「駐英國代表處」的回函日期「中華民國柒拾肆年玖月拾參日發文」,卻是在公文製作完成後用印章蓋上去的。更加提升了此文的偽造指數。前者是誤植,後者是偽造。我國的文官何時起變得如此平庸、瀆職、不中立?
游於藝(3)
放大自由中心這份假造函文,可以約略看出部分文字有經過變造之嫌,另外這份函文的發文日期及發文字號的字體也不同,個人經驗是發文字號的字體是新的,在三十多年前沒有這種字體。這些都是在公文製作完成後用印章蓋上去的。
我的註解:
太好了!這應該是第四個破綻:外館「自由中國中心」發文日期字號的左右兩行竟然使用兩種不同的印刷字體。右邊「中華民國柒拾肆年玖月拾參日發文」是一種字體,左邊「英代(74)新字第405號」又是另一種字體。
Peter Yeh
1. 政大王文杰副校長在11/28立院公聽會聲稱是1984年8月起聘蔡英文,採先聘後審方式,為何會出現更早之前1984年7月10日英代(73)新字第296號與蔡英文LSE博士資格有關的公函?誰送去查證的?什麼原因送去?
2. 給教育部一個自圓其說的機會,如附圖。1984年7月16日,發文字號台高是教育部高教司,來文字號英代新指的應該就是7月10日這份公文。這5頁的內容如果陳學聖委員可以調閱,應該能看出一些貓膩。
3. 原PO所示的文教處發函與駐英國代表處函這2份公文,在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找不到,原因不明。
我的註解:
林環牆教授早就為文詳細質疑王文杰的誠信問題。他和林桓一樣,為了配合圓謊,更改了兩個日期。
Wen-Ting Chiu
教育部拿到外館內簽也不符常理。內簽都外館保存,怎麼會讓教育部流出?30幾年的內簽還沒銷毀?保存期限?
我的註解:
教育部和外館都逃不了責任,都在護航圓謊。
此外別忘了,第二張證書(2010)的外館認證,也是「駐英代表處」作了偽證和偽造文書。第二張證書(2010)的左下角有「蔡英文」的中文個人印記,表示這是經過駐英代表處向蔡總統本人認證後的戳記。但是駐英代表張小月卻只有向證書授予人蔡英文認證,沒有向最該認證的原授予單位LSE認證,因此沒有加蓋LSE的官房大印,並且也沒有臺灣領務局核貼之「正影本相符貼紙」。當時駐英代表處於2010.8.31收件,2010.9.3就核章簽認,作業時間只有三天(因為沒有向LSE認證,當然快了),這明顯不符平均費時一個月的規定。張小月竟欺瞞國人蓋下認證章。
蔡英文主政四年,把中華民國的文官制度全毀了。國家公務員紛紛淪落成統治者的家僕(如果不是家奴)。現在終於內部有人看不下去了,蔡總統又急著要通過《反滲透法》捉「內鬼」。
其實駐英代表處只能算是「論文門」的二號戰犯,最嚴重的一號戰犯非國圖館莫屬。曾淑賢瀆職的情形,比張小月和其他駐英代表處的公務員還要嚴重十倍,也只有我這個藏書專家才能說得清楚曾淑賢究竟做了哪些敗壞官箴、違法亂紀的事。想起來,我就一肚子氣。
可惜時間真的不站在我們這一邊。不僅有死不認錯的偽造者,更有千萬死不認錯的支持者。知識份子也只有等著被當做「國恥」的祭品了。
剛才我抽空看了2019-12-27的《政經關不了》,得知教育部的這兩份內簽,是陳學聖立委向教育部調閱出來的公文四份半的其中兩份。彭文正教授手中也有這兩份。從他的節目,我聽到一個令人氣餒的消息。我們這些人很辛苦地在這兩份內簽查證出四、五個破綻。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教育部官員卻說這兩份內簽公文是偽造的。這樣一來,我們查證了半天,等於做白工。畢竟正不勝邪,你永遠不知道她下一步會出什麼招。也罷!明天起開始兩星期,我將全力集中猛攻論文門的英文破綻。唯有在這個領域裡,我不怕妳出什麼爛招。因為英文就是蔡英文的天敵,也是論文門唯一她救不了的死穴。我要是不攻這裡,對不起我自己。
亦請參看:
〈「博士論文風波」系列第一篇──蔡英文總統與我的學位證書之對照分析〉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85%9A%E6%B0%B8%E9%A0%86/%E5%8D%9A%E5%A3%AB%E8%AB%96%E6%96%87%E9%A2%A8%E6%B3%A2%E7%B3%BB%E5%88%97%E7%AC%AC%E4%B8%80%E7%AF%87%E8%94%A1%E8%8B%B1%E6%96%87%E7%B8%BD%E7%B5%B1%E8%88%87%E6%88%91%E7%9A%84%E5%AD%B8%E4%BD%8D%E8%AD%89%E6%9B%B8%E4%B9%8B%E5%B0%8D%E7%85%A7%E5%88%86%E6%9E%90/1527997397352997/
「博士論文風波」系列外篇(1):回覆Jessica Chu
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3%80%8C%E5%8D%9A%E5%A3%AB%E8%AB%96%E6%96%87%E9%A2%A8%E6%B3%A2%E3%80%8D%E7%B3%BB%E5%88%97%E5%A4%96%E7%AF%87%EF%BC%881%EF%BC%89&epa=SEARCH_BOX
「博士論文風波」系列外篇(2):揭開機會主義者的假面
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3%80%8C%E5%8D%9A%E5%A3%AB%E8%AB%96%E6%96%87%E9%A2%A8%E6%B3%A2%E3%80%8D%E7%B3%BB%E5%88%97%E5%A4%96%E7%AF%87%EF%BC%882%EF%BC%89&epa=SEARCH_BOX
《「論文門」笑話大全》第1集: 論文444個錯誤可得1.5個博士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85%9A%E6%B0%B8%E9%A0%86/%E8%AB%96%E6%96%87%E9%96%80%E7%AC%91%E8%A9%B1%E5%A4%A7%E5%85%A8%E7%AC%AC1%E9%9B%86-%E8%AB%96%E6%96%87444%E5%80%8B%E9%8C%AF%E8%AA%A4%E5%8F%AF%E5%BE%9715%E5%80%8B%E5%8D%9A%E5%A3%AB/15037313964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