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4年前競選時,就有「8年蓋20萬戶社會住宅」的競選支票,這次選舉再拿出來說要完成承諾。但現實的是:如果過去4年成績不佳,依照蔡陣營的說法是:明年底超過4萬戶第一階段目標;那剩下16萬戶,期待未來3年多完成,現實上有可能嗎?
柯文哲說「從韓國經驗來看,他們用國家力量花30年才達成30萬戶」,以此質疑可能性,應該是較接近現實,更何況,數十年來台灣政府都「不以效能見長」,行政效率是不如韓國政府,這個目標幾無達到的可能性。
台灣的空屋不少,不論是央行或是內政部的調查,全台空屋率大致都在10%上下,空屋數從86-100萬戶不等;空屋高當然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但不少空屋因區位不對、位於人口外流區、老舊等各種因素,很難再被利用。要政府利用這些空屋作為「社會住宅」,在制度上有其現實困難,更可能掉入「為建商解套」、進而鼓勵更多錯誤投資的道德風險中。
但政府至少該避免製造新的空屋,社會住宅當然要建在有需求的地區、避免錯誤投資。更重要的治本之道,是在制度、法令上著手,勿讓房市投機風再起、房價飆漲。至於那個「8年20萬戶」的競選支票,註定是難達成,也不要達成,就忘了它吧。
新聞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2042098
附上小英2016政見動畫
隔壁的新北漢子與桃園白白胖胖就蓋得很高興,
人家也開工的一堆,有幾個已經完工,而陸續完工的也要爆發出來,
可以去查就知道,
桃園市政住宅發展處
新北市青年社會住宅
水管上更是有很多影片,社會住宅蓋得完全不輸建商蓋的品質,管理更是智慧化。
智慧社會住宅
同事剛好有抽中這中路二號,只能說用這樣的租金就可以住這種高品質的社會住宅,
你還會懷疑社會住宅政策嗎?
量的問題是因為政策施行要有前置作業,再核定預算到招標發包開工完工驗收,
最後才能開放申請招租,光是建造工期就要兩年,而前置也要一些時程,
所以一個社會住宅案子期程約莫都落在三至四年,那一任市任期下來當然是不可能出量,
頂多就還在蓋的,完工的是少數,但是若能到第二任期就會陸續完工,相信兩任下來都會完工居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