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內文提到「台灣因此關了約30家店」,這其中絕對包含大多數的加盟店,這些加盟主不管是合資還是貸款創業,都因為台灣人抵制台灣人的關係而收店,賠了錢還附得出來的不說,付不出貸款的又該怎麼說?
當然你可以說這本來就是創業該承受的風險,沒錯! 創業有風險,但結局是因為被自己台灣人抵制而收店,你心涼不涼?
各位可以想想,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包含自己在內。
演藝圈的,誰不希望多點人看到自己的演出
賣產品的,誰不希望多點人看到自己產品的好
運動圈的,誰不希望多點人看到自己能多跟人交流
從本質思考,不是很好理解嗎? 為何要一再抹黑這些「有能力」走出去的人呢?
一間能在對岸展店如此多家的飲料店,在台灣帶來的經濟價值只要認真思考一定可以理解
- 原物料:有部份是從台灣提供,意思是,在對岸賣越好,其中的供應鏈也生意越好,好的不是台灣人嗎?
- 人才:有很多分店的店長都是由台灣受訓後去擔任,我想薪水絕對不是跟在台灣領到的一樣,好的不是台灣人嗎?
- 額外帶來的經濟效益:中國占全球人口的百分比接近18%,台灣品牌能在中國展店多家,且包裝上印有「台灣」,對我們國家來說不也是一種廣告嗎? 好的不是台灣人嗎?還有太多太多我沒想到的了,且這理論可以套用在所有產業上。
在我看來,還留在台灣的企業大概分為三種
- 能力不足無法出走的
- 安於現狀的
- 早已向外發展,但對自己的土地還有感情,不願意放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