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貸款千萬研發出「電產電」 獲專利

自由時報

冷凍車駕駛的發電夢

〔記者周敏鴻/桃園報導〕曾擔任冷凍設備車駕駛的吳國政,懷抱發電夢,一年多前毅然將自己名下的動產、不動產貸款一千萬元,拿來研究「以電力驅動齒輪產生電力」,順利研發出「電產電」裝置,每天可產六六六度電、每月產值近八萬元,已取得經濟部核發專利證書。

日產666度電 每月產值近8萬

能源短缺是近年來各國政府關注的重要課題,吳國政堅信「以電力驅動齒輪產生電力」,只要達到「進一出二」或效率更佳的效果,「電產電」裝置將可彌補風力、水力、太陽能等自然能源的不足。

為研發「電產電」裝置,吳國政放棄收入穩定的冷凍設備車駕駛工作,還拿自己名下的動產、不動產貸款,作為研究經費。

他說,桃園的龍泰鋼鐵提供場地、鋼鐵技術支援,支持他的熱情,讓他大幅節省研發成本,但因研發過程中,不斷變更齒輪組等零組件進行測試,幾乎花光他的研究費,經過一年多,才終於達到理想的產電效能,創造「電產電」裝置的原型。

「電產電」裝置包含馬達、關鍵的特殊設計齒輪組等零組件,長、寬約二.五公尺,厚度也有一公尺,使用電力啟動馬達後,馬達就會驅動齒輪組轉動而產生電力。

吳國政說,啟動馬達一天約耗電三六六度,但驅動齒輪組轉動,一天能產電一○三二度,扣除所需耗電後,每天產電六六六度,以每度四元計算,一天產值約二六六四元、一個月以卅天計算產值達七萬九九二○元。

吳國政說,「電產電」裝置可集中大量產電,也可單獨運作提供交通工具或居家使用,極具發展潛力,八月間已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核發專利證書肯定。未來他將針對裝置的產電量、噪音、體積等持續改善,希望讓「電產電」裝置能朝商品化方向努力,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24319



這記者是國中沒畢業是不是

幸好底下留言看得出來台灣還有救

然後這騙子的專利跟永動機發動機無關

意思就是他申請A專利 跟記者謊稱自己有B功能
2019-10-13 19:15 發佈
身為佑來了和佐大濕的鐵粉
這種新聞就只能當笑話看了

佑來了
7 小時 ·
我知道youtuber會為了錢而做永動機的片來騙觀看量,那新聞記者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幸好新聞下方的留言讓我放心了許多。

最多是像青山電廠而已啦!

 

還且還得要有蓄電的裝置!

 

否則質量都不必守恆?

 

竟然還可以進一出二?

 

那不就完全屌打貴喪喪的風電!?

 

而且該頒給他1.5個諾貝爾獎了!?

發電是用來“發大財的“
真是比牛頓, 愛因斯坦都還厲害!

永遠解決台灣及世界能源問題,

蔡英文/民進黨趕快請他做國策顧問,

擘劃台灣未來能源發展,

頒給他十個諾貝爾獎都不夠!
rickk10223 wrote:
自由時報冷凍車駕駛的...(恕刪)


能不能電產店我不知道

民進黨應該很愛錢滾錢
賴向蔡喊話請網軍停止攻擊我 ptt網友抓包784英網軍
竟然還能獲經濟部專利許可!

乾脆直接題目諾貝爾發明獎吧!
跟年初去深圳一樣,那裏是個奇蹟的城市,年年都可以重新定義量子力學、熱力學,推翻相對論、打臉愛因斯坦
rickk10223 wrote:
自由時報冷凍車駕駛的...(恕刪)


超越各種發電
政府應該出2億買下專利
智障很多,自由的智障持別多。
台湾人 物理不学 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吗
请搜索第一类和第二类永动机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