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8/1/1實施員工分紅配股費用化,並以市價納入所得,就已經註定台灣員工無法翻身了。科技業原本就低薪靠以前股票分紅就夠了。
但實施後科技業員工分不到股票,加上大學文憑氾濫國高中的工作大學生搶著做,員工所得當然越來越低。
以我自身經歷2000年在電子業擔任資材主管年齡約30出頭,協助公司處理上櫃循環相關文件,處理有功但因年資只有一年公司無償配股22張,隔三個月賣出每張11萬賣出淨賺快250萬,比勞工退休金一次領還多,因年資最淺算公司理級主管配股最少的。
2013年在電腦製造業擔任資材經理,同樣公司準備申請上櫃,也協助處理公司上櫃相關循環文件,通過後卻只能用承銷價8折購買5張股票,賣出後價差每張約2萬共賺10萬但須列入當年個人所得。
現在年輕人應該要知道當時執政團隊是誰?廣設大學、員工分紅配股費用化這些政策那個政黨推行的?試問現在台灣員工還能像以前一樣翻身變新貴嗎?不只低薪連分紅配股都沒機會。
KCLin0423 wrote:
錢不會憑空生出來總有...(恕刪)
nice168 wrote:
自從2008/1/1實施員工分紅配股費用化,並以市價納入所得,就已經註定台灣員工無法翻身了。科技業原本就低薪靠以前股票分紅就夠了。
但實施後科技業員工分不到股票,加上大學文憑氾濫國高中的工作大學生搶著做,員工所得當然越來越低。
以我自身經歷2000年在電子業擔任資材主管年齡約30出頭,協助公司處理上櫃循環相關文件,處理有功但因年資只有一年公司無償配股22張,隔三個月賣出每張11萬賣出淨賺快250萬,比勞工退休金一次領還多,因年資最淺算公司理級主管配股最少的。
2013年在電腦製造業擔任資材經理,同樣公司準備申請上櫃,也協助處理公司上櫃相關循環文件,通過後卻只能用承銷價8折購買5張股票,賣出後價差每張約2萬共賺10萬但須列入當年個人所得。
現在年輕人應該要知道當時執政團隊是誰?廣設大學、員工分紅配股費用化這些政策那個政黨推行的?試問現在台灣員工還能像以前一樣翻身變新貴嗎?不只低薪連分紅配股都沒機會。
你就直接說都是老K的錯就好了???
不用還拐彎問"為什麼"???



享受自由的代價,就是要學會忍耐孤獨!不管悲喜,只能自己承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