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民調之所以為大家所詬病,乃是因各家民調實在差異太大,
所以為大家解析,民調如何調整的三大方法供各位參考,參考,看完之後就能對民調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一.誘導法:
一般正常的民調公司做民調,先報上機構名,再問受訪者年齡.居住地.職業.政黨.諸如此類,再來就
直接切入主題問,問完就結束。
那誘導法如何做呢?就是在你回答之前,先設計幾道題目,最後再讓你回答完成此份民調。
範例 正面誘導法
1.請問你覺得這次燈會跟其他縣市辦的燈會有沒有比較漂亮
2.請問你覺得這次燈會有沒有帶進很多的觀光人潮
3.請問你覺得這次燈會辦的成不成功
4.請問你覺得你對本縣縣長滿不滿意
負面誘導法
1.請問你覺得公務員應不應該貪汙
2.請問你覺得公務員貪汙應不應該加重其刑
3請問你知道本縣一級首長貪汙數量全國最高嗎
4請問你覺得你對本縣縣長滿不滿意
二加權法:
在成功獲得民調樣本後,一般認知就是按比例換算,其實不然,假設要民調10份
(年紀40以下5份.年紀40以上5份) 獲得數據
A候選人(1人.年紀40以下),B候選人(5人.年紀40以上)
因年輕人拒訪率偏高只有一份,不夠份數所以要加權,以一敵五經過加權後,
A候選人支持度5份, B候選人5份.最後結果,A候選人得到支持度50%,B候選人50%,
是不是跟你想的很不一樣。(在民調的世界裡票票是不等值的。)
當然這只是很粗淺的加權,詳細的有很複雜的公式,只有民調專家知道.
這也是民調跟開出來票數差異大的原因之一。
三.老闆要幾%就幾%法:(放大絕)
假設民調900份,A候選人300份,B候選人300份,C候選人300份.
A.B.C三組候選人支持度約各33%
做十次後假設不變,A候選人3000份,B候選人3000份,C候選人3000份.
此時民調中心已掌握各候選人支持者電話,各3000人名單,共9000份名單
再做第11次時,想要A候選人50%,B候選人25%,C候選人25%,
只要將50% A候選人,25% B候選人,25%C候選人,支持者電話按比例
加入母體,再由電腦亂數抽出,因母體比例已設定,當然收回的數據,
就不會相差太多,最後再用加權法微調,即可達到老闆要幾%就幾%
某黨初選民調就是用此法,先給母體光碟,在亂數由電腦抽出,
殊不知光碟內比例已設定好,當然每家做都差不多.
經過以上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不要被民調給帶風向了,裡面很有文章
最後說明:以上都小弟胡亂猜想,請勿對號入座。
至於最近紛擾的雜誌民調其中的貓膩於下一篇中會說明
版權沒有.歡迎轉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