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欄--「寄生」中華民國的民進黨
本報專欄--「寄生」中華民國的民進黨
民進黨既然是中華民國的寄生者,它又怎麼會在乎中華民國軍公教的福祉?(資料照片) 南韓今年有一部電影「寄生上流」得到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近正在台灣上映,也引起不少討論。這部電影描述的是一個底層的四口之家,如何無所不用其極的「寄生」上流家庭,共享其生活的一切。在總統府走私案發後,現在又多了「寄生華航」一詞,因為華航專業管理層竟然也隨政黨輪替,安插了一堆政治任命人員。寄生華航一詞雖然是網友KUSO,但問題畢竟不大,真正的大問題是民進黨「寄生中華民國」,但大多數國人卻渾然不覺,甚至於還想讓它繼續寄生。
我人用「寄生」這個概念,有三個涵意。第一個涵意是寄生者對宿主完全沒有感情,甚至於仇恨,這樣能夠讓它們在寄生時不會感到罪惡。民進黨對中華民國有沒有感情?答案應該很清楚。陳水扁時代,嘲諷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蔡英文說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對外,民進黨政府寧可用台灣,也不願用中華民國;對內,民進黨也是儘量不提中華民國,最明顯的就是蔡英文常用「這個國家」來取而代之。
「寄生」的第二個涵義就是要從宿主身上掠奪愈多資源愈好,至於宿主的死活,則根本不在其考量之內。民進黨自從全面執政之後,就開始搶奪國家資源,先是各種人事位置,不僅政治任命職務,連高級文官也不放過,接著是透過預算將政府的錢以各種名目和方法輸送到權力網中。八千八百億的前瞻預算,就是最典型的分贜搶錢案例,因為根本沒有經過嚴謹的評估,就算等到國民黨再執政,也來不及了。當然,民進黨政府也做了一些事,但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宿主,而是希望維持宿主的基本生存,使其能夠繼續從宿主身上奪取資源罷了。
民進黨既然是中華民國的寄生者,它又怎麼會在乎中華民國軍公教的福祉,這些人是其寄生的阻礙者,它不僅不在乎軍公教的福祉,也不會在乎其紀律,因此才會出現走私菸的現象。身為寄生者,民進黨在乎的反而是忠誠,忠誠的重要性遠遠高於紀律與官箴。
寄生的第三個涵義就是要阻止宿主驅離,以求永久寄生。民進黨寄生在中華民國身上,當然是希望永遠寄生,因為這是最划算的生意。在民進黨全面執政之前,它一直標榜民主的價值,但為了永遠寄生,它卻背叛了民主的價值。蔡英文在初選時如何赤裸裸地對付賴清德就不說了,看看民進黨是如何利用國安五法來限制人民的言論與行為自由,大幅修改公投法,禁止大選與公投掛勾。
有人問,為什麼執政黨無法給人民希望?如果了解民進黨只是寄生在中華民國身上,就會知道,世上何曾有寄生者給宿主希望的道理。台灣要進步,中華民國要有光明的未來,唯一之途就是逼迫民進黨離開宿主,而且要一改寄生的本性,否則都只是空談而已。 (作者清道夫,台灣資深媒體人)
===============================
曾在一本書上看過這種說法,書中說,不管多麼惡劣的組織,一但當上一個國家的領導者後,他最終還是會為了人民做出對人民有利的事,因為若不這麼做,勢必會被推翻。
自從民進黨執政後,總覺得為何他們擁有完全權力了卻不做出對人民有利的事,一件件重大政策總是充滿了爭議,甚至造成社會對立,例如同性政策,二岸政策。
這作者真是道破我的疑問,沒錯,民進黨就是中華民國的寄生蟲呀!
幸福很簡單 wrote:
本報專欄--「寄生...(恕刪)
很有道理,一語道破!
其實仔細想想,自從民進黨30年前成立,開始倡導台獨思想,看看這幾十年間潛移默化地造成了多少分裂對立衝突與退步
19年前開始政黨輪替,期間11年執政,貪腐錯誤政策不斷但是很會多重標準、掩飾與轉移目標
也發現台獨理論已經退燒,無法再有效激化民粹意識
所以只好再找出新的敵人,近年來不斷醜化扭曲中共,只挑負面新聞營造與強化大家仇中反中的情緒
再不斷利用美國三個公報、台灣關係法、開羅宣言、舊金山和約、日本投降協議等等,不斷玩文字遊戲強調台灣地位未定論
企圖消滅中華民國的正統性越來越明目張膽,沒想到竟然寫入課綱中
還成立一堆偏綠媒體歌頌綠色執政,卻以國家安全與民主自由的名義,直接或間接地遏止懲罰不同立場的言論與平台
結果依然只敢寄生,不敢奪舍,因為他們很清楚在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下,才能獲得最大權勢利益!
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現況...
生命自有平衡之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