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貼自江雪凝FB,若有意轉貼,請詢問並尊重原創
說實話,我今天看了郭董事長的專訪,我挺失望的⋯
我本以為郭的參選會是撥亂反正,清查弊案為主軸。因為中華民國之所以經濟受挫,民生困頓的主要原因是耽於意識形態的困擾。說白了就是國族認同的混亂。明眼人都能看出,目前衍生的兩岸問題,同婚爭議,統獨對立,關說司法,踐踏文官體制,都是出於「課綱修改」「體制漏洞」「官員貪腐」三個大層面。
一開始的時候我真的認為您是狠人,無懼綠獨,不計較個人聲譽得失和政治前途,給中華民國來一次正本清源,蕩滌乾坤
但很可惜整一期的專訪裡我祇聽到了您如何算計在中美對決中左右逢源進行牟利⋯
首先,從近代史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是中國內戰中的兩個分立政權。既然主打的是愛國,那您對整個大中國愛不愛。但在專訪中,我祇聽到了帶著台商回台灣,重組生產鏈之後帶去美國投資⋯那裡有更好的科技,中國要拿到這些高科技零組件必須倚賴台灣,可保大陸市場,美國也能通過台灣銷售~
對此我有以下兩點疑問
1.台商之所以最早選擇大陸紮根,除了故土情懷以外,最重要的看上勞動力低廉,但美國的勞動力又是什麼價,如今美的失業率降到歷史最低,職缺接近飽和,您招得到人嗎?
2.你說解決經濟的關鍵在於和美國簽訂fta,fta就是單邊自由貿易,中美貿易戰美國要求把逆差降到0,台灣和美國人玩,能賺到錢嗎?賺到錢之後不會被懲罰嗎?既然注定是虧的,為何與美國的fta能解決經濟問題?若是不能解決,那帶著台商去美國投資到底是利他還是利己?意圖何在?
我真的不明白,人皆云,商人重利輕義,但真是不知其可。怎麼能在如此危難時期還能出此昏招。帶著從中國大陸圈的錢不投資台灣就算了,還去投資美國。真當對岸是傻子?如今對決正酣,天天鼓吹台積電,鼓吹台商撤離自衿。若中美歇戰,反手教訓的第一個就是台灣。
川普傾全國之力,威脅的祇是一個行業,人人眼中祇有華為,但其他領域呢?基建,高鐵,一帶一路,航天,衛星,軍事⋯你不會真以為一家華為受挫了,百工百業都停滯了吧?一個行業牽制了一整個美國政府的注意力哎⋯算兩千億,三千億,列清單錙銖必較,整個鏈條都得掀起來。剩下的還用我多說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打了一年連先鋒部隊都啃不下,清醒一下好嗎?那祇是一家企業⋯就算是5G,他也還是一家企業⋯而已。還是未上市的。山姆大叔,這屆幕僚真是傻得可愛。孫子兵法沒讀過,暗渡陳倉也不懂。一句俗話總得聽過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郭董我真是謝謝您了,我承認您是一位出色的商人,藉著蘋果和大陸市場的崛起如今功成名就,但看完您的專訪,我決定選擇支持韓市長,他不僅要更真誠,而且是真正在為國家前途命運思考拼搏
而您給我所有的感覺是在用中華民國的利益和總統的權位,拉抬您在美國人心中的價值,讓他們更看得起您,親自去迎接。還有我要說的是,一位出色的商人未必能治得好國,前面就有個血淋淋的例子,叫川普。
其實近期我一直旁觀在臉書社團發生的事。收購別人的粉絲社團,改名之後還進行抹黑排擠,社團內不斷辱韓。這種手段真的很不入流,但我一直不作聲,直到看了這篇專訪,我已經放棄了。
韓流的實質是愛國反亂政的庶民訴求,若為了初選勝負而去羞辱去打壓去把他打散了,那麼國民黨也就把自己2020根給刨了,任何一位有志大位的人都應該想盡辦法去得到韓流的認可,而不是選擇對立,藍軍內部更不應落井下石
言盡於此
1.還沒當上就要先認定目前的問題都是弊案? 這不就犯了和柯P一樣的問題? 五大弊案.現在五大弊案柯P敢談嗎?
2.郭董已說不會讓阿扁再趴趴走,這不就是不懼綠獨了?
3.郭董談經濟不對嗎? 我覺得最近媒體已經很亂了,郭董談中華民國,體現親民一面,就會有媒體說他不談經濟;當郭董談起經濟,就有人質疑他的中華民國? 有這樣的媒體? 還怕找不到話來黑郭董嗎?
4.郭董哪有說要帶台商去美國投資? 他是說兩塊大餅都要吃,他想要打造台灣成為科技島,讓美國的科技留在台灣,再透過台灣製造輸往大陸,不要胡說八道好嗎?
5.美國FTA是自由貿易協定,哪是單邊自由貿易? 中美貿易戰是因為兩國逆差太大,才會有301法案來制裁,怕賺到錢被懲罰? 是你一句話就可以判斷的嗎? 這其中還有跟美國購買武器,美國對大陸戰略中台灣角色,很複雜的關係在內,簽了FTA當然美國會從中衡量是否要修正,但是不管怎樣,目前簽FTA是有利的,因為台灣外銷美國產品並無FTA協商保護,這對比其他國家產品銷往美國就已經佔劣勢了
所以,我建議寫這篇的人再好好的重新讀好郭董的經濟藍圖再來說嘴!!!
ivy620 wrote:
文章轉貼自江雪凝FB,若有意轉貼,請詢問並尊重原創
說實話,我今天看了郭董事長的專訪,我挺失望的⋯
我本以為郭的參選會是撥亂反正,清查弊案為主軸。因為中華民國之所以經濟受挫,民生困頓的主要原因是耽於意識形態的困擾。說白了就是國族認同的混亂。明眼人都能看出,目前衍生的兩岸問題,同婚爭議,統獨對立,關說司法,踐踏文官體制,都是出於「課綱修改」「體制漏洞」「官員貪腐」三個大層面。
一開始的時候我真的認為您是狠人,無懼綠獨,不計較個人聲譽得失和政治前途,給中華民國來一次正本清源,蕩滌乾坤
但很可惜整一期的專訪裡我祇聽到了您如何算計在中美對決中左右逢源進行牟利⋯
首先,從近代史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是中國內戰中的兩個分立政權。既然主打的是愛國,那您對整個大中國愛不愛。但在專訪中,我祇聽到了帶著台商回台灣,重組生產鏈之後帶去美國投資⋯那裡有更好的科技,中國要拿到這些高科技零組件必須倚賴台灣,可保大陸市場,美國也能通過台灣銷售~
對此我有以下兩點疑問
1.台商之所以最早選擇大陸紮根,除了故土情懷以外,最重要的看上勞動力低廉,但美國的勞動力又是什麼價,如今美的失業率降到歷史最低,職缺接近飽和,您招得到人嗎?
2.你說解決經濟的關鍵在於和美國簽訂fta,fta就是單邊自由貿易,中美貿易戰美國要求把逆差降到0,台灣和美國人玩,能賺到錢嗎?賺到錢之後不會被懲罰嗎?既然注定是虧的,為何與美國的fta能解決經濟問題?若是不能解決,那帶著台商去美國投資到底是利他還是利己?意圖何在?
我真的不明白,人皆云,商人重利輕義,但真是不知其可。怎麼能在如此危難時期還能出此昏招。帶著從中國大陸圈的錢不投資台灣就算了,還去投資美國。真當對岸是傻子?如今對決正酣,天天鼓吹台積電,鼓吹台商撤離自衿。若中美歇戰,反手教訓的第一個就是台灣。
川普傾全國之力,威脅的祇是一個行業,人人眼中祇有華為,但其他領域呢?基建,高鐵,一帶一路,航天,衛星,軍事⋯你不會真以為一家華為受挫了,百工百業都停滯了吧?一個行業牽制了一整個美國政府的注意力哎⋯算兩千億,三千億,列清單錙銖必較,整個鏈條都得掀起來。剩下的還用我多說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打了一年連先鋒部隊都啃不下,清醒一下好嗎?那祇是一家企業⋯就算是5G,他也還是一家企業⋯而已。還是未上市的。山姆大叔,這屆幕僚真是傻得可愛。孫子兵法沒讀過,暗渡陳倉也不懂。一句俗話總得聽過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郭董我真是謝謝您了,我承認您是一位出色的商人,藉著蘋果和大陸市場的崛起如今功成名就,但看完您的專訪,我決定選擇支持韓市長,他不僅要更真誠,而且是真正在為國家前途命運思考拼搏
而您給我所有的感覺是在用中華民國的利益和總統的權位,拉抬您在美國人心中的價值,讓他們更看得起您,親自去迎接。還有我要說的是,一位出色的商人未必能治得好國,前面就有個血淋淋的例子,叫川普。
其實近期我一直旁觀在臉書社團發生的事。收購別人的粉絲社團,改名之後還進行抹黑排擠,社團內不斷辱韓。這種手段真的很不入流,但我一直不作聲,直到看了這篇專訪,我已經放棄了。
韓流的實質是愛國反亂政的庶民訴求,若為了初選勝負而去羞辱去打壓去把他打散了,那麼國民黨也就把自己2020根給刨了,任何一位有志大位的人都應該想盡辦法去得到韓流的認可,而不是選擇對立,藍軍內部更不應落井下石
言盡於此
前文提及美中貿易戰為一長期的持久戰,政府應在貿易上(FTA談判)、投資上(供應鏈、移轉、吸引台商回流),擴大內需等方面積極因應。但我們認為,除此之外,政府也應有更高層次的戰略,化危機為轉機,使台灣經濟加速升級、脫胎換骨,進入另一個成長階段。以下我們分別闡述台灣化危機為轉機的大戰略。
第一,接軌美國數位經濟源頭,並建構人才、資金、技術、商業模式回流的生態系統:數位經濟的源頭在美國,台灣可積極配合美國在人工智慧、物聯網、巨量資料等領域投資,甚至成立基金投資美國主要大學的創投基金,取得對技術、產業模式的掌握。接著,再將取得技術、商業模式回流台灣,使台灣在數位經濟時代持續保持對中國、東南亞的競爭優勢,為下一階段的經濟成長奠定基礎。
第二,搭建台灣成為美國再工業化的重要策略夥伴平台:美國大型企業的科技實力佳,中小企業科技化、數位化程度不如想像中的強,加上過去製造業外移後,工程師極端缺乏,對原物料、零組件的取得來源也有掌握上的困難。反之,台灣在東協、大陸有數十萬商家以上台商,綿密生產網絡,對零組件、原物料來源的掌握,均深入而廣泛,是可以依賴的重要夥伴。過去台灣和美國科技廠商的合作,第一階段著重在成本降低,第二階段則在於全球供應鏈管理,提供有效率的代工製造及配銷。而未來第三階段的策略,即在於成為美國在製造回流再工業化的策略夥伴,美國軟體強,台灣硬體、製造實力佳,有能力協助美國軟硬整合,製造最後一哩、最後一吋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體驗。因此台灣可扮演美國再工業化的主要策略夥伴,卡進關鍵位置、強化競爭優勢。
第三,發展品牌、通路:在主流領域上,各國都有國家隊,發展品牌、通路或許不容易,但在若干利基領域,台灣憑藉著技術、人才,仍有相當機會。同時,也只有部份廠商開始建立品牌、通路,台灣企業才有能力提高利潤,吸收供應鏈的調整成本,並為員工加薪。因此,政府的租稅優惠、科專計畫的研究補助,應挪出部分資源用於鼓勵發展品牌、通路、著手行銷研究、投資進行系統整合的廠商,以發揮升級轉型、高值化的宣示、引導效果。
第四,嶄新科技融合下的台灣定位:邁入人工智慧(AI)時代,物聯網(IoT)、機器人、AI、大數據邁入科技融合階段。在智慧機械化、生產力4.0時代,先進科技大國都有本身的定位。美國的谷歌、微軟、亞馬遜扮演平台的整合角色;德國、日本扮演關鍵零組件、設備的供應商,而台灣的定位何在?台灣有豐富的製造經驗,如能有效結合物聯網專家、學校的前瞻研究、具產業專門知識專家,以及系統整合專家(SI),成立電子資訊的系統整合專家團隊,協助金屬、化工、紡織、鞋類、農業等,以及其項下的細項領域廠商之升級轉型需要。此一團隊可以透過感應器、智慧化,掌握客戶的需求,提供產業升級轉型的全方位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如此,不但可以找到台灣在嶄新科技融合時代下的新定位,也可以加速整體產業的升級轉型。
第五,海外經貿運籌展示基地的建構,延伸台灣出口市場: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以貿協為樞紐,扮演商品展示的功能。但不像日本、韓國商在地可以連結通路、供應商,協助降低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障礙,找到落地的策略。因此,欲協助中小企業在東協國家突圍,延伸台灣的出口市場,必須針對目標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印度、菲律賓等)的目標城市(如河內、胡志明市、吉隆坡、檳城、雅加達、馬尼拉等)建立經貿運籌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戰略。
在作法上,可以有效結合近來投資東協的台商,以及在東協國家發展較久的華商。其次,結合台灣有意前往東協發展的年輕人,以及東協來台求學的年輕人,經過專業訓練,並禮聘東協國家的企業人士、退休官員、律師、會計師擔任講師,訓練完後即成為海外拓銷種子部隊。在基地的選取上,可以在目標城市(如吉隆坡、胡志明市等)之郊區找到一塊約20公頃的土地,開發經費約20~30億元,並可由台商、華商、台灣在東協投資的銀行共同出資,而政府則扮演幕後整合角色。(系列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