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吉利宣戰特斯拉!全新純電動車20萬RMB起售,納智捷還能再起嗎?

我有車》原創新車報導:經過帝豪EV和帝豪GSe兩款純電動產品試水後,吉利終於邁出了更大步伐,先是將吉利新能源獨立為單一品牌,再藉代號“GE11”的全新緊湊型純電動轎車來對標特斯拉Model 3,預計新車在4月份上海車展前就會上市,其後發之勢著實逼人。而現在不過是2019年初,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佔整體銷量90%以上”的整體規劃下,接下來吉利新能源無疑要開啟一輪猛烈攻勢。
◆ 十年河東,中國車企走上高端純電動之路

“2006年,中國科技部選擇了一些汽車廠商加入到中國國家電動汽車項目裡,其中包括一汽、東風、奇瑞和上汽等企業,作為被選入“863計劃”的回報,這些公司將發展自己的電動車並按時交付給奧運會使用。但到2007年,被選中的這些企業都陷入了麻煩,沒有一家中國汽車公司真正掌握一款電動車所需的核心技術。”在《大競賽:未來汽車的全球爭霸賽》一書裡記載了這樣一段歷史。

面對如此境地,在08年奧運會將近的壓力下,政府對原計劃中要求技術必須是自主創新的規限有所鬆動,允許自主品牌車企向國外汽車公司尋求技術幫助,例如奇瑞就聯手英國里卡多工程顧問公司合作,最終勉強按時完成任務,後來里卡多公司高管受訪時還尷尬地表示,“這只是半成品”……

有見及此,國內於2009年開始著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建設,當年年底宣布要在2015年時將國內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增至10%,並為此啟動了補貼政策來刺激銷售,擬為每輛電動車提供最高6萬元人民幣補貼。其時《日本經濟新聞》曾對此發表這樣的評論,“中國顯然已決定跳過混合動力汽車路線,利用正在汽車工業界發生的革命,試圖取得汽車製造領域的領導權。日本汽車廠商需要回應中國這種變化,通過發展電動車來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市場上與當地企業競爭。”

然而這般補貼手段有利亦有弊,“騙補”及低端電動車曾充斥市場,一度讓國人失去信心,於是國內開始將目光寄予資本力量,乘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一批造車新勢力湧現市場。時至今日,經過資本洗禮後,有能力開花結果的新品牌已嶄露頭角,反之缺少核心競爭力的則危機頻發,分化之勢不可逆轉。

從2009到2019年,在這10年間新能源市場的催促發展裡,上汽榮威憑藉ei6、RX5新能源版等產品建立了用戶基礎,去年上市的MARVEL X一舉突破了30萬元售價,反之造車新勢力的代表蔚來則更不用說,接連高舉高打推出ES8和ES6,且去年ES8的交付量超過1萬輛,中國品牌終於得以立足於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吉利宣戰特斯拉!全新純電動車20萬RMB起售,納智捷還能再起嗎?
2019-02-28 23:56 發佈
吉利新能源銷售公司總經理鄭狀說到,“GE11是吉利全新純電品牌的首款全球戰略車型,承載著提升吉利新能源品牌形象的重任,我們也將會把品牌打造成全球性,當然我們要花五到十年做這個事情,但是我們方向已經定好了,就是全球品牌、全球車型!”

◆ GE11如何體現高端品質感?

正因為GE11從立項伊始就定位於全球車型,因此吉利在研發方面給予了新車遠超以往的產品力製高點,這也是為什麼官方稱GE11得以在品質上對標特斯拉Model 3的原因。站在如此高的立足點上,大概吉利新能源也想有個全面革新的形象,於是採用了全新銀灰色車標,如此簡潔色彩也符合了電動車的極簡化設計。

同樣,簡約化手法也體現在新車前臉上,吉利GE11並未局限於水波漣漪狀的家族設計,而是採用了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設計,並通過線條深淺刻畫出向前俯衝的運動特徵,僅保留下方開口來給電動部件散熱。再者,結合隱藏式門把手、18寸五幅旋葉輪轂、小鴨尾等元素後,吉利GE11的風阻係數低至0.2375cd,百公里耗電量僅為13.5kWh,續航里程達410公里,充分兼顧功能及設計美感。值得一提的是,新車上市後還將提供另一款電池包版本,最大續航里程將更有驚喜。
體驗內飾的HUD、小屏幕和触控屏聯動等用戶體驗,並說“這會是一個非常美妙、新穎的用戶體驗”。


另一方面,考慮到未來吉利GE11可能出口全球及對標特斯拉Model 3,新車還有兩項不得不提到的產品元素,一個是達到歐盟認證的Skin-care嬰兒級的環保座椅,另一個則為180°全景玻璃車頂,從嗅覺、隔熱防曬和行車視野等車廂體驗均有了高品質保證。


“新能源不屬於貴族產品,不應該是'貴',我們認為應該全面普及……'買得起、用得爽'是吉利一直強調的造車標準,但真正實現是非常困難的,吉利必須要在兩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隨著博瑞GE與帝豪GSe的上市,證明了吉利能夠用傳統燃油車的購買成本,實現擁有新能源汽車的想法。”去年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林杰受訪時曾說到。

吉利GE11依舊體現了“最佳平衡點”理念,其高品質內外飾質感對應的是緊湊型級別的車身規格
2018年是吉利全面邁入新能源汽車的元年,博瑞GE及帝豪GSe的推出由此拉開大幕,緊接著就到吉利GE11,新車既要做到進一步夯實吉利新能源的用戶基礎,同樣亦是邁向中高端市場的初次嘗試,為明年全力佈局中高端純電動車市場而準備。在此規劃中,以吉利GE11樹立標杆的產品力,加上新能源汽車補貼下滑的影響,官方透露新車補貼後的售價預計20萬元起。

除去價格站上新台階,吉利新能源還為新車開拓出全新銷售渠道,今年規劃數量為300家4S店,目前確定下來的已有150家,門店設計將以吉利3.0形象標準建設,以GE11和後續品牌的專屬產品為主。


在此基礎上再展望多一年,由吉利和沃爾沃聯合開發的全新一代純電動車PMA平台,將於2020年正式推出其首款車型,首批產品預計有3款,分別為A級SUV、 A0級SUV和A級轎車,未來該架構將服務於吉利新能源、領克、沃爾沃三大品牌,部分車型的綜合續航預計600公里起,這大概就是鄭狀在GE11發布會後所說到的驚喜,“我們的續航、包括電池技術,驚喜還在明後兩年,我們未來可能會走在電池技術領域先頭部隊裡,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







Piwo777 wrote:
你這五毛蠢樣洗版有啥...(恕刪)


gotu你錯了。。。

樓主是台灣人
而且是專發廣告的。。。

能和打廣告的吵起來,你也是厲害
第一次見到連個發廣告的也罵。
opposky35 wrote:
我有車》原創新車報...(恕刪)
今宵酒醒何處 wrote:
gotu你錯了。。。

樓主是台灣人
而且是專發廣告的。。。

能和打廣告的吵起來,你也是厲害

我還是不太懂

01 是不能發廣告,還是,可以收錢發廣告啊?

所以 ... 樓主有繳廣告費的意思?

我打字白話文︰

把那些廣告費,拿去成立「臺灣吉利」公司,可能還比較快一點?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Piwo777 wrote:
你這五毛蠢樣洗版有...(恕刪)

一定是偷学台湾的技术
放心好了,臺灣絕對不會給他進口。臺灣的車上繼續一樣,可以賺好賺飽賺滿。

opposky35 wrote:
我有車》原創新車報導...(恕刪)
zuzu2008 wrote:
放心好了,臺灣絕對不會給他進口。臺灣的車上繼續一樣,可以賺好賺飽賺滿。

「假設」啦「假設」

「假設」吉利以 Lynk & Co,可以賺到出口的錢

我只問

臺灣的汽車零組件廠,接不接 Lynk & Co 的訂單?

真的不接嗎 ... 有錢真不賺嗎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zuzu2008 wrote:
放心好了,臺灣絕對不...(恕刪)
台湾唯一自主品牌就是纳智捷,其他的都只是代工和代理商而已!
代工组装的附加价值低 ,而且零件大多数从日本进口~
纳智杰在大陆名气还是挺大的……
当然是反面的名气。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