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红朝前三十年

红朝前三十年是最被批判得暗无天日的时期,也是民主教最爱用来批判专治可怕的证据。我本人也经历过七十年代的红朝,从家庭和个人经历来说确实是一段比较伤痛的岁月。但是四十年后,当伤痛过去,再来看红朝前三十年,虽然绝不是小粉红们鼓吹的火红热情年代,从历史大局来看确实也奠定了后四十年的基础。

1950年中国人均GDP不到40美元,同时代的台湾是中国的五倍。中共接手的是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摊子,没有资金没有人才,重工业基本为零,仅有少量轻工业。毛泽东这个人的价值观来源于二十四史,跟留洋派的民国政府不同。毛急切地想追赶先进国家,却一无所有,于是毛就把人民当作建设耗材,压榨人民做资本快速积累。毛用很粗暴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社会,建立了一个能被他高度掌控的社会体系。通过韩战给苏联交投名状,换来了一百五十六个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之后残酷剥削农村保证工业发展,到了七十年代又从西方引进结合国产,建立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加上消化苏联技术自行建立的各种工厂,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红朝的前三十年是积累期,牺牲掉了几代人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全面的工业基础。对于作为耗材被消费掉的几代人是不幸的,但对后四十年还是意义重大的。

现在中国重工业的龙头企业基本都能朔源于苏联援建项目和七十年代的四三方案建设。其实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没有那么神奇,比如说改革没有神奇到能让粮食和纺织品产量倍增,这得归功于七十年代大量化肥、化纤、水利和农机等建设,到了八十年代开花结果才解决了十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

而我认为,台湾之所以经济转型困难一直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因为缺乏这么一个工业的深根积累期,靠买外国机器搞代工起来的经济毕竟头重脚轻根底浅,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候就后继无力了。
2018-12-04 8:45 發佈

万里船 wrote:
毛泽东这个人的价值观来源于二十四史,...(恕刪)


24史的哪一本教老毛批孔揚秦、將全國知識份子鬥成臭老九,
可否示知?

rexjian wrote:
24史的哪一本教老毛批孔揚秦、將全國知識份子鬥成臭老九,
可否示知?


毛是通过二十四史形成他自己的价值观,不是照搬写二十四史那些儒生的世界观,他的价值观来源于王侯将相的历史。
《史記·秦始皇本紀》

rexjian wrote:
24史的哪一本教老...(恕刪)
中共前三十年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成功对社会的基层实现了有效的组织和最基本的教育,让他们从满清至民国的愚昧状态中解放出来,为之后成为改革开放中的产业工人做好了准备。

不得不承认,台湾因为没有陷入文革一般的意识形态内战,所以从社会转型到经济腾飞的步伐比内地走得更快。当大陆还在文革中挣扎时,台湾已经开始了向富裕社会冲刺的脚步。

但是在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和台湾民主化之后,形式慢慢开始出现了逆转的趋势。


万里船 wrote:
红朝前三十年是最被...(恕刪)

anosy11 wrote:
不得不承认,台湾因为没有陷入文革一般的意识形态内战,所以从社会转型到经济腾飞的步伐比内地走得更快。...(恕刪)


台灣近年正在補課啊...
贴这些台湾人根本不会懂,一个韩国瑜,就把台湾人撩拨的兴奋不已。毛这种真正的民族英雄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狭隘的台湾人反而是不会理解的。另外,抗美援
朝,不是纳投名状,主要是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其次,说压榨农民有些过了,50-57年整体发展是相当不错的,良好形式导致后续头脑过热,然后农民开始吃苦。那个年代和现在不一样,要说牺牲,除了徐海东60多口被kmt全家灭门比不过,毛泽东家也牺牲了10来人,估计比全国大部分家庭牺牲都大。一个民族无英雄可悲,有英雄不懂尊重更可悲。
万里船 wrote:
红朝前三十年是最被批...(恕刪)


所以紅朝的經濟轉型到哪裡了? 中國特色資本主義嗎?中國的無招,真是令人害怕,必將赢得勝利这一招,所向披靡。
天然資源的部分不要拿來說嘴。
中國造的神教,自己拜就好。
台灣神這麼多,拜不到那邊去。
人民普遍富有或小康之後,希望財產得到保護、希望更多的自由、更大的政策參與程度,會是接下來要面對的。
再來恐怕是中國的「陣痛期」了。

万里船 wrote:
红朝前三十年是最被...(恕刪)


台灣人口不多,沒有資源,又有龐大的國防預算編列,沒辦法什麼都發展。
台灣是徵兵制,大好青年的黃金歲月必須奉獻給國家,
大筆預算必須向美國繳保護費。

如果中華民國政府在人口眾多,物產豐隆的大陸,早就飛黃騰達,領先世界了!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