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油管和台灣人辯論吧,他講台灣日本都是民主自由國家,所以日本很停台灣,只是官方因為利益才和大陸走得近,民間是支持的。
那我就覺得很奇怪了,日本首相和國會議員都是選舉產生的,如果首相和議員都背民意而行,他們是如何當選的呢?
其次,如果台灣人會日語不妨去日本各大論壇看看,除非你們認為日本網民不代表民間,否則從網民看,日本民間也不怎麼喜歡台灣。其根本原因很簡單,打開大陸商務部進口清單,對比一下中日韓三國的出口產品。
大陸是台灣韓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更重要的是台灣和韓國出口大陸的產品除了農產品外,其他99%都是一樣的,半導體芯片圓晶矽代工產品等。大陸雖然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場,但是大陸的出口額和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國之間的差距不大,基本是五五波。而打開商務部的清單,台灣和日本出口大陸的產品雖然沒有南韓那樣高度重疊,除了汽車和部分零件外(汽车除去是因为大部分在大陆合资建厂不是在日本生产并出口的),日本的主要出口產品90%也和台灣是一致的,都是半導體、製造元件等。而且和韓國不同,日本對大陸出口農漁產品,農漁產品的重疊性和台灣很大。
所以從經濟角度,台灣韓國是競爭最激烈的(最大出口市場是大陸,產品高度一致)其次是日本。這樣激烈的競爭的背後是大量提供出口產品的公司和大量的僱員,他們都代表了民間啊!古人講同行是冤家,這麼激烈的競爭關係,關係是不可能搞好的,除非有一方不以大陸為主要市場,或者產品區別度拉大,否則友好都是假象。
自由民主並沒有用,經濟才是根本,所以中日之間再怎麼因為釣魚島鬧個死去活來,關係都不會太僵。
從經濟角度看,大陸和日本關西雖然經常處在僵局,但是根本上不會壞到哪裡去。
有個陰謀論的說法,日本總有一些民間人士和邊緣議員支持台獨,就是為了挑逗台陸關係,擴大日本的出口份額,當然是陰謀論了,不能說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