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用1111光棍節當引子。
1111光棍節變成購物節是怎麼發生的?
我引用維基百科的資料
光棍節(11月11日),又稱單身節,是流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年輕人的娛樂性節日,以自己仍是單身一族為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單身」)。它起源於網路文化和校園文化,此前也被稱為光光節。同時,這一天也是眾多為單身男女脫離光棍狀態而舉辦交友聚會活動的日子,因此又同時是脫光節(義為「脫離光棍單身的節日」)。與此同時,也是各大商家(特別是線上購物)以脫光為由打折促銷的時期。從2009年11月11日開始,購物網站淘寶及其子品牌天貓為首的商家將該日宣傳為「雙十一狂歡購物節」,隨後其他電商也紛紛加入,光棍節逐漸演變成網路購物節日
從開始的幾百萬美金購物規模短短不到10年到現在發展成幾百億美金的規模,連台灣各購物平台都相繼加入這戰局,這就是市場的發展潛能。
但也有不成功的例子,台新銀行幾年前要開發特定信用卡"玫瑰卡",以女性客群為訴求,之後不是很成功,就改成83購物節(38婦幼節),但市場不夠大,前兩年大筆資金投入,今年就大幅收手。
我想表達的是,一個市場能否發展成功,有各種因素,但"人"是重要因素,若只想安於現狀,那就是隨大環境隨波逐流,但若有創意有點子,就有成功的機會。做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做就是聽天由命。
一個城市的發展也是這樣,30年前的深圳絕對想不到現在的發展,當時我和同事看著一間間賣百萬人民幣的深圳透天厝,只是笑著有錢也不會買,這種環境免費也不想來住,但現在百萬不要說透天厝,連一個單位可能也買不到。深圳在當時做為開放的窗口,樣樣向香港學習,也許一開始跌跌撞撞,但今天不管市容、經濟發展、交通建設、甚至人民的公德心,都是正向的大幅進步。
愛情摩天輪也是一樣,高雄的發展也是一樣,今天台灣有缺摩天輪嗎?但若透過包裝與推廣,平淡的硬體建築也會因為有美麗的故事而有無窮可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