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不懂大家到底是在罵傅榆什麼
不過是說出心裡話罷了
老實說看到金馬獎都是大陸電影跟演員 真的很讓人不爽
傅榆這樣說
接下來大陸電影跟演員都不來金馬獎參展
那以後像大尾鱸鰻或是總舖師之類的台灣正港本土電影不就很有機會拿到最佳影片?
這對台灣本土電影的發展不是很正面嗎?
所有台灣電影人都應該好好跪拜傅榆才是
我的看法是
一個不會看場合說話的人,毀掉了在臺前幕後工作人員為了這場電影盛會的努力,更狠狠的掃了李安身為主席的臉面。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入圍者出席率、知名演藝人員出席量,絕對有一部份是因為李安身為國際大導作為金馬主席的面子。
今天看到新聞,李安的回應:「我希望這個世界不是這樣的。」「我盡量做到主人,盡力了。」
話語中滿滿地無奈,讓我為他抱屈,因為他既沒有辦事不力,更沒有什麼需要被指責的缺點。
大陸演藝人員會有那些作為或回應,並不讓我感到訝異。
而且,除了某些過街老鼠外,中、港、臺三地的演藝人員,本就鮮有公開討論兩岸議題
因為在現實,他們也需要生存,他們不能冒著被官方封殺,終結在大陸演藝生命的風險去說錯話或遇到了卻不作為。除非,他們不需要大陸市場。
至於文化部部長事後出來發表意見,那是身為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應該有的回應。否則就是不作為的瀆職,所以不評論。
真正最該被批判的,是在頒獎典禮這個藝術場合,在電影人視為神聖的頒獎舞台上,說出根本就不該在這個場合提出的兩岸國際問題。
讓人看到某位記錄片導演不尊重金馬獎,或說不尊重藝術殿堂應有的政治超然性及專業性。
讓人看到為達目地不看場合說話自私的一面,將身為金馬主席李安大導的面子、臉面,狠狠踐踏一番之後,還沾沾自喜的說她有背稿,終於說出來了。
而且,不知道這位自私的導演有沒有想過,說不定就這麼一句話,過去54.5屆(不算後半部跟慶功宴)各代電影人所建立起的藝術殿堂,可能就因為自私且不合時宜的話,毀於一旦。
不知道這位導演有沒有想過,沾沾自喜的自私行為,是客大欺主,不但欺了李安這位主人,也掃了金馬獎這個盛會的顏面。
對話,不是在不適當的場合,說不適合的話,造成其他人需要面對、處理一堆麻煩,才說想試著對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