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認為完全都是騙人的把戲罷了,根本就經不起任何事實的考驗
所以就先開宗明義的講,本人的貼文內容,完全沒有版權,歡迎各方高手引用及轉貼
因為真理就是要越辯越明,而事實的真相,本就該讓所有人瞭解,當然也歡迎大家都能指正本人
錯誤之所在,以供所有人參考
那麼同志團體真正的訴求是什麼?
本人認為所謂的[婚姻平權]就是用來破壞社會既有的架構,並讓同志們能享有獨霸的主流地位
同志們的思想及權利能優於一切,但只享權利,不盡義務,也就是要罷黜百家,獨尊同志
而所謂的[性別平等教育],就是同志養成教育,專門用來[擴大同志族群]及完成[性解放]教育
以滿足同志們無窮無盡的肉慾,只因為同志人數真的太少,如不這樣做,其欲望如何達成?
現在開始陳述理由如下,就先講台灣同志們的訴求,同志團體在遊行時,訴求很明確,其彩虹旗所
代表的意義,就已經包涵了所有的訴求及目的, 先指出所引用的出處及來源
維基百科--彩虹旗
![揭穿同志團體所謂[婚姻平權]及[性別平等教育]的真面目?歡迎踢舘](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47a0cccb1825cb91dadc9ec8b0b8f0a0.png)
「台灣同志遊行聯盟」團隊的詮釋
紅色:性愛——廢除惡法,性權就是人權 性愛是個人生命力的根源,是人類文明創造的動力。
... 我們主張廢除箝制自主性愛、違反人權的三大惡法: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0條、兒童及青
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第29條、刑法第235條。不再以偽稱的「妨害善良風俗」、「保護兒童青少年」
、「掃除猥褻」之名,濫行反人性、違憲、侵犯人權之實 ...
橙色:力量——集體展現,我們就是力量
... 我們感覺孤單。可以不是這樣的!...為了捍衛LGBT權益...昂首齊步再度踏上台北街頭...
黃色:希望——勇往直前,打造希望種子
... 我們一路從個人的性別認同到多元的情慾文化與伴侶關係;也從害怕如何向父母出櫃,
翻轉成同志也有權成為父母生養下一代。別忘了當初我們總以為自己是世上唯一的怪胎,到現在
我們要爭取原本屬於我們的權利。...我們開拓了社會思考多元未來的空間...
綠色:自然——看見差異,自然展現本性
... 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瞭解愈多,我們愈來愈發現,同性的、異性的、各式各樣不同的性愛方式,
是普遍存在於自然環境與動物界中。不過只有人類這種動物對性少數有所歧視且投以異樣眼光。...
藍色:自由——自主多元,解放身體自由
...同志遊行是集體出櫃行動,在隊伍中可以勇敢高喊:「我是同志,我很驕傲!」。...我們
要慾望解放的自由。同志擺脫傳統性別框架-男生愛男生、女生愛女生,或男、女我都愛。同志
慾望自由流動,只要關係中伴侶同意,守貞不是唯一選擇。我們認為情感與性愛有多元可能性
,安全性行為比守貞更重要。
紫色:藝術——活出自我,創造繽紛藝術
...提供發展多元社會一扇彌足珍貴的想像窗口。...男女同志情慾角色自我創造界定(T、婆、
不分、哥、弟、妹),雙性戀多層次、多變項的對象選擇(愛男也愛女,抵抗單性戀壓迫),非正
典文化的酷異力量集結積累,創造出城市紋理縫隙,有了瑰麗驚艷花朵,點綴單調乏味的異性戀
空間。...
所以看了上面那麼多不打自招的訢求及告白,請問同志團體還會要什麼[婚姻平權]?
想想現行民法中異性戀婚姻約束又有多少? 如犯了一些條文,可能還有刑法的通姦罪伺候
這同志團體會要嗎? 所以其內心真實的目的,是要與外星人去平權嗎?
現在再來看看台灣每次同志遊行的主題,這樣真相就更清楚了
仍照慣例, 先指出所引用的出處及來源
維基百科-台灣同志遊行
2004年 第一屆,沒有主題
2004年 第二屆,本屆主題為「喚起公民意識」
...
2008年 第六屆,本屆主題為「驕傲向前行Run the Rainbow Way」
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指出,今年與眾不同的是,各同志團體合力創造了屬於台灣的彩虹意義。
分別是要求廢除惡法的紅色(性愛)、集體展現的橙色(力量)、勇往直前的黃色(希望)、
看見差異的綠色(自然)、自主多元的藍色(自由)、活出自我的紫色(藝術)。
...
2012年 第十屆,本屆主題是「革命婚姻──婚姻平權,伴侶多元」
2013年 第十一屆,本屆主題「看見同性戀 2.0 正視性難民,鬥陣來相挺」
...
2015年 第十三屆,本屆主題是「年齡不設限 解放暗櫃 青春自主」
...
2017年 第十五屆,主題是「澀澀性平打開開 多元教慾跟上來」
2018年 第十六屆,主題是「性平攻略由你說.人人 18 投彩虹」
看到了上面的內容,就知道何來的所謂[婚姻平權]?
在現行民法裏的婚姻條文,難道可以有伴侶多元,正視性難民,多元教慾跟上來....
但到今年(2018年)總算有愛家聯盟的三個公投案了,所以同志團體是怕了嗎?
不敢再講真心話了,主題改叫什麼性平攻略由你說?
但我們一般人哪敢怎麼說? 就都由同志大人們說了就算
性別平等攻略,但什麼時候有性別平等?異性戀的民法,與你們訴求相同的能有多少?
又有哪樣是不用推翻的?這樣還能叫性別平等?
只有跟從同性戀的主張,才能叫正確,才叫正統,這才是同志團體所要的性平攻略?
再來談談所謂的[性別平等教育法]及[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但內容就更鬼扯了
仍照慣例, 先指出所引用的出處及來源
全國法規資料庫-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第 13 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
、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從條文中可以發現,竟然實際上的多元性別教育,或可稱為多元性別平等教育...
竟然僅稱教了同志教育,就能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所以意思是說,同志代表了多元性別,或多元性別就是同志,這真的是好大的官威啊?
其實性別平等教育,本來就是非常的好,當然更應該教,連國中小也都要有適齡內容的教學
才對,但怎麼還會有一大堆人都有異議,強烈反彈呢?
再來查查教育部的官方說明:你知道什麼是同志教育嗎?
教育部官方說明:你知道什麼是同志教育嗎?
其內容表示 ...尊重性別差異,教導學生認識及尊重同志...完整的性別平等教育,即不能缺
少同志教育的內涵...認識多元性取向,瞭解及接納自己...認識性別互動關係,人人皆平等
...引導學生瞭解並尊重不同的性別特質,性別認同與性傾向...
這讓人看到了全國最高的教育機關教育部,其國文程度竟會是這麼的低落?
怪不得台灣的教育會這麼失敗,所謂的學校變成學店,而教出的學生卻比店員還不如?
從上面有關同志教育的內容都已經表明是認識多元性取向..等等,同志教育僅是其中的一種
內涵而已,難道有多元性取向,就一定是同志?
異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無性戀...這些當然都屬於多元性取向,但這些人是同志嗎?
這些人關於多元性向的教育,難道也都是同志教育?
有一個挺同的網頁,就對《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3條,擺明的解釋的很清楚
所謂的同志教育,其實的就是多元性別平等教育
[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妳聽過性別光譜嗎?
同志教育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13 條,同志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提升性平意識,主要內
容在於教導學童認識多元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氣質等內涵,並透過認識與思考
,學習尊重多元性別族群。
再來談談所謂的[性別光譜],這個在國中的教科書裏有,但也是最令人垢病,這就是所謂
的同志養成教育之開端
![揭穿同志團體所謂[婚姻平權]及[性別平等教育]的真面目?歡迎踢舘](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61a9a1178e168df25f7d1b86835e53b0.jpg)
這個[性別光譜],完全沒有經任何一個國際組織或有公信力的機構所認證,也沒有經過任何
一個學術會議的共識決,大概是一個叫金賽的性學學者的理論而已,但這也能拿來當教科書?
但學者何其多,博士滿街跑,所有理論是車載斗量的一堆,所以任何一個也都可拿來當教科書?
現在就談談所謂性別光譜的意義
第一個是生理性別,就是生下來是男生或女生,這個竟然也會是光譜?
也就是 0 ~ 100%之間,例如可能20%是公的,80%是母的...
就算世界上真有雙性人,男女性器官皆有,大概也是十萬分之一的特例,何來的光譜?
第二是性別認同,這個就是心理性別的意思,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
如果生理上是男生,但心理認為自己是一個女生,這就是所謂的跨性別,同理,生理上是
女生,但心理認為自己是男生的也是,但男生認為自己有女生的特質,或女生認為自己
有男生的持質,這個很平常,但其心理上會認為自己並不一定就是男生或女生的的比例
這個應該是不多,所以說這個有光譜,已很牽強?
第三個是性別氣質,例如男生的特質陽剛,女生陰柔...如說這個是光譜,是有道理的
第四個是性傾向,也叫性取向,這個一般定義都是著重在所謂的性行為取向,也就是性伴侶
如果是男生,他只願意跟女生有性行為,就是異性戀,如果只願意跟男生有性行為,這是同
性戀,如果跟男生或女生都願意有性行為,這是雙性戀,如都不願意的話,這是無性戀
如是女生的話,也同理可推,但這個說有光譜,也是很扯,例如同性戀團體也說同性戀都是
天生的,不會改變的,所以根本就不是病,何用治療?其實這個說法,大致上應該算對
但也因為如此,異性戀及雙性戀...等,當然也是天生就定了,所以何來的連續光譜可言?
所以這個所謂[性別光譜]本就害人不淺,但教科書竟從國中生就開始教,讓所有年輕且涉世
未深的學生,都認為一切都是未定的,都只是在連續光譜中的一個定位而已,所有的都要試
試看,不然如何能知道自己的真實性別認同及性傾向是什麼?
所以就算是同性間的性行為,當然也要試試,因為搞不好自己就是屬於同性戀?
所以這如不是同志養成教育,這是什麼?
再來依維基百科的說法,性傾向的解釋就更多了,也更專業了
維基百科-性取向
性取向(英語:sexual orientation),或稱性傾向、性向,是指一個人對特定性別的
持久性情感、浪漫、與性吸引力。
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
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
例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
所以性傾向是個程度漸進的連續概念,是屬於性別光譜的一環。
所以依其內容可推論,很多男生之間有所謂的哥兒們,難兄難弟..等,女生有所謂的閨密,姐妹淘..
等,雖然她們之間可能一生都情深似海,且同性之間也都沒有什麼性行為可言
但她們仍算是有同性的性傾向的
但個人認為內容之中,最重要的論述就是
研究表明,性傾向形成於童年或青少年早期,沒有科學研究足以證明「改變性傾向」的治療是
安全或有效的;事實上,對於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這些治療通常帶來負面影響或心理陰影。
這說明了,性傾向,包括性行為取向,並非所有人都是一生下來就確定了,也有可能在童年或青少
年早期形成,如這個研究是正確的話,那麼如在國小及國中就教他們同志教育
但如果又是不怎麼正確的教材?那麼是否就是所謂的同志養成教育?
那麼後果又會是什麼?
最後還有一點,但也就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一點,就是我國真是一個民主國家嗎?
人民真有言論自由嗎?為什麼所有反同團體的遊行或抗議活動...等,都會在媒體上被消音?
尤其是電視媒體,是什麼都看不到?完全沒有畫面
請問是誰,會有這麼大的權力?
大家都知道挺同運是整個民進黨的共識,也是每一個民進黨人的共同責任,不管是中央或地方
請問所有的民進黨人在公開的場合,又有哪一個曾經反同過?
所以只要是挺民進黨,就是挺同?
因為民進黨就是會去執行所有同運的一切?
這當然會讓人高度的懷疑,所謂的[消音]是否就是現今在中央執政的政府所導致?
因為現在也有東森電視台劉寶傑被休假的事件發生,而其原因也當然也是不問自明
現在再假設一個例子好了,想想就算有一群住在高山上的居民,一大堆人跑到凱達格蘭大道抗議
抗議的禸容是政府竟然沒有把捷運做到山上去,這害他們一直交通不便利,這理由當然很扯
也完全沒有道理,但相信仍會有一堆記者及電視台去報導才是?
所以就算反同團體的訴求及理由都很鬼扯好了,難道就會沒人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