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北部人, 目前在北部工作生活, 四十出頭, 這輩子從來沒有投過票…
就這幾天鋪天蓋地的高雄選戰新聞引起興趣, 就開始仔細查找閱讀一些韓國瑜過去與現在的資料,
然後 我被圈粉了…
非高雄戶籍的我其實是沒資格對高雄說三道四的, 但又覺得高雄所帶出來的議題已經不僅限於高雄,
基本上已經覆蓋全國了, 最終提起勇氣分享一下我的 經驗 / 觀察 / 看法
本人屬政治外行, 各位先進大德如有不爽請隨意噴
1 又老又窮
有一天太太回家的時候一臉氣噴噴, 問了她怎麼回事,
她說今天在捷運 ( 北捷 ) 遇到一個自由行的阿六問路, 接著對方攀談聊了一下,
阿六問她為什麼台北的房子看起來又老又舊? 是不是台灣人都沒有錢啊?
我太太問阿六是哪裡來的? 她說來自東北…於是我太太就聊不下去了, 一路氣悶回家…
熟悉中國的夥伴應該都會理解, 東北是中國較弱的區域, 產業萎縮, 人口外移, 能配得上老窮區
被來自東北的阿六批評自己國家的首都說老窮, 我完全理解妻子的怒氣,
但更生氣的是一時之間我居然對對方的評論回不了嘴!!?
前幾年陸飄期間的工作性質, 我幾乎旅行過中國所有沿海城市, 對阿六的思維看法稍有理解
我知道一個城市有很多面相, 單從建築物的年紀來定論老不老窮不窮並不公平,
自己住台灣也很自豪台灣的城市們有諸多人文諸多舒服諸多好,
但是真正讓我回不了嘴的是, 台灣的城市們進步幅度漸漸顢頇了, 應該說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漸漸弱了
老跟窮是形容詞, 形容詞會有程度上的差異自然也牽涉到比較對象!
台灣具體多老多窮? 台灣的城市們應該跟誰比老比窮?
看到偏綠的政論節目上拿高雄來跟花蓮雲林對比, 曾經的全國第二大直轄市, 這樣比有意思嗎?
不比台中? 不比桃園?
如果再把眼光放寬一點, 就更不應該把比較重點侷限在國內,
近一點的我們至少該比較亞洲的幾個城市, 東京, 首爾, 北京, 上海, 深圳, 香港, 新加坡…
我想, 如果把比較的對象定義清楚, 台灣的城市們老不老窮不窮, 大家心裡就會有個底了
老不老窮不窮, 人口數絕對是一個直接的指標,
選舉制度其實有盲點, 候選人們都把自己局限在戶籍選票數, 而忽略了人流才有可能形成物流金流
全台灣全世界來該城市創業的人, 未必會落戶籍, 然而他可以為城市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吸引更多人進入該城市, 而其產生的稅收, 也將直接回饋到該城市
全台灣全世界來該城市洽公, 常駐, 旅遊, 就醫, 養老的人流, 更不可能落戶籍,
但這些人的較佳的平均消費力將為城市帶來更高的收益
一個城市的市長, 當然必須要關注戶籍人口數,
但更重要的, 必須要有規劃未來在這個城市”總在駐人口數”
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
如果你是綠島的首長, 當你在規劃全綠島的公共廁所的時候, 會以戶籍人口數來規劃數量嗎?
高雄以500萬人的"總在駐人口數"來規劃設計, 並以此為目標推動城市發展, 在我看來還太客氣了,
連500萬"總在駐人口數"都不敢想甚至起身譏笑的人…我就不多說了
前幾個月我出差到高雄住了幾天, 有一點被嚇到...上一次去高雄應該是二十年前
印象中當時應該還沒開放陸客, 但各大夜市人聲鼎沸, 幾個想吃的攤子都排不到
這次去到六合夜市的時間是一般上班日的晚上九點左右, 人很稀疏, 有的攤子店面已經開始收了
不誇張的說法, 如果我一路用跑的跑完整個六合夜市, 應該都不會撞到人
然後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 晚上高雄的住宅大樓, 亮燈率比較低
該怎麼說呢, 就是感覺高雄人少了然後晚上九點以後人更少...
用戶籍人口數及戶籍人員的平均年齡來計算一個城市老窮程度是一件蠢事
用錯誤的數字來治市治國更是蠢到不行
還是說 這些從政者或是名嘴其實不蠢, 只是希望透過這些蠢數據來愚民?
2 北飄
這兩天看到北飄媽媽的淚水告白, 我也哭了, 眼淚停不下來那種
自己應該屬於多方向飄吧, 年輕時候飄歐洲美國, 當時父母健康, 沒結婚,
勇敢出門闖一闖其實也算不錯,
後來幾年父母身體出了問題, 女兒剛出生, 為了維持父母的醫藥費跟家庭生活品質, 我飄去大陸幾年
通訊軟體取代不了陪伴, 每次返台期間我都會挑一天挑個小事輕微忤逆我的父母妻子,
讓他們唸唸我罵罵我,沒有這種經驗的人, 很難理解能當面被父母妻子碎念, 然後自己再頂頂嘴,
能一邊抱著女兒一邊跟她鬥鬥嘴, 真的是很幸福很珍貴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是每一趟要收假去大陸的時候, 媽媽太太女兒都會到機場十八相送,
自己非得強忍住情緒進登機門之後才能掉眼淚
經常對台灣的情況感覺憤怒, 為何很難在台灣找到好的工作, 同樣的工作職務, 在台灣就是便宜,
早年的歐美甚至是現在的中國都能找到薪資多一截的工作機會
多年的意識形態對立導致台灣進步緩慢, 為了更好的生活, 我只能放下父母妻小到處飄,
飄過歐洲美國飄過中國東南亞, 接著要飄去哪裡? 印度? 非洲?
夢想有一個或一群人可以超越黨派出於公心, 緩和台灣的藍綠對立, 踏踏實實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
增加就業機會跟薪酬, 讓我們不只能養家活口也能真正陪伴家人?
3 空降的韓國瑜以及其荒唐的政見們
大家都有公司上班的經驗, 或多或少一定曾碰過或看過空降主管的事件,
我想, 一般企業裡面發生空降, 大概得有內外兩個要件:
- 內部是目前的團隊成員沒有足夠的 經驗 / 能力 / 願景, 沒法讓老闆放心託付一個部門,
長期待在同一個公司裡的人, 或多或少都有可能會有一些燈下黑的迷思,
而空降的主管會帶來一些新的方向跟做法, 其實不一定是壞事
- 外部是老闆在面試的時候認可這個空降人的經驗跟能力,
也認可這個空降人對部門的發展願景跟規劃
選舉制度其實跟求空降職時候的面試很類似, 只是這時候的老闆的角色是由選民來扮演
面試的時候你可以對老闆論述自己很有能力很有經驗, 論述自己戰略面的願景
管理一個部門牽涉到的範圍較廣, 空降的候選人需要 適應 / 理解 新公司的文化,
公司流程, 上下關係及其權力結構, 平行單位關係, 部門幹部及其權力結構, 整體部門訊息蒐集等等
但要在面試的當下就明確到精密的執行細節跟時程就不太現實, 說多了連自己都不會相信...
同樣, 一個空降的候選人尚不在其位的時候, 也許能夠提出一個明確的遠景
但其實是沒有實質權力以及真實訊息管道去作出精密政見以及其執行計畫
一個細思極恐的情境, 某黨某市長選舉的候選人跟他少數的幾個幕僚決定投入選戰,
經過很有限的訊息蒐集, 幾個小時或幾天的討論,
在沒有完整的資訊及專業的可行性評估的情況下就決定多蓋幾個個什麼館什麼中心的,
然後就這麼完成競選政見, 接著就參選並發表政見了...
當選後基於誠信, 當選後市長必須盡全力兌現自己的政見,
那怕後來發現不經濟不適用不夠經費, 也要硬著頭皮幹完…借錢都要幹!!
比方說, 很漂亮卻很少人搭的輕軌, 又比方說一年只有幾次演唱會用得到的高規格體育場館…
我後面還能給出很多比方…我想全台灣的夥伴們都可以舉出更多比方...
而這樣的政見, 真的對多數人有利, 能夠為城市創造出價值嗎?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再比方問問 AI 產業發展,
- 為何非要AI產業而不是基礎材料產業生醫產業或是其他重要前瞻產業?
- 是高雄要單幹還是舉國之力來幹?
- AI 產業的主要對手是那些國家, 主要市場是那些國家, 在台灣在高雄的AI產業有哪些競爭優勢?
- 預計投入AI產業的資源( 人才 / 經費 / 場地 ) 為何? 預計多久得到獲利及獲利為何?
我個人對發展AI產業也是贊成的, 但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理性思考資源還是得花在刀口上來發展對台灣最有利的產業上
很多人說韓國瑜所提的政見不符合實際, 但就我看來, 他目前階段的政見跟訴求反而讓我相當安心
愛情摩天輪, 癌症美金兩百塊, 十年五百萬人…往字面上看可能感覺光怪陸離天馬行空,
但如果把高度拉高, 其實這些政見的方向其實不差,
- 愛情摩天輪主要的訴求是城市觀光產業, 透過完整的愛情產業鏈讓全世界的戀人來這裡戀愛,
婚紗照, 結婚, 蜜月, 回溫…至於要不要上摩天輪做愛, 其實不是重點…( 雖然我還蠻想試試的 )
今天又看到韓國瑜一部有關摩天輪的討論, 提到愛情纜車跨兩岸什麼的, 我覺得可行性可能更高,
這邊我想說的是, 經過更多專業討論, 再形成政策, 是有機會避免少數人一意孤行所形成的浪費,
增加獲利的機會
- 癌症美金兩百塊的主要訴求是醫療觀光, 其實這是台灣早二十年就應該開始的事情,
台灣的民情及傳統觀念把最聰明最菁英的學子擠進醫學院變成醫生,
台灣的醫療技術以及醫療密度絕對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國家之一, 這麼優良的醫療系統,
如果能結合觀光, 讓全世界怕死的有錢人都來健檢治病順便玩, 這事我絕對舉雙手雙腳贊成
此時此刻有必要針對胃癌治療一次是兩百美金還是兩千美金去爭論意義不大,
方向訂了自然會有專業的人來設計行程議定價格…
要知道, 台灣已經有很多醫生開始陸飄了…如果不為這些醫生想想辦法,
以後生了病要求名醫, 得到大陸去啊!!?
- 十年人口五百萬主要訴求引人進駐, 如項1所提 可以是入籍的人, 也可以是暫駐的人,
只要給出好的投資就業環境, 人就會聚, 養活文武百業
以深圳為例, 這個城市因為大陸的政策引導, 過去三十年間, 從一個小漁村, 聚集了相當多產業,
也吸引了千萬級別的外來人口進駐, 整個城市得到超過千倍的發展
而深圳這樣的城市絕非個案, 蘇州, 杭州, 中山 還有更多城市也都走在這樣的發展道路上,
十年500萬, 乍聽之下有點詐騙的味道, 但仔細想, 只要方向方向跟政策引導, 並不是不可能…
連作夢的不敢的城市, 不可能偉大
- 至於南南結合 人進貨出發財, 這個很清楚, 很支持,
這邊我想說一下, 千萬不要有農業不賺錢的迷失,
台灣也許無法適用大規模食糧作物的農業, 但高級水果的產業鏈台灣已經非常非常成熟
台灣農夫是很神奇的一個族群,
如果各位有機會到北上廣深可以比較一下當地賣的海南波羅菲律賓鳳梨,
台灣隨便路邊賣的鳳梨就能絕對輕鬆完勝, 台灣的芒果香蕉及其他農作物…也都是完勝的美味,
我在大陸工作的期間, 願意花上台灣三倍價錢吃上一顆真正好吃的台灣鳳梨芒果芭樂,
而上海本地人消費力強, 對這些舶來品超好吃水果更加趨之若鶩
這不是亂講, 日本的米跟蘋果, 美國的櫻桃
台灣的農夫用盡心力種出來世界級美味的水果, 因為意識形態而無法外銷, 最終形成滯銷, 心疼!!
減少意識形態打開銷路, 台灣農夫絕對能征服全中國人的胃,
搞好冷藏技術搞好產銷, 台灣超強農民能用高級的水果替台灣賺進大把大把的外匯,
- 青年創業基金
在大陸主要城市都有"孵化器"的概念, 由政府牽頭提供資金場地以及產業鏈媒合,
稅法優惠, 行政簡化, 行政支援, 讓有創意的點子跟有競爭力的技術產品得以被孵化
台灣能人異士不少, 有好的孵化環境, 很有機會可以發展出一流的企業
我觀察韓國瑜的政見主軸, 總體上來說就是節流跟開源
減少經濟效益不高的重大公共建設來節流, 活化目前已經建設得美美的公共建設來發動經濟活動,
建立更好的投資環境創造更高的產值, 還利於庶民
當人們聽到超出自己認知的事物, 第一個感覺往往是光怪陸離
如果把你丟到20年前, 讓你告訴當時的人, 手機用手指滑動來操作, 可以上網照相錄影聽音樂,
估計你會被笑是神經病…
然而20年前走對路的公司, 現在已經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公司了…
4 候選人特質
- 不把自己當成全能
領導人不可能甚麼都會, 需要專業的團隊來支援, 需要層層主管來執行, 這一點韓國瑜很光棍,
不把自己當超人, 讓專業的人來公議, 降低錯誤政策的發生率
- 不對人出惡言
韓國瑜的反應明快以及對敵人的牙尖嘴利我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但他堅持打一場不謾罵抹黑的仗
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的思維, 日後取得政權還是要跟這些對手取得共識推行政策,
選戰中不做抹黑攻擊是為了減少交惡減少對立, 期待在未來執政更順暢
- 不切割國民黨
我想有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不喜歡國民黨, 我相信如果韓國瑜如果跟國民黨切割,
可能可以得到更多中性或淺綠的選票, 可以直接選贏, 然而他沒有這麼幹
這也是專業經理人的素養, 未來執政如果沒有政黨的專業人才支援是不可能一個人把市政弄好的
治水專業, 財經專業, 農工專業, 教育專業, 休旅專業, 文化專業 哪一項不需要專業的人來操刀?
我相信韓國瑜必然需要政黨支援專業人才專業政務官來成事,
- 鼓動人心的人格魅力
這項特質上, 韓國瑜在北農在選舉期間表現有多強我就不多做解釋了...
- 成本控制
俗氣但卻是最不可或缺的特質, 市長的責任是在有限的預算經費底下,
讓城市得到最有效的建設, 還給市民富裕良好的生活
在我心中, 一個好的市長, 應該有一個正確清楚的遠景, 能找到清廉專業執行力強的團隊
透過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與說明能力來影響整個團隊甚至影響所有市民,
最終在有限的資源底下順利將市政推行, 韓國瑜在候選人特質上, 分數相當高啊
5 候選人人品
我想這是我觀察候選人不能忽略的要素, 另一個候選人就不說了, 單純說說個人對一些人物的感謝!!
- 感謝陳致中翻出打人影片,
在立法院打人不好, 真的不好,
但是看到這舊聞的時候, 我怎麼就莫名感覺開心解氣了…抱歉, 這種不理性情緒不容易控制...
- 特別感謝某資深國會助理翻出韓國瑜當年參選立委時期的政見,
這件事是我被圈粉的主要原因
這禿驢怎麼有辦法在遙遠的過去就能提出今天看起來都是這麼正確的政見?
條條貫穿腦門的真知灼見就這麼直接把我給圈了…
- 特別感謝段宜康/王世堅 留下經典的鬥爭影片,
讓我知道了些韓國瑜北農時期的故事, 憑良心說這禿驢還真有一手,
獎勵拍賣員跟農民交流, 協助農民在賺得到錢的情況下穩定菜價, 直接帶來北農盈餘,
再回饋到北農全體員工, 這樣的半政府單位, 都能搞到助農獲利兩相宜的高效率高效益, 很厲害
- 感謝全民進黨的追打
北農時期的群狼圍剿, 十多張傳票搜檢其三年多的資料, 居然撈不到瑕疵!!?
這是何等高標準的自我要求? 這是何等的戒慎恐懼?
選舉後期的民進黨採取總統選舉級別的全黨總攻擊, 韓國瑜依然能忍住不謾罵不批評,
這種隱忍的深度, 想想都不寒而慄,
生平第一次動了想投票的念頭卻投不了, 非常羨慕高雄市民有機會能參與到這一場經典熱血的選戰,
雖然我沒有投票權, 還是希望韓國瑜能當選市長,
但無論最終勝負與否, 他都算是立下一個典範, 台灣歷史上肯定會留下這一筆的!!
高格調低成本的選舉, 不謾罵抹黑, 不操弄分裂對立的選舉,
其實也是對兩個巨大妖魔化的政黨的一個響亮警鐘,
台灣開始進化了, 跟不上改變的政黨, 跟不上改變的政客, 終究會被人民淘汰
最後 祝福韓國瑜 祝福高雄 祝福台灣
xoxoxoxxox wrote:
本人是北部人, 目...(恕刪)
內行的人看門道,外行的人看熱鬧外加潑幾瓶冷水.
01站上很多人應該都有去過大陸的經驗,大陸的硬體建設,吸引外資的能力多強,
只要不是刻意矇上眼,摀住耳朵,一定都看得到跟聽得到.
將來5~10年的競爭不是台灣導內的競爭而是整個亞洲,甚至是全球化的競爭.
政策需要在現有的環境資源下尋找活戶的方式,同時需投入心力在新資源的開發.
樓主寫得很長,但是經思考過而寫出,進而引導看這篇文的人去思考,
我們要為下一代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選舉必須要跳脫不是選A就是選B的二分法,而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將來是什麼,
你的夢想,你希望的將來,是你努力的動機,有了動機才有努力的動力.
樓主的每一個字我都仔細看過,我北漂的高雄人(原縣區),希望高雄能有個不一樣的未來.
很老梗但是"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