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在質詢後受訪表示,106年高雄市人口277萬人,就業率48%,得出132.96萬就業人口,再依行政院主計處外縣市收入比率的5.3%,得出7萬出頭人。
邱說「一定有北漂,但不能憑感覺」這些數字就如同民調,抽樣調查慨念;他強調,數字多寡代表事情的嚴重性,可是不論數字多或少,只要想返鄉工作,政府就應一視同仁看待他們的期待。
邱俊憲在總質詢中舉出行政院主計處就業所得來自居住縣市以外比例統計數據,高雄僅5.3%、位居各縣市倒數第6,顯示高雄市民大都是留在高雄就業。
邱俊憲指出,這項數據顯示基隆、新竹與新北的就業所得來自居住縣市以外比例最高,但不能以此就指稱3縣市人口都到外地工作。
邱也以去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高雄比合併時成長15%,雖不算多,但也不至於到窮的地步,質疑高雄又老又窮的說法。
代理市長許立明回答說,有些議題需在對的基礎上討論,高雄北漂青年有30至50萬人的具體根據為何?是錯誤資訊、甚至是惡意造謠。
他還以1981年出生人口48920,現為36歲的市民有47525,代表絕大多數36年前出生的高雄市民仍留在高雄生活,雖然有部分青年在外縣市工作,這種情況各縣市都有,但絕無某些選舉人物所說的數十萬人。
新聞來源
-------------------------------------------------------------------------------------
北漂青年50萬大軍?
縮水成7萬人,扣掉在中南部縣市工作的人數,真正來北部工作的人,可能不到四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