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信提到台南文化產業輸出有無限潛力就是因為以下幾點:
變香客為遊客
每年外縣市到臺南朝聖的進香團達數百萬人次,這不僅是虔誠心靈的寄託與景仰之情,也是庶民文化的傳承。香客造訪臺南時,並不僅限於有千廟之城譽稱的府城,也會到原臺南縣各區的許多知名廟宇參拜。隨手以媽祖朝聖主題之旅為例,香客沿著位於古時倒風內海東濱,重要南北往來海陸交會點的茅港尾,也就是現今的下營天后宮,再接續位於台江內海畔的土城鹿耳門聖母廟和天后宮、安平開台天后宮,然後再到府城的祀典大天后宮,讓進香之旅沿途充滿台江濱海景趣與都會風情。
香客不僅可以沿途就地親近,腳踩古台江內海、倒風內海所遺留之今景地貌,如濕地、沙洲、魚塭、鹽田、紅樹林等濱海風光景致,以及許忠信先前記者會主張的,利用沿海臺17或61線兩旁閒置台糖土地及鹽田,開發防洪蓄水的台糖水塘與親水生態公園。也可就近大啖龍蝦、文蛤、白蝦、虱目魚、臺灣鯛、烏魚子、紅蟳等臺南濱海養殖水產。進而,到府城區品嘗遠近馳名的各種小吃美食。
市府應新增規畫不同宗教進香主題結合觀光旅遊,將進香團一日進香行程改為二日行程遊,在臺南同時進行觀光與美食之旅,也體驗臺南夜遊的魅力,讓香客變遊客。
探訪東方宗教藝術之美
自古以來,府城即號稱有佛道百間古剎。廟宇的建築、彩繪、雕刻、刺繡、剪黏、陶燒等,傳統宗教工藝非常豐富。許多國寶級名師如葉王、潘麗水、陳壽彝、蔡草如、黃矮、王保原的作品,都很值得旅客探幽訪勝,細細品味。這是府城區裡除了美食與巷弄文化之外,另一個具觀光吸引力的寶庫。應將各寺廟齋堂的宗教藝術作品,按照不同主題分門別類,建置專題資料庫,以及利用APP導覽地圖、線上即時影音解說輔助,將探訪宗教藝術之美做為臺南宗教觀光產業的明日之星。
轉型傳統宗教工藝
近數十年來,受到大量中國低價劣質品的競爭,臺南宗教傳統工藝,例如雕刻、刺繡(繡莊)、金工、糊紙、交趾燒、廟宇建築等產業,走過一段相當漫長的黑暗期。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在低價劣品的襯托之下,更加凸顯臺灣傳統工藝作品的藝術與收藏價值。除了要鼓勵臺南傳統工藝師傅作品題材多元化,更貼近一般民間需求,做為典藏、裝飾。另一方面,市府要定期舉辦傳統工藝展覽、作品公開徵件,頒發獎項,鼓勵更多的工藝達人投入、與國際藝術經紀公司的合作等等。將脫胎於宗教用途的傳統工藝品,型塑臺灣府城的創新品牌,迎向世界,擴展東方傳統工藝作品的國際市場,再現府城榮耀。
輸出藝陣表演團體文化
臺南傳統藝閣陣頭文化的國際輸出早已享有盛名,1982年府城南管南聲社就受邀到法國巴黎表演。近年來,臺南的家將團、三太子、跳鼓陣等等傳統藝陣,更是擔任文化觀光大使的最佳代言人,也是宣傳臺灣觀光或宣慰僑胞的常客。臺南不但因為經年性有豐富的廟會活動,而保存最多數量的傳統藝陣團體。市內各個中小學也多有傳統藝陣社團,甚至許多社區也自組陣頭,全庄頭男女老少投入,讓這些在地特色的民俗表演藝術傳承不墜。市府日後將以臺灣傳統文化輸出為目標,輔導重點團體,強化國際宣傳。
分析的挺有理,台南的文化產業絕對是不可小覷,大家覺得呢?
附上網址https://hsu-chung-hsin.com/%E8%87%BA%E5%8D%97%E5%AE%97%E6%95%99%E4%B9%8B%E8%A7%80%E5%85%89%E8%88%87%E7%94%A2%E6%A5%AD%E5%83%B9%E5%80%BC%E6%96%B0%E8%81%9E%E7%A8%BF12/
住在附近的居民大概都敢怒不敢言,這些廟宇大都在當地有長遠的歷史,就算違法,警察也不敢惹.
台南(甚至南部)發展不起來,廟宇結合地方勢力的破壞力"功不可沒"
埋冤國有35%低智失憶並集體罹患重度"失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選民,投票率87%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