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相似經驗,看「軍改處分書的錯誤問題」

這一篇,我想針對之前的文章「這二十年,我看見的台灣」,
做第1點「錢被火速處理,資料還錯,你還會相信對方?」的深入討論。

本篇我不是要討論軍公教勞改的相關法條,規則,計算或該不該改的議題上,
因為在下沒有這相關的知識,所以無權置喙對錯或發表意見,
不過我可以針對「電腦程式處理軍改處分書和寄送問題」這小事情上,
做類似經驗的分享。

我過去經驗,曾有幸服務大家,參與中華民國其中一項重要稅收的程式撰寫,
這稅是每一年都會課的,
那時團隊負責這個稅,我是負責核心的算錢核稅和給郵局部分
必須先看法規,清楚規則算法後,再盡量想每人可能的情況後,
才能著手開始開發程式。
對規則有疑問時,就需時時和相關承辦人員討論,調整程式,
接著必須要跟郵局討論好資料格式,才能交給郵局套印寄送。

因我能力普普,此塊重要功能流程,共花了近3個月
其中包含大量的反覆稅額比對、資料驗證、程式修正等過程,
要正式課稅前一月,我們相關工作人員幾乎多在加班,
包含主管級長官也會關切,大家嚴陣以待,
近千萬筆民眾資料做試算,隨機挑錄驗算和比對是必要的,
程式撰寫是小事,反覆驗證和舊資料比對是最需勞心費時的。
最後要交給郵局的資料檔,我們也會在簡單檢視一次,
結果我們順利通過,將工作完成。

這項工程是公司團隊和府方承辦共同努力完成的,
民眾有問題也只是零星少數"錢算錯"而已,
這是我的過去經驗。

以我類似經驗看「軍改處分書的錯誤問題」,
法案"2018/06/20"三讀通過,"2018/07/01"郵局開始寄送,
只有"10天"可以準備,又或其實更早前就可"私下"開始著手開發,只是我無從得知,
雖是20萬筆資料要處理,規模不像我們近千萬筆資料,
但是我相信相關的熟悉法規,程式開發,反覆驗證,還是必須要走的過程
老實說,短時間內要能"正確完成",以我角度看,真的是很難。

目前官方要調查看是"電腦"或是"人為"問題,
我見解是不管哪一個,問題絕對是出在"準備時間太短、太倉促",
相關工作人員都很辛苦,壓力絕對比我們那時都還要大,
所以請執政單位,放過相關的基層工作人員,他們不管怎樣都沒有錯。


--------------------------------------------


  軍方單位工程師、軍方相關承辦人員、郵局工程師和郵差前輩們
  您們都辛苦了

--------------------------------------------


我自認能力平庸,我相信版上能力比我好的先進前輩多的是,
以上,是在下以自身過去經驗,分享對「軍改處分書的錯誤問題」的看法,
若我的論述中有不客觀或是錯誤的觀點,還請您指點
2018-07-17 18:28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