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繼谷歌智慧台灣計畫後,微軟全台第一間AI體驗中心啟用

AI人工智慧掀起新一波工業革命,淘汰許多可由機器代勞的職務,佔台灣GDP總額逾1成的竹科也步上以AI引領軟硬體整合的轉型之路,不少企業紛紛跟進想要發展AI領域,卻面臨人才難尋的困境。中華大學與台灣微軟公司攜手成立,全台灣第一間AI+體驗中心今天在中華大學落成啟用。

繼谷歌智慧台灣計畫後,微軟全台第一間AI體驗中心啟用

中心打造智慧門禁、智慧飯店、智慧零售、智慧建築等情境體驗,並將AI與各學院專業結合,打造應用場域及客製實作練習,培養AI+人才。

AI+體驗中心空間規劃為「AI訓練教室」和「五大學院教學體驗展示區」兩大區塊。在「AI訓練教室」裡,透過微軟Azure Machine Learning Studio,學生在課堂上組成學習小組,將原始資料輸入Azure平台建置模型中,就能夠建立出符合需求的預測模型、自製企業級AI應用;「五大學院教學體驗展示區」則透過微軟開放人工智慧五大API串聯「人臉辨識」、「機器學習」及「對話機器人」三大AI主軸。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表示,自107學年度起,學校已規劃開設相關課程,包含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智慧製造、智慧物流、智慧觀光與AI應用以及非破壞檢測科技等。也將成立跨域的AI應用課程模組開發團隊,協助各學院學生克服各種AI應用技術上的問題。

校方也推動「以資訊為核心(Info X)」教學,透過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程式讀寫能力,全台灣第一間AI+體驗中心,也將全球最新的AI應用帶進校園,讓學生瞭解AI人工智慧於各項專業領域的應用,提供學生不同情境學習空間,同時具備勇有一定水準的AI人工智慧應用能力。

全球AI人才嚴重短缺,為解決國內企業未來3年內,需要超過1萬5000名AI人才的困境,台灣微軟公司總經理孫基康指出,AI時代來臨,全球各產業皆積極投入AI與數位轉型,進而創新商業模式。微軟對台灣學生的整合型邏輯思維、產業洞察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意與學習能力深具信心;這次與中華大學共造的AI+體驗中心,期待藉由體驗、學習與實作,啟迪學生對於科技的無限想像,創新AI落地應用。

===================
現在的科技翻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前幾年才在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緊接著
Google啟動智慧台灣計畫 今年要培育出超過5000位AI人才

現在微軟在台灣又和中華大學合作開辦AI教室

我想這對學生是好事, 對於我們未來的生活則更加便利
2018-06-28 10:21 發佈
buyka73 wrote:
AI人工智慧掀起新...(恕刪)


做公關用的...

想當年本魯也是任職某某外商在台灣成立的實驗室, 政府相對應也成立了對口的某實驗室. 還好我是外商那邊的, 幾年前政府那個對口單位早就全部解散了...

smallbeetw wrote:
做公關用的... ...(恕刪)


哈哈 幸好你是外商的
不過相對於政府的 我還是比較相信民間的單位

昨天看到網路笑話
齊天大聖為什麼可以大鬧天庭=因為天庭官員都是吃公家飯的, 應付應付就好
齊天大聖為什麼打民間妖怪都要另請神明幫助=因為那些妖怪都是出來創業的, 會拿命來拚

buyka73 wrote:
哈哈 幸好你是外
...
昨天看到網路笑話
齊天大聖為什麼可以大鬧天庭=因為天庭官員都是吃公家飯的, 應付應付就好
齊天大聖為什麼打民間妖怪都要另請神明幫助=因為那些妖怪都是出來創業的, 會拿命來拚(恕刪)


這滿有趣也貼切...
關於AI這一塊,台灣擅長的一職都是伺服器硬體生產,周邊零件生產(鏡頭,晶片)

真正在開發AI軟體的人才真的很缺.....

而且跟中國印度美國有拉開的趨勢
stephen yen wrote:
關於AI這一塊,台灣擅長的一職都是伺服器硬體生產,周邊零件生產(鏡頭,晶片)

真正在開發AI軟體的人才真的很缺.....

而且跟中國印度美國有拉開的趨勢...(恕刪)


AI 晶片的設計和運行是需要大數據餵養的, 看 Intel 新規劃的技術領域就知道了, data center 是 AI 的基礎建設. 台灣從基礎建設軟體(compiler, OS, database, middleware...), 到雲端世代的虛擬機技術, 這將近二三十年軟體工業的發展完全沒跟上...

加上本來市場就小, 沒什麼真正的大數據可以應用和鍛鍊, 自己又很愛用國外的各種閉源軟體, 根本就沒救了...

反正, 最後台灣就是剩下 IC "製造". 其他就不要多想了...
smallbeetw wrote:
AI 晶片的設計和...(恕刪)


這些 AI 真能搞出什麼名堂來?

我也是寫程式的,還主要在用程式抓網路資料,但還是一頭霧煞煞!

jeel54321 wrote:
這些 AI 真能搞...(恕刪)


我是做和 data center 軟體相關的, AI 只是稍有知道, 也有可能我的理解有誤, 請專門搞 AI 模型的人不吝指正...

現在大家看的最大也是最可能的應用是自駕車, 就是用光達辨識路上的東西, 辨識哪個是車哪個是人哪些是交通號誌, 距離多遠...

就我個人的理解, AI 是兩層的類神經網路. 在開發時期一層AI類神經網路模型就是一直用 data center 的資料餵給他(餵之前資料要去蕪存菁...這是大數據工程師要做的事), 不斷用大數據中的各種資料反覆鍛鍊並完善這個模型.

當第一層的模型可以處理大多數 data center 餵進去的資料之後, 接下來佈署這個模型到個體設備(每台車子, 手機...), 這個被佈署的AI模型就是第2層. 然後車子上路去面對真實的狀況, 這時候被佈署的個別AI模型也會被實際狀況的資料鍛鍊. 然後想辦法把個別 AI 模型的鍛鍊結果回饋到第一層... 一直反覆, 直到AI模型到達可以實際使用的水準...

AI工程師就是要會做那個模型出來...
給中國培養AI人才嗎
buyka73 wrote:
AI人工智慧掀起新...(恕刪)
落爪印 wrote:
給中國培養AI人才...(恕刪)


如果是一個精益求精的工程師, 走向大市場是其必然, 因為人家有收集好的大數據可以用...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