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用公費開發卻圖利廠商的花博,應拒絕參觀
-------------------------------------------------------
台中市政府舉辦2018世界花博,委由三立公司負責門票銷售,但售票抽傭比率過高,引發疑義,國民黨議員李中12日指出,市府給三立公司高達65.71%的抽傭比率,售出一張門票350元廠商就可抽成230元,與目前兩廳院售票的抽成比率5%相比,顯見不尋常,質疑市府變相酬庸。
負責售票業務的市府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廠商已於3月31日售票超過30萬張,截至目前為止共銷售31萬8250張,而由於花博票價從135元到350元不等,因此廠商售出每票須繳回120元並售票200萬張以上,確保市府收入,相關規定在招標前就已公開,一切透明,並無所謂酬庸。
李中在花博會工作進度專案小組會議中質疑,市府委外的門票銷售廠商抽傭比率過高,他表示,兩廳院售票或寬宏售票等業者售出票卷後,每張抽成比率約在5%,國家戲劇院一個場次最多銷售1500張票,市府號稱花博預估達800萬參觀人次,每張350元的門票三立公司竟然可以抽230元,非常不合理。
李中批評,市府不僅要花3億8千2百多萬元請沒有經驗的三立電視公司建置門票系統,還讓三立可以從門票銷售進行高比率抽成,另外,門票銷售不力的違約罰則竟只占總得標金額的0.5%,票賣不好廠商責任輕,票賣得好還可以高抽成,簡直是變相酬庸。
議員楊正中也指出,花博門票的銷售金流不明,自1月8日正式開始售票迄今,門票收入有沒有入市庫?還是讓廠商運用?市府未能清楚交代,呼籲市府應拿出市庫帳號的入帳明細供台中市民檢驗。
實際上買票的人,應該大部分都不是用全票票價下去買票。記得台北花博,也都是如此。
票面價350。現在,今天,隨便那個人買早鳥票,只要200。
因此買早鳥票的一張三立公司收入80元,而非230,這是4倍差距。
依照經驗,正式售票期間,多數人是以半價優惠票進場,比方學生,老人,持公共運輸票, 還有旅行社團票等,
臺北花博最後算出來是159,台中花博估146,平均每人入場,三立分得26元。
因此每張獲利並非所稱那麼高。
李中當議員應該很清楚這種發包機制,
這不能稱之酬庸,這是外行話,
臺灣現在的政府採購法,要在採購上動手腳,並不容易,
實際公務員就知道,
如果真的很甜,會有一堆人搶標。
三立除了票務系統成本外,
如果賣出199萬張票,千分之五的違約金是大概150萬(146*2000000*0.005)
收入是199萬*26=2500萬,扣除人事,設備跟風險,利潤其實還好而已,
除非到時候爆量一千萬人參觀,不然要在門票銷售上賺大錢,並不容易。
所以問題是,台中花博會有很多人去看嗎?我不知道。
------------
我發現的問題是,投入將近50億,雖然有部分是拿去修文資,
但如果進場只有200萬,政府只能收回2億4千萬。
1000萬人進場,也只能收到12億,就算銷售其他東西還有賺,
可是整體投入跟產出,有點不成比例。當年臺北花博我也是這樣認為,
現在就看辦出來的結果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