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故事中
有一位很有名的「帶頭大哥」
台灣教育界
原來也有一位「帶頭大哥」
而且
大哥背後,極可能還有一位「帶頭大姐」
自由?民主?台灣的驕傲?

----------------------------------------
我跑教育新聞很多年,認識管中閔這號人物,就跟多數讀者一樣,僅止於「爺們」的印象、自恃甚高的知識份子。直到台大校長遴要開始暖身了,有一場研討會(主題忘了,大概很芭樂),李遠哲會出席。我請同事到現場,研討會新聞不必發,倒是可以堵訪李遠哲,問他對台大校長遴選的期待與看法。
同事回報我一件事:「彩鸝姊,我都還沒開口問問題,李遠哲就說,他不是黑道大哥,真奇怪!」那是去年10月22日,台大八位候選人名單已出爐,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是候選人之一,外傳周是李遠哲的「愛徒」,李看到媒體記者時,主動撇清他與周的關係,留下「難道我是黑道大哥嗎?」這句名言。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771600 )
李遠哲幹麻此地無銀三百兩?我敏感嗅出其中不尋常訊息。於是我著手研究台大的遴選制度,遴選委員會扮演關鍵角色,我查了台大相關遴選辦法、校務會議的投票單及票數,因為要選出涵蓋校內不同單位、校外公正人士代表,因此台大遴委產生及投票方式相當複雜。弄清楚之後,我發現一個不尋常訊息,那就是廖俊智有兩次被圈選的機會,另外,包括遴委和候選人,都有中研院的色彩。
很多人都認為,台大教授本就有很多中研院院士,因此不足為奇。沒錯,但正因為李遠哲不惜以「黑道大哥」類比,急於撇清他跟周美吟的關係,加上廖俊智以「雙重保險」方式,遴委一職似乎志在必得,我更加懷疑,中研院對這次台大遴選「來勢洶洶」。
於是我規畫了一整套台大校長遴選話題,從中研院色彩濃厚,到現有校長遴選制度不易打國際盃,登聯晚一、三版。(請大家看版面,我在跟編輯討論照片和標題的人物選擇上,都有所思考)。這次報導,讓台大內部開始有人覺察到「原來如此~」。
聯合晚報是國內媒體最先高度關注台大校長遴選報導,因為規畫當選人出爐後的版面,我花了一些時間去看幾位候選人的政見發表影帶。若排除印象分數,高下立判。有的人會依賴文稿資料,有的治校理念在我聽來,就是泛泛之論,其中有一位,我甚至覺得連高中校長的格局都不如。
但管中閔不論是願景、策略、方針都能侃侃而談,做足了要帶領台大往前進的準備。
投票當天,我押了兩支牌,請同事先跟對方約好,投票結果出爐可以接受聯晚訪問。一支牌堵李遠哲的「中研院牌」,另一支牌堵管中閔。同事向我回報聯絡結果,「中研院牌」接到電話一口就打應,但管中閔卻說,要等結果出來、教育部宣布核聘後再受訪。
同事仍很鍥而不捨地向管中閔提出專訪計畫,聯晚也成功專訪了管中閔。但隔天,自由日報就大篇幅報導「獨董事件」,接下來民進黨、時代力量以預算決議書要脅,令教育部暫停核發管中閔聘書,再接下來的學倫爭議、赴中違法兼職等指控,排山倒海而來….,民進黨政府在折損一位教育部長後,仍繼續追殺,甚至把吳茂昆從土耳其急速召回當劊子手,不拔管絕不甘休。
外界對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從「卡管」時期的冷眼旁觀、匿名批評,到終於「拔管」了,才看清民進黨政治追殺的真面目,也才從寒蟬效應中驚醒。國立大學校長協進會在沈默了三個多月後,不再私下膺,今晚終於發表共同聲明,呼籲政府不應干預大學自主。
這份短短的聲明,字字難寫,簽名得之不易。一位校長在電話裡跟我談起過程時,忍不住哽咽,激動地說,難怪外界會說台灣只剩下「教育部大學」,曾幾何時,大學校長變成被看不起的一群…….
跑教育新聞多年下來,我見過很多校長,我心中對什麼是好校長,心中自有一把尺。我與管中閔只有一面之緣,但從卡管到拔管,我要很明確的說,如果管中閔耍「爺們」個性,不跟你玩下去,台大重啟遴選時,不必擔心,一定會有人要來參選,選出來的校長,他的實質頭銜就是「民進黨教育部附屬學校校長」,在台灣,「大學」這個名號,已經隨著管中閔退場,就被「現代秦檜」吳茂昆給斬立決了。
台大遴選委員會接下來的角色,已不只是遴選校長的組織,更肩負「對抗政治惡勢力屠殺大學自主」的歷史責任。絕對不能隨著吳茂昆所屬的教育部起舞,回到八個候選人資格審查重啟遴選,這就著了背後那隻更巨大黑手的道兒了。
為什麼教育部不是訴諸這次遴選無效、要求打掉重來?而要求台大重新走一遍遴選程序?因為高層矚意的人選,就在原來候選人的名單中。
為了徹底消滅敵人,確保國王的人馬可以安全上壘,於是教育部在其「拔管宣言」(新聞稿加附件)中,又安插了一個忍者殺手---記者會上話只講一半「管中閔可以再參加遴選」,另一半話故意隱誨不說,魔鬼藏在附件二第13頁的最後一句,那句話翻成更白話的意思是,「如果當選人仍是管中閔,教育部依舊要拔管」。
拔管後,王汎森和吳誠文宣布不再參加遴選,令我敬佩。大家不妨用刪去法,誰是國王的人馬,就呼之欲出了。
於是,我敢斷言,挺管中閔當台大校長,才是確保台大不淪為教育部附屬學校的唯一選擇。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如果聽從教育部要求,重新進行投票,那就等同棄守大學自主,任由政治勢力假行政監督之名,把台大視為囊中物、咀上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