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408295
頂新製油公司涉嫌從越南進口「飼料油」,來台製成香豬油賣給國人食用,彰化地檢署起訴前董事長魏應充等6人涉嫌詐欺、違反食安法等罪求處最重30年徒刑,一審彰化地院排除來自越南所有公文文件證據能力,全部判無罪,檢方上訴,台中高分院今判魏應衝得易科罰金6年、不得易科9年;陳茂嘉得易科罰金5年、不得易科6年6月;楊振益得易科罰金1年6月、不得易科7年;常梅峰得易科罰金3年,不得易科5年6月,頂新公司罰金2億5000萬元,其餘曾啟明、蔡俊勇無罪。
台中高分院合議庭指出,食安法的相關規範包括產品及原料,且同法49條摻偽假冒採抽象危險犯,合議庭認定越南大幸福的原料油,欠缺可供人食用品質,其酸價過高、含鉛量太高等皆對人體有害,雖然拿出當地檢驗證明,但還不足以證明可供人食用,因此改判。
103年9月強冠餿水油案爆發後,司法機關追查各地回收油流向,而彰檢因頂新在102年的大統混油案中有逃漏稅犯行(魏應充被判3年,得易科罰金328萬5000元),同時調查頂新油品原料來源。103年10月9日衛福部接獲外交部轉來越南工商部的公函,指稱頂新向越南大幸福公司採購的豬油,是不人工人食用的「飼料油」!
檢方拿到公文,迅速展開調查20天後即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起訴魏等6人涉犯詐欺取財、加重詐欺取財、製造販賣陳列妨害飲食衛生食品、行使登載不實文書罪等5罪。
104年11月27日彰化地院審判長吳永梁從油品酸價、總極化合物等,說明檢方未提出具體事證,證明可能有未經檢疫流程的非健康豬隻成為原料來源,或是成為足以妨害衛生製造過程所製造的油品,至於來自越南官方文書資料,難以驗證為真,應無證據能力,被告等犯罪無法證明,判決無罪。
一審判魏應充等人無罪,引起全國譁然,彰檢經過數日研究,以厚達145頁上訴書,提出上訴。彰檢並舉行記者會,提出法官9大違誤。包括頂新上游大幸福公司為飼料商、販賣飼料油,其油酸價過高、含重金屬等都是證據,法官均未採信,卻反指檢方未盡舉證責任!
而魏應充是頂新製油兼味全食品董事長魏身分,味全食品被控使用大統長基劣油攙混為原料純油,另以低價油冒充配方調合油販售,台北地院105年3月依詐欺取財等罪判4年徒刑;魏不服上訴,二審智財法院106年4月27日改判2年,全案定讞,106年7月28日魏發監執行,目前在八德外獄監。
大家覺得判這樣有符合期待嗎?我自己是覺得尚可接受
犬句月退 wrote:
http://news...(恕刪)
[大家覺得判這樣有符合期待嗎?我自己是覺得尚可接受]
以後判刑就公投,這樣就符合多數人期待

~~~~~~~~~~~~~~~~~~~~~~~~~~~~~~~~~~~~~~~~~~~
104年11月27日彰化地院審判長吳永梁從油品酸價、總極化合物等,說明檢方未提出具體事證,證明可能有未經檢疫流程的非健康豬隻成為原料來源,或是成為足以妨害衛生製造過程所製造的油品,至於來自越南官方文書資料,難以驗證為真,應無證據能力,被告等犯罪無法證明,判決無罪。
~~~~~~~~~~~~~~~~~~~~~~~~~~~~~~~~~~~~~~~~~~~
之前判無罪的理由如上
新聞未寫判決有罪理由?
09 四月 2018/0 Comment
文/法操司想傳媒
通常檢察官起訴後,審理期間會針對起訴法條由檢辯雙方進行攻防。但實務上可不可以在審理期間變更起訴法條呢?
頂新越南油案二審將於2018年4月27日宣判,但其實在2017年12月的最後言詞辯論開庭時,除了日以繼夜的審理外,法院也在最後階段,為所有被告投下一個極大的震撼彈。審判長當庭諭知本件除了食安法第49條第2項的故意犯外,被告們可能也會涉犯同條第4項本罪的過失犯。
面對審判長這樣的決定,所有辯護人都一致認為對被告造成突襲!但在基礎社會事實沒有變更的狀況下,變更起訴法條到底可不可以呢?為什麼在基礎事實相同的狀況下,辯護人要有這麼大的反應呢?
法官可以「變更起訴法條」嗎?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00條的規定,在審判的時候,法官可以就起訴的犯罪事實,變更檢察官的起訴法條。由於訴訟的過程,是浮動的狀態,訴訟進行到不同階段,本來就有發現不同事實的可能。在實務上與學說上法官的確可以在不變更檢察官起訴事實時,變更起訴法條的。
變更起訴法條在實務上也相當常見。但除了與檢察官起訴事實相同的狀況下,還需要注意被告防禦權的行使,這樣才能落實憲法給予人民的訴訟權保障。所以變更起訴法條合不合理,除了看有無變動原起訴事實外,還要給予被告與辯護人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以擬定訴訟策略,確保被告的防禦權和辯護權。
頂新案被告們的訴訟權有被保障嗎?
當時在頂新案辯護人嚴正的抗議下,三位合議庭的法官進入評議室進行短暫的討論後,認為他們所增加的食安法第49條第4項僅是為了程序的完備,並不是已經認定被告有過失的罪嫌。另外就可能涉及過失犯行的部分,也給予額外的言詞辯論時間。
但值得注意的是,法官諭知變更起訴法條的時間,是在已經連續開庭的第4天最後一刻。能夠針對法官新諭知的法條內容進行討論,只剩下當日的晚間至隔日的清晨,第5天的審判期日,仍然如常在早上9點30分進行。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要被告與辯護律師進行從未討論過的犯罪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給予的言詞辯論時間,是否只是空有形式呢?
明明沒有改變犯罪事實,辯護人是在激動什麼?
在審理過程中,審判長一再強調,並沒有改變檢察官所認定的社會基礎事實,只是因為辯護人一直強調被告們沒有故意,所以在法規有規範過失犯的狀況下,提醒辯護人們要針對此作辯論。乍看之下,法官只是多增加了過失行為的法條,但其實故意行為和過失行為的辯論方向是非常不同的。
刑法上的故意分成兩種,一是「直接故意」,指的是行為人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者;另外則是「間接故意」,指的是可以預見行為的發生,而發生不違背本意。而過失也分成兩種,一是有「認識的過失」,指的是雖然預見其能發生,但確信其不會發生者;二是「無認識的過失」,指的是依照一般情節,應注意,能注意但未注意者。
在審理中,審判長沒有對本案的過失行為有任何限縮,但在辯護人嚴正抗議後,審判長將被告的過失行為特定在「有無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的情形,以至於有食安法第49條第4項所規定的攙偽假冒之情形」。
從一審到二審的最後階段,都不曾討論過過失行為,辯護人及檢察官都在針對故意行為進行辯論,就連檢察官在最後論告的時候,也強調被告們並沒有過失行為。究竟什麼是應注意能注意的事項,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這些是需要檢辯雙方去攻防跟舉證的。在從未討論過的行為下,只給如此短暫的時間,辯護人會如此激動,也是情有可原的!
另外,本案如果審判長沒有諭知增加食安法第49條第4項的法條,似乎也沒有程序不完備的問題,這樣匆匆的諭知,造成對被告的突襲。若真的以過失犯進行論罪科刑,被告反而可能可以依據刑事訟訟法第380條,顯然影響判決為由上訴第三審。
頂新越南油案,即將於2018年4月27日宣判,這次宣判備受各界關注,因為頂新越南油案,在一審彰化地方法院獲得全數無罪的判決。究竟審判長諭知的過失行為,究竟會不會影響判決,仍需靜候台中高分院的判決,屆時《法操》將為您帶來進一步的分析!
============================================================
上面一大段可能大家懶得看,簡單描述一下
今天你被檢察官控述強姦一頭母豬
檢察官跟律師都在討論你到底有沒有強姦一頭母豬
法官卻在審理到快結束的時候,告訴檢察官跟律師,
你既然可能強姦一頭母豬,那天豬圈裡還有一隻母狗在看門,我們也不能排除你有強姦母狗的事實
所以,檢察官跟律師明天也要針對你有沒有強姦母狗討論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