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李艷秋:從管中閔事件看民進黨的恐懼

最新消息民進黨已撤案



李艷秋:從管中閔事件看民進黨的恐懼

2018-01-27 14:37聯合報 記者鄭媁╱即時報導

台大準校長管中閔接連傳出遴選、論文等爭議,民進黨立院黨團日前在總預算案協商時提出主決議,要「教育部應要求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釐清疑義,否則不得進行後續聘任作業」,引發國民黨質疑政治力介入校園。資深媒體人李艷秋在臉書表示,有很奇怪嗎?這不就是民進黨內一群禿鷹的特質嗎?立法院、監察院、教育部同時發動攻勢,出招綿密,環環緊扣,只是為了伸手進台大這麼單純嗎?
李艷秋指出,參加校長遴選的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是院長廖俊智的副手,廖院長同時也是校長遴選委員,如果這次是周美吟當選,請問民進黨會不會以利益迴避為由,要求周美吟不得上仼?答案很清楚,不是嗎?

她也說,整個事件顯露的事實是,一、綠營要的台大校長人選都沒選上,李遠哲勢力在台大遭到大挫敗。二、在所有候選人中,民進黨最不希望當選的人就是管中閔,結果竟然事與願違;如果模摸鼻子認了,太違背民進黨黨性。三、討厭管中閔是因為他是馬政府的官、正藍旗、外省豬、且竟然有其它候選人缺乏的個人魅力,將來很可能真的翻轉台大,平白送藍營一個政治明星。四、台大雖不是民進黨的附隨組織,但向來與民進黨聲息相通,在多方佈局下,校長人選應該十拿九穏,沒想到竟然遴選出不被看好的管中閔,更嚴重的是,這可能是水壩上的破口,不堵住就有決堤的可能。

李艷秋認為,從管中閔一路過關當選校長,微妙的反應出社會氛圍和民心的變化,風向在變、人民的認知在變。台大排名不斷落後,促使遴選委員丟開顔色,專注於選一個能帶領台大重回資優班的校長。於是這所龍頭大學成了風向球,昭告一個變局的開始。民進黨大動作防堵,其實就是看到了這後面各行業、各領域可能會出現連鎖性的「排綠」行動,這樣的恐懼,造成民進黨的焦慮,進而不擇手段、不顧觀膽要讓管中閔在校門口止步。

現在調查告一段落,李艷秋諷刺,你認為教育部會立刻同意管中閔上任?太天真了。教育部長何許人?就是杜正勝和荘國榮的接班人啊!也就是遵從上意,找學生當課綱委員,硬是把定案的文言白話比例翻案,促轉條例一通過,立即跳出來通令有中正字號的學校改名的部長潘文忠,「他可是使命必達呢!這麼重要的案子不拼出成績,教育部長羞死了!」

李艷秋也說,好好記住發起「卡管」的委員大名,還有那位不好好控管公司,用過期原料餵台灣人,卻擔任民進黨鐵衣衛的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如果社會大眾再一次姑息,正義公道就更加沈淪。並在臉書標註:要求教育部立即通過台大校長管中閔的聘任案+1、立委柯建銘、張廖萬堅、何欣純、陳亭妃、劉櫂豪立即道歉+1、義美高志明道歉+1。
2018-01-28 9:11 發佈
yyddd wrote:
最新消息民進黨已撤案...(恕刪)

當初只能說某些人抹黑的功力超強
"爺們"就是大老粗用來自稱的
反而是市井小民在用的 可以被鋪天蓋地抹成高高在上的大老爺
實在是厲害


難道某些人自己面對大陸用語
就把對方當大老爺,矮了一截?
yyddd wrote:
立委柯建銘、張廖萬堅、何欣純、陳亭妃、劉櫂豪立即道歉
道歉不可能也沒有必要。
只希望有人把他們發表的論文看一看,
看有沒有抄襲就可以了。
如果有抄襲,記得追回他們的學位。
最近還有那些國立大學的校長要換人,綠色的手又會伸多長,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01newbie wrote:
道歉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恕刪)
台灣誹謗成本一直都很低,這次利用司法行使誹謗很成功,耗費當了時人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刷新了存在感,釋放了不是冥菌黨的都給我注意點的訊息,不用負責😂
雖然這次管爺過關了,
但後面校長室可不好待吧?
覺青睡那麼久了也腰痠背痛
,等過完年春暖花開時,應該又會出來活動筋骨了!
包圍校長室的戲碼會不會出現呢?我蠻期待的!
其實這些政黨心中根本沒民主,認為只要能操控媒體,民主只是隨附產物

但這次玩得太過頭

用鬥臭的方式弄掉不喜歡的人,看大陸文革的書講文革時也常玩,玩多了大家就看透又是這把戲,漸漸就失去效果
別人叫威權
自己叫轉型

別人叫政黨軍介入
自己叫轉型正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