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無意挑起兩岸同胞間的仇恨!
907事件,又稱907慘案、閩平漁5540號事件,是指1990年7月間中華民國軍警以“越界偷渡”為由逮捕並虐待行經臺灣海峽的大陸漁船上76名漁民的事件。整起事件共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傷或失蹤,另有29人生還。
該起事件導致中國大陸輿論嘩然,對海峽兩岸關系產生巨大沖擊。大陸民眾和媒體對臺灣軍方反人道的扣押驅逐方式和中華民國政府對此事件的態度產生了普遍不滿和反感。並導致兩岸紅十字會簽署《金門協定》以保證雙方人員移交的安全。
1990年7月21日,26名福建漁民乘坐“閩平漁5540號”漁船到臺灣海峽與臺灣漁民做小商品貿易活動,臺灣軍警當作“偷渡客”於臺灣海峽海上抓獲。
1990年7月21日下午14時許,中華民國軍警在宜蘭縣澳底,將63名漁民關進空間為2.8平方米至5.8平方米不等的四個船艙內,並命令13名船工用六寸長的全新圓釘將船艙頂蓋釘死,然後令該船漂回福建沿岸,當晚便有第七艙的艙蓋被打開,而第五、六艙由於船艙空間狹小,缺氧缺水且悶熱異常,其中兩個船艙關押的35名漁民中,有25人相續被悶死,1名陷入昏迷狀態。
唯壹幸存者林裏城事後稱,“他們是被臺灣軍警用壹寸多寬的透明膠紙綁住雙手,壹群全副武裝的臺灣軍警用木棒把我們壹個個硬趕下艙,壹個身背沖鋒槍的臺灣軍警,拿來壹大包嶄新的鐵釘,強令船工把艙蓋釘死。”林裏誠還回憶道,“我們這麽多人硬擠在壹個小艙內,不到壹個小時就口幹舌燥,心如火燎,直感到人象要被悶死壹樣,雖然張大嘴巴拼命呼吸,仍是胸悶氣短。為了活命我們曾拼命呼救,後又想用頭頂開艙蓋,有的用手拼命摳,但頂破了頭,摳斷了指甲,仍然無濟於事,船行了壹段時間後,我眼睜睜地看著壹個60多歲的老人首先倒下去,接著又有其他人倒下。起初,我雖然僥幸地靠船艙隔板上壹條小縫透進的壹點空氣勉強呼吸,但過不多久,我也什麽都不知道了。”
1990年7月22日清晨,福建平潭縣澳前鎮光裕村漁民發現擱淺的“閩平漁5540號”漁船,撬開壹塊木板後,發現其中有數具屍體,立即報警。平潭縣公安局在接到報案後迅速派出警察趕到現場,但由於中華民國軍警將船艙木板釘得極牢,在場公安人員用扳手、木棍等工具足足撬了半個多小時才打開第五、六號船艙,發現了兩個船艙中的25具屍體,並將昏迷的幸存者緊急送往醫院搶救。而釘得尚不嚴密的另兩艙的28名漁民則被警察解救,所幸無生命危險。
平潭縣公安局法醫經勘驗鑒定後認為,屍體無致命的暴力損傷痕跡,呈暗紫紅色的顯著屍斑。屍體顏面青紫腫脹,眼皮紅腫,眼瞼膜淤血或充血。由於屍體系被發現在狹小、高溫、濕度大、完全密封的船艙裏,因而法醫認定25名死者均系缺氧窒息死亡。
中國大陸輿論
中國大陸剛開始要求臺灣方面道歉並嚴懲兇手。中國紅十字會發表聲明表示,對於臺灣遣返偷渡客時發生撞船之不幸事件,深感遺憾,並以傳真信函致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請求提供此次撞船事件的相關資料,該會認為大陸方面始終希望我方在遣返偷渡客時,能確保大陸人民之安全,給予人道之待遇,不希望因此而影響兩岸關系的和諧發展。時任平潭縣縣長林文寶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海峽兩岸人民是骨肉同胞,同胞之間應當相互來往,我們對臺灣同胞向來是以禮相待,對他們的困難我們都盡力相助。但大陸到臺灣的人卻受到如此極不人道的對待,這實在令人憤慨。臺灣當局必須嚴懲肇事者,認真處理好善後事宜,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中國大陸官方報紙《人民日報》連續數日發表文章譴責臺灣方面,要求嚴懲肇事者。但兩項要求均為臺灣方面所拒絕。
事後,由於大陸當局考慮到“統戰”,並且避免在大陸人民中引發對臺灣人的仇恨,這壹事件在以後甚少廣泛提及。
大陸民主黨派民革中央曾刊文表示“閩平漁事件”的兇手是“荷槍實彈、全副武裝,背後有臺灣國民黨政府撐腰打氣的軍人,他們受臺灣當局唆使,肆意拿我漁民出氣以發泄對大陸的不滿”。
臺灣輿論
事件發生後,臺灣輿論為之嘩然,中華民國派遣四名監委前往大陸調查。中華民國有關單位鑒於不久前之悶死事件,因此,於 8月13日,特別將大陸漁船“閩平漁5202號”裝載50名偷渡客後,在6位立委及新聞界的見證下,由中華民國海軍近岸偵巡船兩艘護航,自蘇澳啟航。豈料大陸漁船數度欲逃離控制,在基隆北方13海裏處,漁船突然大角度左轉,國軍海軍834號文山艦,除以信號燈照射及廣播警告外,立即左轉停航避讓,但艦首仍撞及漁船的左舷船中部位,漁船斷裂成兩截,雖經國軍海軍全力搜救,但僅救起29人,失蹤21人,頓時遣返大陸偷渡客,再度成為社會批評的焦點,鹹認應檢討改進遣返之方式,而中國大陸方面的反應,更是激烈,中國紅十字會還就此發表聲明表達不滿。
1990年8月15日,李登輝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稱,“臺灣民眾應理解國軍執行遣返大陸偷渡者的用意和執行任務的辛勞,給予他們所應得到的支持”。中華民國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在答記者問時,稱閩平漁5202號事件是大陸漁船自己撞到軍艦上的,因此不存在責任問題。郝柏村還另外表示,閩平漁5540號事件是“意外事故”,“就好象飛機也會因故掉下來壹樣”,臺灣各界“批評軍方太過苛求”,並肯定國軍“忍辱負重、負責盡職”的表現。
同日,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邵玉銘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發表正式聲明稱:兩次不幸事件“當然政府沒有責任”。他表示,執行遣返作業的國軍任勞任怨,遭到指責很不公平。並指新聞媒體應相信當局,不應再“小題大作”。臺灣官方的這壹態度引起大陸各界強烈不滿。
臺灣媒體出於種種考慮,當時沒有過多報道和渲染這壹事件,並壹度認為船員死亡是漁船內部幫派械鬥所致,以後也不再提及,與5年後千島湖事件中的表現大相徑庭。因此這壹事件在臺灣幾乎無人知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三七事件
雖然逝者已矣,但曾經的錯誤不該遺忘,尤其是如此惡劣。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