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羅斯高《農村兒童的發展怎樣影響未來中國》,你很難想像,現在中國還是那麼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EJ5aTPuZk&t=54s

放心,各位絕對不是第一個說:我又黑中國了,呵呵,不過參考看看吧!!

羅斯高:為什麼關心中國貧困農村63%沒上過高中的孩子?

羅斯高接受財新記者採訪對上述質疑作出獨家迴應。參會的各界人士就如何讓約20%的中國貧困兒童獲得高質量的早期教育進行了深入探討。羅斯高認為,貧困農村地區兒童早期養育和營養缺失,是中國最大的“看不見的問題”。羅斯高所帶領的團隊在中國開展的一系列研究展示出他的邏輯鏈條。早期發展的不平等將延續至其後學段,使貧困農村的部分孩子過早輟學,無緣高中,影響更深遠的出路,甚至阻礙中國的人力資本積累。

我在“一席”說了,這是中國最大的人們不知道的事,農村的發展能力特別差。在中等收入的國家,這個不重要,窮的家庭孩子生出來就是做農民。IQ是85,你可以做很好的農民,跟著牛走。20年前生出來,你可以做建築工,可以去富士康做蘋果手機的工人,一天做重複的勞動,IQ太高也不好,會忍受不了這種工作。
但是蘋果手機以後不在中國製造,低工資的產業全部要走。中國工人的工資越來越高,因為供給越來越少。退休的人比新進入的勞動力多,這是避免不了的。
中等收入的陷阱是十年、二十年以後的陷阱,中國要變成墨西哥嗎?中國是很像墨西哥。

60%的農村孩子是生病,要麼貧血,要麼近視沒有眼鏡,要麼肚子裡有蟲子,這些問題都是看不見的問題。(詳見財新報道《斯坦福研究:中國西部農村貧困地區嬰兒智力偏低》《貧血的嬰兒》《給農村孩子眼鏡》)

財新記者:但是你的演講中的63%的數據有人提出質疑。
羅斯高:北大謝宇教授等中國頂級學者的研究數據基本都支持在貧困農村地區只有1/3的農村學生能上到高中這一結論。

我們的另一個實驗是建立鄉村養育中心,我們選了100個村子,在50個村子建養育中心,用空的教學點或者閒置的村辦公室改建,裡面配置了玩具和書。我們請了一個管理員,是當地最能幹的媽媽,這個中心一個星期開6天,還有計生幹部給媽媽們培訓。不用入戶找人,星期三上課,媽媽們會到中心上課。



為什麼要這麼做,第一是提高效率,第二是奶奶把孩子帶來,孩子和孩子能玩,奶奶也能向其他人學習怎麼養孩子。
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在我們調研的村子裡有30%到35%的奶奶都有抑鬱症(詳見《【封面報道】她們為何抑鬱?》)。有的奶奶49歲,已經養了4個孩子,孩子生了孫子又給她養。


我希望大家開始討論這個,我完全同意大家懷疑結論。
中國目前有不少團隊在做這個事,我覺得政府應該做一個試點,看老百姓歡不歡迎,難不難,這是中國特色的。我希望他們這樣做,看看值不值得推廣。
衛計委的蔡建華是我們的合作伙伴,他的建議是如果國家花了GDP的0.1%,就能在30多萬個村子做好一個養育中心。第二年,這個0.1%就可以免費給他們提供服務。我覺得他們提這個問題是提得非常好。


羅斯高《農村兒童的發展怎樣影響未來中國》,你很難想像,現在中國還是那麼窮!
2017-10-11 12:35 發佈

scottching wrote:
https://www...(恕刪)


這看來是 30 年前的宣傳

Dwing wrote:
這看來是 30 年...(恕刪)


很遺憾,今年的演講,九月份的

国内农村穷的地方,穷得要死。这就是事实啊。
http://m.guancha.cn/guanshipinNew/2017_09_29_429230.shtml

農村真有63%的孩子沒上過高中?羅斯高教授其實是這麼說的

2017-09-29 09:38:07

前些日子,一篇《有63%的農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沒上過,怎麼辦》引爆中國網絡,農村教育現狀受到許多人的關注。今天,觀視頻工作室請來了這場演講的主講人羅斯高,當面講一講這三十年來他在研究中國農村教育過程中的所見所聞。

視頻無法播放請點擊這裡

62歲的斯科特·羅斯高(Scott Douglas Rozelle)是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所的教授,已從事了約30年中國農村研究,專注於農業經濟和農村發展。近十年來,羅斯高和中國合作夥伴組成的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關涉農村兒童發展的研究,並設計干預實驗以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以下文本為視頻字幕(略有修改):

這30年,我一直在進行中國發展方面的研究。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中國的農村還有人民公社,對不對?

十年以前,我經常跟政府的媒體或者就是有意向支持我們項目的人下去(農村)。那個時候,也就是2005年、2006年、2007年剛剛開始,中國這個農村學校非常普遍, 是土房,裡面黑黑的,三個孩子集中在一個桌子,沒書。可是沒書沒關係,因為沒老師。有老師,可是他是代課老師,已經兩三四五個月沒領到工資。真的,這個就是十幾年之前的事,現在呢?

現在特別特別難找出來這樣的學校。也有,不多。你隨便去找一個地方,現在蓋新的樓。2005年、2006年工資是歸中央財政抓緊的,不欠工資;2009年提高工資,現在跟公務員一樣。你知道,在陝西省,一個學區或者一個縣招一個新的老師,三個人申請,這三個人全部是大學生畢業的。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一系列的演講,就是有時候會說63%的農村孩子現在不上高中,沒有高中這個教育水平。有人提出來,不對,沒有我們說的這個教育水平那麼低。

我們用的數據是2010年的普查數據,第一, 中國最近二十年一直有這麼快的發展,就是每一年比前一年還高。所以推廣高中,最近二十年有非常大的貢獻。第二,這七年來也有進展,我們用的數據是2010年的,所以我想一部分的差距就在那裡。

現在,也就是2017年的農村教育,是不同的世界。

不管是什麼樣的數據——普查或者大學上的數據,或者官方報上的數據——有一點不一樣,可是我覺得基本上問題不是63%,或者50%,或者40%。

有兩個東西:第一,我覺得基本上所有的孩子應該在中國發展這個時候開始上高中;第二可能更重要,如果0到3歲,3到6歲小學,那個時候的學習質量提高,那到高中這個時候也可以學更好,也就把高中教育的質量水平提高。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讓所有的中國人有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水平、教育基礎,準備對以後中國發展有很好的貢獻。

還有一個,人家最近給我提的一個問題。他們說你是不是對農村媽媽的要求太高?我們知道,歷史上農村婦女的地位也不高——其實最近十年二十年,中國女人的地位已經提高很多,真的是提高很多。

我們去三百多個村子抽樣1800個媽媽跟奶奶還有孩子的(的家庭),40%(差不多800個戶)有兩個孩子,1000個只有一個孩子。800個有兩個孩子的人中,180個有兩個姑娘。我們問她們要不要再生?170(個家庭)說“NO,我不再生”。後來我問她們就有點逗:“婆婆要不要你再生?”要,基本上都要。“那你怎麼樣?”她說我不聽,兩個孩子真的是夠了,負擔已經很大。

她們說:“我們也聽說,肯定是聽電視或者親人,聽說現在女孩子照顧媽媽爸爸會比男孩還好,所以我們有兩個女孩就更好。”然後,這裡另外一個就說:“我們有錢,我們不用準備聘金,現在你讓你的小男孩結婚都非常貴,我們有兩個女孩,沒有這個想法。”所以現在在農村社會,女孩子的地位真的變化很大。

你知道在很多非常貧困的社會,比如說在印度或者非洲,他們會做貝利(Bayley)測試,就是智力的測試,測試小男孩、小女孩六個月到三十個月的智力。經常發現,在貧苦社會,男孩比女孩高;在有錢的社會或發達國家的社會,剛好相反,小女孩會比小男孩高。小男孩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女孩是聰明的,對不對?反正我們知道,在美國在歐洲就是這樣的。

現在我們的研究就發現,六個月到三十個月的中國女孩,她們的IQ,也就是她們的智力比男孩高1分,跟發達國家一樣。那就是說,在農村家裡,女孩跟男孩是一樣照顧的,都是愛。所以現在真的是(處在情況)變化的當中,媽媽有選擇,有一點地位就可以,不完全聽那個家裡的話,沒有完全解決這個事情。我知道她們的地位,沒有完全平衡,可是我覺得至少它提高不少,而且就是因為整個社會發展,她的選擇很大很多,她在外面有就業體會,家裡的資源多,所以,我覺得這個也是中國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已經在中國做了三十多年的科研,不管我們學什麼,我們都是跟當地的領導、學校、醫院、疾控中心一起合作,而且(在)我們的團隊,我和我的幾個外國學生可能是唯一的外國人。可是我們有幾十幾、上百個合作者,都是中國當地的學校。

我們先找問題,然後看看怎麼樣解決問題的。

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我們做了一系列的行動研究。我們去幾個小學,中學看看小孩子有沒有貧血,就是缺鐵缺鋅缺微量(元素)。中國農村的孩子,10年、20年以前,很多是瘦瘦的,矮矮的,都是因為營養不足,現在熱量跟蛋白質夠了,這個不是問題。可是我們發現他們還是微量(元素)不夠,特別是鐵跟鋅。

我們找100個學校,不但抽血,也給他們數學考試,後來把這一百個學校分成兩隊。50個學校,我們就給一片補鐵的維生素(片),給一個雞蛋,給一份營養中餐。另外50個學校不給,它是對照組。一年以後回來,發現什麼呢?發現給維生素片或者給營養中餐這邊的數學水平提高。所以證明貧血或者缺少微量(元素)是個大問題。

後來慢慢地,國務院就開始推廣。2010、2011年的年底,他們推廣營養中餐,現在每一年就花了多少?40億美元,給超過3000萬個孩子一份營養中餐。你看,(對於)中國政府,這是一個看不清楚的問題,一個invisible problem對不對?後來發現問題,發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中國一下子就推廣692個貧困縣的營養中餐的項目。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這個。

政府決定做,絕對很快就可以做好了。我經常提的一個,也是最近十年的一個經驗,我覺得是與0到3歲(嬰兒養育)有關係的一個經驗,這個經驗是幼兒園的推廣。

剛好十年以前,我們去全國八個省隨機抽樣很多很多農戶,然後問他們,他們的孩子有沒有上3到6歲的幼兒園。後來發現,百分之二十几上幼兒園,(其他人家)都不上。問他們,你願不願意花錢來上幼兒園?No! (他們說)3到6歲就不用上學。反正農民那個時候就是(這麼想的)。

現在呢,93%的秦巴山的孩子去上幼兒園。不但去交學費,他們也要在那個鄉鎮裡面租房子。租一間房子,一兩百塊錢,星期一到星期五,奶奶或者媽媽帶孩子住在那個房間,天天上幼兒園,然後周末都回家。

這個不得了,為什麼呢?中國政府下決心推廣幼兒園,跟農民說它的重要性,投資公立幼兒園,現在70%多是公立幼兒園。所以如果3到6歲十年做那麼大的成就,我覺得0到3歲肯定也可以的,對不對?特別因為,如果大家知道0到3歲可能比3到6歲一樣或者更重要(的話)

(這)是一個看不見,我們不知道的問題,對不對?誰會想到50%、40%的農村孩子認知能力發展得慢。

我覺得,如果我們可以把0到3歲的發展過程跟初中、高中提高學習能力的過程,跟上大學培養創造力的過程連起來——政府相信這個,也了解這是個問題,我覺得很快可以解決。

支持我們很多工作的人是國家衛計委下面的培訓中心的主任,叫蔡建華。蔡建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進行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十幾年。蔡建華的建議是這樣,如果國家願意把0.1 %GDP拿出來,就可以解決早期教育的問題。就是領導算出來,0.1%的GDP,也不低,對不對?因為中國的GDP越來越多。現在是4%,差不多5%的GDP投資在教育方面。5%的2%,那0.1%對不對?我覺得這個是值的。

得過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Heckman,他算出來投資教育的報酬率,就是個人跟社會拿出來多少,發現什麼呢?0到3歲投資1塊錢,回報率是18塊,1比18;3到6歲,8塊;小學這個,就是3塊;大學,在中國已經花很多錢,投資1塊錢,能拿回來1塊錢;成人教育是負的。所以老狗很難學到新的花樣的,It's hard to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但是很清楚0到3歲(的教育)是最值得花錢的。

我希望我們都聽蔡建華的建議。那會不會已經開始做了?我告訴你,計生委——陝西省下面的那個地級市跟縣里的計生委都很幫忙。我想第一步就是提高大家對這個的了解。然後,我相信如果政府真的覺得這個事重要,很快就會做好。
真當網友是金魚腦?
同一個東西可以Po兩次, 你沒新資料可以黑中國了嗎?
對中國很樂觀的,我推薦你們去看一個演講
scottching wrote:
https://www...
放心,各位絕對不是第一個說:我又黑中國了,呵呵,不過參考看看吧!!(恕刪)
打嘴砲 練身體
前兩天剛發過一次,討論了很多層樓,這又發出來了。

ace52950 wrote:
真當網友是金魚腦?
同一個東西可以Po兩次, 你沒新資料可以黑中國了嗎?
對中國很樂觀的,我推薦你們去看一個演講...(恕刪)



這裡也有: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285419&p=9


強力推薦,看來這個演講是真的值得一聽...

scottching wrote:
羅斯高:為什麼關心中國貧困農村63%沒上過高中的孩子?...(恕刪)

都說是貧困農村了

那不貧困的農村呢?

拼命往糞坑裡鑽然後嫌人家家裡臭?

這什麼道理?
這也不算是黑,立意是好的,
不過要想的是全中國青年都上過高中,
哪可是一個世代的崛起,
會對世界有甚麼影響?ˊ這值得探討,
自古以來知識就是受到箝制的,
人要求學必須上私塾或者學堂,
農村裡出現個秀才就不得了是光宗耀祖的事,
可是這個過程相對減少家裡的生產力,
家中經濟狀況會非常嚴峻,
這些狀況中國中央肯定了解的,
但是否能改變,或改變多少那是未知數,
而且中國計畫中也可能不希望這麼多人有"知識",
有"知識"代表有主見=不好管,
所以可能還需要再觀察10年才知道中國對教育的規劃,
畢竟人實在太多了,太多事情要管,
先讓人吃上飯才是重要事,教育的話,
等吃飽再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