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各位絕對不是第一個說:我又黑中國了,呵呵,不過參考看看吧!!
羅斯高:為什麼關心中國貧困農村63%沒上過高中的孩子?
羅斯高接受財新記者採訪對上述質疑作出獨家迴應。參會的各界人士就如何讓約20%的中國貧困兒童獲得高質量的早期教育進行了深入探討。羅斯高認為,貧困農村地區兒童早期養育和營養缺失,是中國最大的“看不見的問題”。羅斯高所帶領的團隊在中國開展的一系列研究展示出他的邏輯鏈條。早期發展的不平等將延續至其後學段,使貧困農村的部分孩子過早輟學,無緣高中,影響更深遠的出路,甚至阻礙中國的人力資本積累。
我在“一席”說了,這是中國最大的人們不知道的事,農村的發展能力特別差。在中等收入的國家,這個不重要,窮的家庭孩子生出來就是做農民。IQ是85,你可以做很好的農民,跟著牛走。20年前生出來,你可以做建築工,可以去富士康做蘋果手機的工人,一天做重複的勞動,IQ太高也不好,會忍受不了這種工作。
但是蘋果手機以後不在中國製造,低工資的產業全部要走。中國工人的工資越來越高,因為供給越來越少。退休的人比新進入的勞動力多,這是避免不了的。
中等收入的陷阱是十年、二十年以後的陷阱,中國要變成墨西哥嗎?中國是很像墨西哥。
60%的農村孩子是生病,要麼貧血,要麼近視沒有眼鏡,要麼肚子裡有蟲子,這些問題都是看不見的問題。(詳見財新報道《斯坦福研究:中國西部農村貧困地區嬰兒智力偏低》《貧血的嬰兒》《給農村孩子眼鏡》)
財新記者:但是你的演講中的63%的數據有人提出質疑。
羅斯高:北大謝宇教授等中國頂級學者的研究數據基本都支持在貧困農村地區只有1/3的農村學生能上到高中這一結論。
我們的另一個實驗是建立鄉村養育中心,我們選了100個村子,在50個村子建養育中心,用空的教學點或者閒置的村辦公室改建,裡面配置了玩具和書。我們請了一個管理員,是當地最能幹的媽媽,這個中心一個星期開6天,還有計生幹部給媽媽們培訓。不用入戶找人,星期三上課,媽媽們會到中心上課。
為什麼要這麼做,第一是提高效率,第二是奶奶把孩子帶來,孩子和孩子能玩,奶奶也能向其他人學習怎麼養孩子。
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在我們調研的村子裡有30%到35%的奶奶都有抑鬱症(詳見《【封面報道】她們為何抑鬱?》)。有的奶奶49歲,已經養了4個孩子,孩子生了孫子又給她養。
我希望大家開始討論這個,我完全同意大家懷疑結論。
中國目前有不少團隊在做這個事,我覺得政府應該做一個試點,看老百姓歡不歡迎,難不難,這是中國特色的。我希望他們這樣做,看看值不值得推廣。
衛計委的蔡建華是我們的合作伙伴,他的建議是如果國家花了GDP的0.1%,就能在30多萬個村子做好一個養育中心。第二年,這個0.1%就可以免費給他們提供服務。我覺得他們提這個問題是提得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