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付出勞力獲得午餐,有人覺得學校做法沒錯,但也有人覺得既然要補助,又何必叫學生去愛心服務,無論如何,這位當事單親爸爸覺得很心疼、受傷。
單親爸爸po文至《爆料公社》「我扶養3個孩子,生活的壓力很大,今年我的大女兒很爭氣,考上了高雄的前三志願,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中,目前到了註冊的時間,學校發回的表格,有關營養午餐讓我看了傻眼,我有政府核准的單親補助,但是如果申請,我的女兒將會另外需要打掃學校20小時,這樣很歧視弱勢,我跟女兒討論過,她是很貼心的表示沒關係,這樣家裡可以減輕負擔,她願意放學留下打掃,但我們都知道這對孩子心中都會有陰影,我很不捨,國立的高中,居然還有這種條款!」
據單親爸爸po出的表格,申請條件包括低收、單親補助、原住民、身心障礙補助、家庭遭變故等,而提出申請的都必須要愛校服務20小時。而此項議題有2千多筆留言討論,有人認為付出勞力再獲得,學校是機會教育何錯之有?「這是新政策,以工代脤,用自己的勞力換取餐點,可以讓弱勢吃的有尊嚴,很好的想法。」、「我覺得學校在教的是報恩吧!」、「補助只是美意,校內服務或許也能給孩子機會教育,爸爸別太負面想法。」。
但也有人覺得學校做法欠缺考慮「孩子如果進行勞動服務是否會被貼上『你家就是低收入戶』、『你就是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的標籤?如果這項勞動服務是校園裡人人可做,人人可申請不限資格,那我會覺得很合理」、「校長要幫忙,不兼顧保護是幫忙還是陷害?再者這樣家庭的學生,不讓他好好讀書,美其名學習不勞而獲的觀點,除了本質就是對價以外,這對沒能力補習的學生是哪門子的幫忙?」(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一張營養午餐補助表 單親爸爸急哭了
各位有相關的經驗和想法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