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支持 or 反對 uber、airbnb、obike、blockchain.................

我感覺這幾年共享經濟、數位支付、Fintech出現的速度應該是千禧年以來最快速的。
例如uber、uberEAT、obike、Airbnb、blockchain……….
我發現人們面對這類產品的態度大概分兩組

一組比較像是
“你必須遵守我現有的遊戲規則(ex. 眾多法規、稅法、金管會),否則要修理你”!
另一組是主張“樂見其成,新技術先run看看,別一開始就掐死或綁手綁腳。若真的有問題再來規範它”。

我感覺輿論上、政府官方發言者持第一種主張的好像占多。態度略微傲慢。
第二種聲音的民眾顯得蠻低調的,即使那新技術顯然對他有利,但是一般不會大聲疾呼。

我試著解讀哪樣的人群會第一種看法多,哪樣的會偏向第二種。各位大大有沒有什麼看法?
2017-07-18 16:49 發佈
tblakecn wrote:
支持 or 反對 uber、airbnb、obike、blockchain.................

我感覺這幾年共享經濟、數位支付、Fintech出現的速度應該是千禧年以來最快速的。
例如uber、uberEAT、obike、Airbnb、blockchain……….
我發現人們面對這類產品的態度大概分兩組

一組比較像是
“你必須遵守我現有的遊戲規則(ex. 眾多法規、稅法、金管會),否則要修理你”!
另一組是主張“樂見其成,新技術先run看看,別一開始就掐死或綁手綁腳。若真的有問題再來規範它”。

我感覺輿論上、政府官方發言者持第一種主張的好像占多。態度略微傲慢。
第二種聲音的民眾顯得蠻低調的,即使那新技術顯然對他有利,但是一般不會大聲疾呼。

我試著解讀哪樣的人群會第一種看法多,哪樣的會偏向第二種。各位大大有沒有什麼看法?

這一題很難啊

舉例︰

你明明用的是 Linux / Unix 的電腦語言

一到了政府辦公室 ... 看到大家都用 WinXP

你要暈倒還是不要暈倒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方便有時候就是不好管理,

所以站在政府的角度,

共享經濟有時候就是來亂的,

問題是方便便宜就是他們的競爭力。
tblakecn wrote:
我感覺這幾年共享經濟、數位支付、Fintech出現的速度應該是千禧年以來最快速的。
例如uber、uberEAT、obike、Airbnb、blockchain……….
這裡面,obike與共享經濟無關,不要想偷渡...

01newbie wrote:
這裡面,obike...(恕刪)


我查了一下,確實有一派人認為obike不符合共享經濟;但也有一派人認為是。
當有一個東西有爭議的時候,我一般就不去斷言了。
在我看來就是obike要盡可能多收使用者押金形成巨大現金流,反正使用者一般不會那麼早退押金。
使用者付了押金及少許租金可以在離家更近的地點租還車。業者跟使用者各取所需。
tblakecn wrote:
我查了一下,確實有一派人認為obike不符合共享經濟;但也有一派人認為是。
當有一個東西有爭議的時候,我一般就不去斷言了。
原來的共享經濟,是透過分享,讓閒置的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運用。
例如,我有一台車,並不是隨時在用。
透過共享平台,把車借給需要的人。
uber是分享車的平台,只是它連司機一起分享了。
如果obike的車是民眾的自行車拿出來分享,那它將是個共享平台。
以obike現在的做法,它只是個租車公司。
管理要與時俱進, 老是想用舊法令去套新經濟模式, 根本走不通
台灣可以透過網路實名制度去監管共享經濟的提供者與使用者, 不想被監管的就不要用, 台灣也不大, 看要不要做而已
首先obike根本不是共享而是租賃。再來uber跟airbnb已經朝向職業駕駛跟職業房東演進了,越來越不共享。

至於政府態度,uber跟airbnb把一些管理營運成本扔給社會出去而不是自己吸收,就像obike大量佔用機車格一樣,會被噹也是正常。

數位支付用到現在,掏手機感應掃碼跟掏錢包感應信用卡其實差不多,都得要掏,就是多一個管道這樣,沒有也不會因此無法購物或要大排長龍。

送餐服務還在用補貼搶市占,錢燒光了大概也就GG了。

區塊鏈技術其實台灣也有開始拿來應用了。

其實各種發展都還蠻符合常識的啊。

tblakecn wrote:
我感覺這幾年共享經...(恕刪)


其實這要看我們的法規能夠接受到怎樣地步..

舉個最近十幾二十年才在台灣發生的例子......

還記得當時台灣手機剛開始大量普及...

而那時辦手機...規定沒那麼嚴格...導致一堆王八卡的出現.....

而政府要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結果後續產生的東西危害至今...那就是詐騙...

台灣當時炸騙最猖獗的時候就是在那個時期..

一開始是國外的中獎簡訊..後來就用一堆王八卡..直接打電話給你..

最後政府雖然嚴格的申辦程序..但是詐騙集團已經開始利用更好的科技技術來詐騙了

擋都擋不住了...再加上一堆所謂人權..等等的限制..結果養大了一群"台灣之光"

所以每個科技剛開始的時候..的確很好用..但是要想到環境上是否已經準備好去接受..

否則..亂象就會出來...

例如最近的obike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廠商四處投放腳踏車到公有停車場...

結造成別人權益的受損..而自己卻可以賺大錢...

tblakecn wrote:
我感覺這幾年共享經...(恕刪)


主要是

消費者沒到那個水準,

單車亂停亂丟,

反正不是自家大門,隨便給你停。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