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京台高速公路後,大陸工程專家又拋出打造兩岸海底真空隧道的構想,若一旦成真,福建到台北180公里,只需13分鐘就可抵達。
據大陸《科技日報》報導,4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樂嘉陵和許多專家齊聚舟山普陀,針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這也讓打造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呼之欲出。
孫鈞表示,建設海底真空隧道主要是水下橋隧技術、磁懸浮列車技術以及真空技術的集成創新。大陸建造海底真空隧道列車在技術上基本沒有問題。
為此,孫鈞等三位院士及專家呼籲爭取大陸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批准立案支持。
2014年提出建造世界首條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是劉子忠的大膽想法,他是九州動脈隧道技術公司董事長。
九州動脈副總經理王敬國說,劉子忠的目標堅定,建造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以海底真空旅遊飛行巴士的建設為跨海旅遊先行先試。為此,他組織研發團隊,由西南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專門人才研發,目前已獲得多項專利。
海底真空旅遊飛行巴士,就是跨海懸浮隧道真空列車。主要採用水下橋隧技術、磁懸浮列車技術以及真空技術。水下橋隧技術,是一種在水中懸浮的管狀隧道,通過控制管道自身的重浮比,依靠浮力支撐隧道約90%重量。採用真空管道及磁懸浮列車技術,可減少管道內90%的空氣阻力,大幅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大幅減少空氣雜訊。
目前,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已完成舟山海底真空隧道初步方案研究。專案負責人賀維國說,普陀海底真空隧道將採用盾構加水下橋技術建造。如果建成,將是大陸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10公里,也是世界首座水下真空隧道。
中科院院士孫鈞說,建設海底真空隧道主要是水下橋隧技術、磁懸浮列車技術以及真空技術的集成創新。大陸建造海底真空隧道列車在技術上基本沒有問題。他同時提出,可分別建設時速600多公里超高速和時速80公里的中高速列車,作為首條試驗路線。
跨海通道突破傳統海運在天氣等方面的制約,理論速度可以超過每小時2,000公里,是一種可以全天候運行的真空列車(飛行巴士),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繼火車、汽車、輪船和飛機之外第五代交通工具。
專家認為,海底真空旅遊飛行巴士的建設,是大陸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增強國力的重大舉措,具備科技的先進性與前瞻性,必將引起世界關注。
專家表示,大連到長海、蓬萊到長島、平潭到南海鄉、北海到潿州島等地,也都可選址成為試驗線。他們認為,建設首條海底真空隧道試驗線意義重大,可以為大連到天津、大連到煙台的海底隧道作出示範。
一旦成真,未來福建到台北180公里只需13分鐘。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424447
1.要蓋多久
2.福建到台北票價要多少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