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不景氣的產業也都有景氣好的產業,今天看到的新聞台灣缺乏天然資源,靠的就是人力資源及智慧來賺外國人的錢,如除了2015下半年到2016年個月衰退,以過去幾年看都是正成長,但全民創造的財富去哪了,變成台中港的高級車及炒房,上揚的物價加上停滯的薪資,也變相讓內需的低迷不振
每天漲停板 wrote:因為顏色不對,就算是成長再多。大家還是不滿足,反而是前幾年,景氣下滑,這些人都沒意見 漲先生我問第三次了請告訴大家,景氣的循環,到底跟新政府的具體政策,有何關聯性????一年了,到底有什麼具體的施政,跟這波景氣的復甦有關?????容我再多問一個問題2008金融海嘯的時候,那時的輿論、政客,對於政府都沒意見?????????
每天漲停板 wrote:因為顏色不對,就算是成長再多。大家還是不滿足,反而是前幾年,景氣下滑,這些人都沒意見 臺灣對全球目標市場的出口觀測成長再多? 你還是去看看實際出口數字, 不要再扯了, 真能恢復到2014年之前的數字再說另外這個政府不會告訴你所謂的國際其實最大宗就是大陸和香港, 佔了接近50%要不是台積鴻海走代工業, 半導體可以出口到大陸組裝的話, 台灣出口業早就倒到不成人形了
MUS wrote:另外這個政府不會告訴你所謂的國際其實最大宗就是大陸和香港, 佔了接近50%要不是台積鴻海走代工業, 半導體可以出口到大陸組裝的話, 台灣出口業早就倒到不成人形了 這是說鴻海從大陸出口的量也能算台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