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錢可以換多少營養午餐。
法庭文件顯示,台灣的輸出入銀行控告兩個非洲國家積欠2億1200美元貸款未還,已經打贏官司,還對第三個國家提告,這對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中國的國家可能是個警訊。
路透社獨家報導,中華民國國營輸出入銀行是在美國地方法院提告,對象是非洲的幾內亞比索、中非共和國和剛國民主共和國,求償標的包括未償還貸款與利息,金額至少2億6140萬美元。
其中向幾內亞比索求償的案件尚待審理,但另兩起官司輸出入銀行已經勝訴。
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廖政聰告訴路透社:「我們認為這是一起商業貸款案件。」他表示,輸出入銀行承作的大都是國際性貸款,而且大都獲得償還。
他說:「通常會經過長期協商。若還是找不到辦法,我們只得透過法律程序確保債權。」
不過,分析家表示,隸屬財政部的輸出入銀行採取這種法律行動,可能成為一項警訊,讓友邦知道轉而與中國建交得要付出代價。
台灣的外交部表示,因為事涉商業性貸款,不便發表評論。幾內亞比索官員表示,政府承諾會依法回應,而中非共和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官員都未回應記者詢問。
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專家曼寧(Robert Manning)表示:「台灣要求變心的國家還錢,並不令人意外。」
根據路透社所見文件,向紐約州地方法院提出的所有求償案都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初期,這些向台灣貸款的國家未能償還任何本金和大部分的利息。
根據這些資料,輸出入銀行是在2015年12月之後開始打這些官司。法官今年1月針對對剛果和中非共和國的求償案作出有利輸出入銀行的判決,金額分別為5730萬美元和1億5490萬美元。目前還不清楚這兩個國家將如何解決。
輸出入銀行去年6月再控告幾內亞比索,求償4920萬美元,金額相當該國上一年度預算的將近1/5。根據本月提出的一項備忘錄,幾內亞比索主張此案已過追訴期,而官員受訪時表示,希望此案能在今年底解決。中央社(翻譯)
VICCHEN2006 wrote:
錢還得出來再說吧?
是啊
而且還可以跟老共說要還台灣錢
要老共多給一些
其實拿了之後也不會還台灣
變成拿雙份
哈
對於其他轉往建交中國的國家是警訊
當然
以後友邦可以理直氣壯說現再多給點表示台灣的誠意
萬一他們的民眾要與中共建交
台灣還是可以拿回那些錢沒有損失啊
台灣能不多給嗎
也是告訴台灣2300萬人
以後要繳更多稅來給總統打電話
以及總統出訪他國當伴手禮了
每天漲停板 wrote:
這些錢可以換多少營養午餐。
法庭文件顯示,台灣的輸出入銀行控告兩個非洲國家積欠2億1200美元貸款未還,已經打贏官司,還對第三個國家提告,這對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中國的國家可能是個警訊。
路透社獨家報導,中華民國國營輸出入銀行是在美國地方法院提告,對象是非洲的幾內亞比索、中非共和國和剛國民主共和國,求償標的包括未償還貸款與利息,金額至少2億6140萬美元。
其中向幾內亞比索求償的案件尚待審理,但另兩起官司輸出入銀行已經勝訴。
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廖政聰告訴路透社:「我們認為這是一起商業貸款案件。」他表示,輸出入銀行承作的大都是國際性貸款,而且大都獲得償還。
他說:「通常會經過長期協商。若還是找不到辦法,我們只得透過法律程序確保債權。」
不過,分析家表示,隸屬財政部的輸出入銀行採取這種法律行動,可能成為一項警訊,讓友邦知道轉而與中國建交得要付出代價。
台灣的外交部表示,因為事涉商業性貸款,不便發表評論。幾內亞比索官員表示,政府承諾會依法回應,而中非共和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官員都未回應記者詢問。
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專家曼寧(Robert Manning)表示:「台灣要求變心的國家還錢,並不令人意外。」
根據路透社所見文件,向紐約州地方法院提出的所有求償案都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初期,這些向台灣貸款的國家未能償還任何本金和大部分的利息。
根據這些資料,輸出入銀行是在2015年12月之後開始打這些官司。法官今年1月針對對剛果和中非共和國的求償案作出有利輸出入銀行的判決,金額分別為5730萬美元和1億5490萬美元。目前還不清楚這兩個國家將如何解決。
輸出入銀行去年6月再控告幾內亞比索,求償4920萬美元,金額相當該國上一年度預算的將近1/5。根據本月提出的一項備忘錄,幾內亞比索主張此案已過追訴期,而官員受訪時表示,希望此案能在今年底解決。中央社(翻譯)
確保國家債權,GOOD!
不過呢,
1.債權不等於債務回收,如何從已無邦交的國家弄錢回來?(該國有用的物資抵債?)
2.這個動作對目前有借款的邦交國,影響評估做了沒有?有沒有各種可能狀況的對策模擬?
3.這個動作對未來欲借款的邦交國,影響評估做了沒有?有沒有各種可能狀況的對策模擬?
相信政府都做過妥善的考慮,以上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