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某證券機構2月24日發布汽車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摘要如下:
近期我們與東風汽車、北汽新能源、上汽大通等物流車整車企業,以及電池企業澳洋順昌、電機企業方正電機,電動物流車運營企業科泰電源,進行了交流與探討,現將產業鏈的基本情況做個總結。
1、產業鏈上下游均看好電動物流車2017年銷量表現。看好的原因是:
1)17年電動物流車補貼政策出台的時間比較早,而2016年接近年末目錄才出台;
2)補貼標準比較合理,儲電量≤30KWH,單位電量補貼1500元/kwh;30 >儲電量≤50KWH,單位電量補貼1200元/kwh;>50kwh,單位電量補貼1000元/kwh;國家補貼上限15萬元;
3)電動物流車運行能夠節省運營成本。
因此,多數企業電動物流車相關產品銷量目標均在翻番以上,據此我們預計2017年電動物流車產銷有望超過10萬輛。
2、2017年電動物流車放量可能在二季度及以後。目前有幾個因素影響電動物流車的放量1.)地方補貼尚未確定;
2)17年補貼下降之後,整車企業尚未定價,目前正與上游電池、電機企業進行價格談判。預計在二季度電動物流車會逐漸開始放量投放市場。
3、預計2017年電動物流車的主力為微車。典型車型為東風俊風、北汽威旺、一汽佳寶等,一般裝載40KWH左右電量,續航里程150-200公里。
4、17年補貼金額下降,在產業鏈各個環節分攤是關鍵。
以裝40KWH電量電動物流車為例,國補+地補合計17年較16年減少5.85萬元,這個補貼下降將在產業鏈內部實現消化:
1)整車實現規模擴大,車身等成本的下降;2)電池、電機產銷規模擴大,規模效應降成本;3)提高運營水平。
結論:電動物流車2017年有望實現一個跳躍,實現10萬輛以上產銷;同時,由於補貼金額的下降,需要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分攤,可能對產業部分環節利潤產生影響。
總體來講,我們認為電動物流車還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