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飯店拋售潮,高雄發生了什麼事? 這麼多飯店要賣


鏡週刊作者鏡傳媒 | 鏡週刊 – 2017年1月3日 上午4:00.

陸客減少了,南台灣爆發飯店出售潮,尤其又以高雄最明顯,光是一個月時間,就多出4成要賣,究竟高雄的飯店業出了甚麼事?業者說,高雄本來的飯店業就不多,為吸納陸客,不到8年就多出170家飯店,也難怪陸客不來,高雄飯店就只剩出售一途。

根據屋比房屋比價平台統計,截至去年12月底,南部有54家飯店上網求售,其中高雄市有22家飯店業者拋售,比前一個月的15家,多出4成,待價而沽的情況最為明顯,其次屏東縣有14家,台南市也有12家。

高雄飯店業者為何這麼積極退出市場?屋比房屋比價創辦人葉國華說,高雄市是6都中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受惠最明顯的城市,陸客開放前高雄飯店業者不多,僅有老牌的國賓、漢來、華王、君品,以及一些小旅社,隨著陸客開放後,不少商辦留下的「爛尾樓」因而改建成商務飯店,才讓高雄飯店業重新活起來。

據觀光局統計,2009年陸客來台觀光正式啟動後,同年底,高雄旅館數量才245家,到2016年11月時卻已成長到415家,不到8年的時間,高雄飯店業卻成長近7成,明顯是為賺陸客財而成立,一旦陸客不來,高雄飯店業自然就撐不住。

鄰近的屏東則是南部飯店業賣壓第二大的地區,在墾丁經營「海灣羅曼史」民宿的陳先生說,恆春、關山、白沙灣和佳樂水一帶已經有2、3成飯店業者經營不下去開始頂讓、拋售。

對於政府引進東南亞和東北亞旅客,陳先生坦言,「沒有補上來,以前淡季時空房率只有4、5成,現在空房率都有7、8成,效果和陸客差太多。」

------------------------------------------------------------------------------------------

WELL,記得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 "一條龍不倒,台灣不會好"

但是怎麼現在看起來反而是, "一條龍沒來,台灣觀光業就倒"

可憐的觀光飯店業者....
2017-01-03 12:17 發佈

FREE BIKER 67 wrote:
不少商辦留下的「爛尾樓」因而改建成商務飯店.....
可憐的觀光飯店業者.... ...(恕刪)


不過就是眾多的蛋塔效應的其中一件罷了! 沒有可憐

你當初想要搶短就知道有這麼大的風險

世上沒有穩賺這種事情...
Kevin4931 wrote:
不過就是眾多的蛋塔效應的其中一件罷了! 沒有可憐
你當初想要搶短就知道有這麼大的風險
但是這個風險是自己選出來的,所以不可憐。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這不是叫求仁得仁嗎?
很意外嗎?就那種觀光品質
Kevin4931 wrote:
不過就是眾多的蛋塔效應的其中一件罷了! 沒有可憐
你當初想要搶短就知道有這麼大的風險
世上沒有穩賺這種事情...

不是說好了陸資一條龍,所以高雄過去幾年增加了上百間旅館,肯定都是陸資開的!
FREE BIKER 67 wrote:
高雄市是6都中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受惠最明顯的城市,陸客開放前高雄飯店業者不多



爽啦~想靠一條龍吃飯都倒一倒啦
政府千萬不要補貼救他們~~

來~一起喊~
一條龍不倒,台灣不會好
一條龍不倒,台灣不會好
一條龍不倒,台灣不會好

順便大家可以觀察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叫做劣幣驅逐良幣

現在要倒的市區飯店多半不是最高階的也不是最低階的,中間的反而更危險,畢竟便宜不過別人,成本又攤在那裏...

這其實不是個很健康的市場狀態,當市面產品只剩下最高階和最低階的時後,其實對消費者來說其實最不舒服








不過如果這結果是滿滿的大民意的決定,那我們也不需要想什麼健康不健康,就當作這是健康的市場淘汰,明天會更好
其實我贊成臺鐵學 JR,也有 TRA Hotel group

其實我贊成每一個軌道業,都有自己的 Hotel group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FREE BIKER 67 wrote:
鏡週刊作者鏡傳媒 ...(恕刪)


其实还蠻懐念
以前那個高雄市

可以灌蟋蟀
可以釣虱目鱼
我家後面還有牧場
每天有新鲜牛羊奶

没有大陸客
問題蛋塔是市場和跟消費者決定
飯店卻是說要維持現狀的搞得
不過不是說陸客不來沒影響
來了很多歐美日韓跟向南客源???

Kevin4931 wrote:
不過就是眾多的蛋塔效...(恕刪)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