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作者鏡傳媒 | 鏡週刊 – 2017年1月3日 上午4:00.
陸客減少了,南台灣爆發飯店出售潮,尤其又以高雄最明顯,光是一個月時間,就多出4成要賣,究竟高雄的飯店業出了甚麼事?業者說,高雄本來的飯店業就不多,為吸納陸客,不到8年就多出170家飯店,也難怪陸客不來,高雄飯店就只剩出售一途。
根據屋比房屋比價平台統計,截至去年12月底,南部有54家飯店上網求售,其中高雄市有22家飯店業者拋售,比前一個月的15家,多出4成,待價而沽的情況最為明顯,其次屏東縣有14家,台南市也有12家。
高雄飯店業者為何這麼積極退出市場?屋比房屋比價創辦人葉國華說,高雄市是6都中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受惠最明顯的城市,陸客開放前高雄飯店業者不多,僅有老牌的國賓、漢來、華王、君品,以及一些小旅社,隨著陸客開放後,不少商辦留下的「爛尾樓」因而改建成商務飯店,才讓高雄飯店業重新活起來。
據觀光局統計,2009年陸客來台觀光正式啟動後,同年底,高雄旅館數量才245家,到2016年11月時卻已成長到415家,不到8年的時間,高雄飯店業卻成長近7成,明顯是為賺陸客財而成立,一旦陸客不來,高雄飯店業自然就撐不住。
鄰近的屏東則是南部飯店業賣壓第二大的地區,在墾丁經營「海灣羅曼史」民宿的陳先生說,恆春、關山、白沙灣和佳樂水一帶已經有2、3成飯店業者經營不下去開始頂讓、拋售。
對於政府引進東南亞和東北亞旅客,陳先生坦言,「沒有補上來,以前淡季時空房率只有4、5成,現在空房率都有7、8成,效果和陸客差太多。」
------------------------------------------------------------------------------------------
WELL,記得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 "一條龍不倒,台灣不會好"
但是怎麼現在看起來反而是, "一條龍沒來,台灣觀光業就倒"
可憐的觀光飯店業者....